Hello,我是大施萄传,我在格魯吉亞買了一輛二手車甚颂,打算用兩年半的時間來一場穿越歐亞非三大洲的自駕之旅。來到格魯吉亞的第9天秀菱,我抵達了第比利斯老城振诬。
(自駕穿越歐亞非路線圖)
上一期咱們說到,為了尋找中學時代課文中描述的場景衍菱,我來到了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赶么,看到了文中提到的水井和那臺古老的對開印刷機。今天咱們接著往下聊脊串。
偶遇日烏利老人
來到陳列室辫呻,我遇到了日烏利老人,他向我講述了印刷所之后的故事琼锋。
1906年因為叛徒告密放闺,沙皇的憲兵們把地下印刷所全挖了出來,正屋和小屋也被憲警們放火燒了缕坎,整個院子就剩下一個大土坑怖侦。一九三七年,蘇聯(lián)政府為了保存這個革命的史跡谜叹,把院子按原樣重新修建起來匾寝,一切才又恢復了當年的舊貌。
世界共產(chǎn)主義者是一家
陳列室里有不少中國朋友贈送的禮物荷腊,老爺子激動地對我說:“全世界共產(chǎn)主義者都是一家人”艳悔。
確實,這間在我看來很重要的紀念館女仰,在第比利斯卻幾乎很少有人知道猜年,反倒是一波波中國人不遠萬里地找上門來香府,每個人還都滿懷崇敬,擱誰誰不感動呢码倦?
從革命遺址淪為半非法組織
日烏利老人告訴我企孩,自從格魯吉亞獨立之后,對共產(chǎn)主義者的包容度也在降低袁稽。
蘇聯(lián)時期這里是革命遺址勿璃,如今卻屬于半非法的性質(zhì),政府不允許這里賣門票推汽,所以他們只能在進門處放一個捐款箱补疑,依靠游客的自愿捐款來維持運營。
原來歹撒,他曾是市委第二書記
日烏利老人聽說我從中國來莲组,決定親自帶我四處轉(zhuǎn)轉(zhuǎn)。
看到墻上的照片暖夭,我才知道他曾經(jīng)是格魯吉亞統(tǒng)一共產(chǎn)黨第比利斯市委第二書記锹杈,有著55年黨齡。
雖然如今一大把年紀迈着,但他依然熱心于國際共產(chǎn)主義組織的各種活動竭望,而且還多次到中國參加“世界社會主義論壇”。
走進他的辦公室裕菠,我發(fā)現(xiàn)這里已被紅色占據(jù)咬清,鮮紅的黨旗、大幅的領袖畫像為他營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奴潘。
深厚的中國情結(jié)
他一進屋就指著黨旗邊上的中國國旗和中國結(jié)對我說旧烧,“這是中國的,這也是中國的……”画髓,然后他又附身拉開抽屜掘剪,拿出一本“延安風光”和一本“中國共產(chǎn)黨黨章”。這讓我太吃驚了雀扶,沒想到在這個偏僻的小國家還能碰上如此熟悉的畫面杖小。
日烏利老人看我拿出相機拍照,示意我稍等一下愚墓,然后居然拿出了一瓶二鍋頭酒,真是太逗了昂勉。一問才知道浪册,這些中國的物品,有些是他去中國參加活動時的紀念品岗照,有些是來此參觀的中國游客送給他的村象。
老爺子告訴我笆环,以前格魯吉亞有很多共產(chǎn)黨員,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少了厚者,甚至走在街上也不能再宣揚共產(chǎn)主義躁劣,否則會有麻煩。說到這里库菲,老爺子突然高舉手臂账忘,用中國話喊道:“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這個舉動真是把我驚到了熙宇,但很快我也能理解他的感受鳖擒。對于一個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的人來說,自己堅持的信仰被社會拋棄是件很難接受的事烫止,也許只有面對中國人的時候蒋荚,他才能找到歸屬感和身份認同吧。
斯大林是他最崇拜的人
老人走到窗前馆蠕,小心地掀開塑料布期升,拿出下面的照片給我看。
一張是斯大林的黨員證互躬,上面寫著斯大林1879年出生吓妆,1898年加入共產(chǎn)黨,當時才19歲吨铸。
另外一張就是斯大林剛?cè)朦h時候的照片行拢,19歲的他年輕帥氣。
雖然斯大林是格魯吉亞人诞吱,但擔任蘇聯(lián)領袖期間并沒有怎么善待格魯吉亞人舟奠,再加上近些年格-俄關(guān)系緊張,當?shù)厝硕疾辉僭敢馓崞鹪?jīng)的舊事房维。不過只要看看墻上各種各樣的領袖畫像沼瘫,就知道斯大林一定是日烏利大爺最崇拜的人。
回首往事咙俩,一切均已物是人非耿戚!
站在院子里環(huán)顧四周,我突然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阿趁。1903年膜蛔,地下印刷所的革命者為了建立蘇維埃政權(quán)而秘密斗爭,而當1991年我讀到這篇課文的時候脖阵,它卻轟然倒塌≡砉桑現(xiàn)如今,地下印刷所的一切依然如故命黔,但給我感受更深的卻是革命浪潮退去后的落寞寂寥呜呐。
臨走的時候就斤,我和日烏利大爺來到院子里合影,一邊走他還一邊用夾生的英語滔滔不絕地講解著蘑辑。一瞬間我覺得這個老人挺可憐的洋机,他好像一直活在那個逝去的年代里,從未走出來洋魂,也拒絕走出來绷旗。
我中學時代的“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這篇課文,是收錄在茅盾先生《蘇聯(lián)見聞錄》(1948年出版)里的一篇游記忧设,作家當年一定想不到刁标,將近一個世紀之后,還會有人尋著他的腳步故地重游址晕,也一定不會想到日烏利大爺所經(jīng)歷的社會劇變膀懈。
(作家茅盾)
雖然社會思潮的改變是如此之快,如此地天翻地覆谨垃,讓置身其中的人無所適從启搂,不過從日烏利大爺?shù)难壑校疫€是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刘陶。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胳赌,因為這樣的人——“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已把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匙隔,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疑苫。”——保爾·柯察金
視頻版游記正在各大網(wǎng)絡平臺持續(xù)更新纷责,搜索作者“行游大施”即可觀看捍掺。
作者簡介
大施,本名施華棟再膳,科研單位高級工程師挺勿。2016年辭職,一個人喂柒,七大洲不瓶,1500天環(huán)球旅行,將“乘風趕朝暮”的行游生活作為青春紀念灾杰。曾任旅游衛(wèi)視《行者》欄目嘉賓蚊丐,《遠方不遠》系列旅行紀錄片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