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詩詞100/072
和子由澠池懷舊
(宋)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治唤,應似飛鴻踏雪泥棒动。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宾添。
老僧已死成新塔船惨,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缕陕,路長人困蹇驢嘶粱锐。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應和詩,不過有沒有覺得它讀起來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扛邑?
我不是指內容怜浅,而是寫法,是不是與我們前兩天歪解的《黃鶴樓》非常相似呢蔬崩?我覺得蘇軾肯定也很喜歡崔顥的《黃鶴樓》恶座,否則為什么要仿寫。
我們可以結合《黃鶴樓》來對比一下沥阳。
昔人已乘黃鶴去跨琳,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桐罕,白云千載空悠悠脉让。
晴川歷歷漢陽樹桂敛,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溅潜?煙波江上使人愁术唬。
從寫法方面看,這首詩的前兩聯(lián)和崔顥的詩一樣伟恶,用散句入詩碴开,而且主要圍繞固定的意象反復寫毅该,《黃鶴樓》里面是“黃鶴”博秫,這里是“飛鴻”,同時都用兩聯(lián)四句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感慨眶掌,《黃鶴樓》是世事茫茫的懷古之思挡育,本詩是人生無常的懷舊之感。
同樣是頸聯(lián)朴爬,兩首詩都用了工整的對仗即寒,這首詩中寫到的“老僧”“壞壁”需要結合蘇轍的詩句“舊宿僧房壁共題”來看,是寫兄弟倆當年赴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路上住在寺廟僧舍里召噩,共同題詞與僧舍墻壁的事情母赵。很多年已經(jīng)過去了,當年那個老僧已經(jīng)死了具滴,題的那塊壁也壞掉了凹嘲,找不到曾經(jīng)的字跡了。這句其實和尾聯(lián)一起回憶兄弟二人曾經(jīng)共同經(jīng)歷過的時光构韵,就像兩人在一起聊天周蹭,弟弟說:“哥你還記得我們當年一起住寺廟在人家墻上題詩詞的事情吧?”疲恢,哥哥說:“對對凶朗,只是那個老僧已經(jīng)死了,墻壁壞了我們的題字都找不到了显拳。咱們一起經(jīng)歷的那些崎嶇坎坷你還記得吧棚愤?那時候路又長人又困驢子亂叫的……”這里有意思的是,蘇軾至此也不忘仿寫崔顥杂数,尾聯(lián)和崔顥一樣用自問自答的方式收束全篇宛畦。
從內容方面看,蘇軾這首詩寫得又低沉又昂揚耍休,低沉是顯而易見的刃永,說人生不過是偶爾留個痕跡,常態(tài)卻是到處奔波漂泊羊精,說我們兄弟曾經(jīng)共同的經(jīng)歷都比較崎嶇斯够,共同溫情的回憶也隨著時間走了或壞了囚玫,可見蘇軾在詩里明確寫出來的都是看起來比較悲觀的東西。但是如果結合蘇轍的詩共同品讀會發(fā)現(xiàn)相反的含義读规。
懷黽池寄子瞻兄
相攜話別鄭原上抓督,共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束亏,行人已渡古崤西铃在。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碍遍。
遙想獨游佳味少定铜,無言騅馬但鳴嘶。
蘇轍原詩表達的意思與兄長分別后擔憂各自道路坎坷怕敬,曾一起經(jīng)過的澠池如今我來任職揣炕,各自獨游果然也沒有什么趣味。
而蘇軾則說人生本就是無常的东跪,有偶然的痕跡也有必然的分離畸陡,過去溫情痕跡早晚會遺失這也很正常,我們共同經(jīng)歷過往日的崎嶇虽填,就更應該珍惜當下丁恭。蘇軾在用自己的達觀和豁達寬慰弟弟,勸勉中充滿了對弟弟的愛護和眷念斋日。
蘇軾這首詩在寫法上致敬崔顥牲览,在內容上處處回應弟弟蘇轍,字字句句都有來路又有著落桑驱,實在是很妙竭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