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處:
今天看到這消息怔昨,首先是一驚悍缠,再一看,離我工作地點不到1公里,很不愿意的聯(lián)想到有可能是在給同事送飯的路上發(fā)生的車禍。
據(jù)新聞報道,事發(fā)為中午12點负饲,同事間午休后迅速轉(zhuǎn)發(fā)了此消息堤魁。作為PD的我,看到這個新聞后有以下想法:
搶單好返十?派單好妥泉?
問題描述:
因為訂單的配送需要搶單,所以外賣配送員會在路上經(jīng)常查看手機洞坑,對于杭州這個電動車滿天飛的城市盲链,正常騎都會出問題,更何況一遍看手機迟杂,一遍在路上行駛刽沾。
問題分析:
無論是第三方配送平臺(如:達達),還是外賣平臺自建配送體系(如:餓了么)排拷,起初做搶單的目的我認為是有饑餓營銷的成分侧漓,為了能夠調(diào)動配送員的積極性,拉取大量用戶监氢,但是沒有將使用者的安全性作為主要原因考慮火架,畢竟這種事情不是每天都有,但是一旦發(fā)生忙菠,不僅給配送員的家庭以毀滅性的打擊,連機動車司機都會留下?lián)]之不去的陰影纺弊,可能不再敢開車上路牛欢。
解決方案:
不禁讓我想起滴滴等共享出行工具剛出現(xiàn)的時候,也是以搶單的形式面向司機端淆游,我個人感覺是受電商的秒殺傍睹、搶購思維的影響,但是不久之后就推出了派單模式犹菱。剛轉(zhuǎn)變時拾稳,有些司機是不樂意的,因為派的單對于司機而言并不好腊脱,這就需要強大的算法访得,減少不合理訂單的分配,但是用起來之后陕凹,真的比原來一遍開車一遍搶單要安全的多悍抑,也省事的多。大致是就近原則&信用優(yōu)先原則杜耙,這就衍生除了信任體系的創(chuàng)建搜骡,后續(xù)可以鋪開更多面。
新聞為什么只報道外賣小哥佑女?而不報道司機记靡?
盡管沒有學過新聞谈竿,不知道寫新聞報道的要素,但是我覺得全民的事件報道是需要雙面性的摸吠,不能只談?wù)搯芜吙胀埂?赡茏菜廊说能囃杀悖痪邆淇烧務(wù)摰臒狳c和元素吧劫恒。“外賣小哥”轿腺、“共享”两嘴、“弱勢群體”、“滴滴”等字眼會更博得閱讀者的關(guān)注度族壳,更容易引起事件的討論氣氛憔辫。但是作為新聞,是需要客觀的報道事實仿荆,可以突出報道的事件重點贰您,但是不能過于片面,媒體有引導讀著的力量拢操,媒體人的公證锦亦、客觀,直接影響了事件的發(fā)展反向和大眾的討論方向令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