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好像是魯迅說過一句話: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晓淀。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盏档。
這句話一方面是當(dāng)時社會風(fēng)氣確實不好凶掰;另外一方面也是基于魯迅先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瞞和騙深惡痛絕,觀察社會生活時往往抱著懷疑主義的態(tài)度。
當(dāng)然懦窘,現(xiàn)在不是那時的“階級社會”前翎,我也不沒有偉人的那種先知先覺。只是畅涂,作為一種直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態(tài)度鱼填,有時卻又不得不有的。
如果用比較新潮的說法毅戈,就是個人如何面對生活的不確實性問題苹丸。
那么,人生會有哪些不確定性呢苇经?
一赘理、無法阻擋的自然規(guī)律
哪些自然規(guī)律是無法阻擋的呢?簡單地說扇单,應(yīng)該就是生老病死吧商模。
生,一個人怎么生存蜘澜,怎么生活施流,怎么與外界與社會相處等一系列問題,這個是每個人起床后或者睡覺前鄙信,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瞪醋。
西方先哲有言:
生存,或毀滅装诡,這是個問題银受。
老,時間問題鸦采,每個人的生命有限宾巍,如果說這個世界有惟一不可重來的東西,那就是時間渔伯。對于個體而言顶霞,時間就像一條有去無回的射線,你永遠可以找到它的一個端點锣吼,卻永遠不知道它將向何方去.....
病选浑,有一句話說:這人啊,沒什么不能沒錢吐限,有什么不能有病鲜侥。這句話很現(xiàn)實。當(dāng)你萬念俱灰诸典,也許去一趟醫(yī)院描函,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你是幸福的崎苗;
所以,一個人只要到了生病后舀寓,才會知道健康的重要胆数。正如失去了,才會深知得到的珍貴互墓。
死必尼,這是一個幾乎所有對生活還有所期待的人,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篡撵。
可如果有一天判莉,不得不去面對死亡,一個人的心里又會是怎樣的呢育谬?
二券盅、不受控制的外部性
有一位作者寫過一本書,書名叫《當(dāng)你簡單膛檀,世界就對你簡單》锰镀,我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我依稀記得有這么個內(nèi)容咖刃。
百度一查泳炉,故事講的是一個懷抱夢想的主人公,獨自前往大城市闖蕩嚎杨,然而在奮斗的道路上花鹅,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是那么殘酷,你引以為豪的東西磕潮,在別人眼中卻可能一文不值翠胰。
我想,魯迅講的大概就是人性吧自脯。人性這東西,說簡單斤富,也簡單膏潮。無非你對世界真誠、坦誠了满力,相信世界也會對你真誠坦誠焕参。說復(fù)雜,也復(fù)雜油额。因為人性有時就像一只惡魔叠纷,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能力把惡魔控制在自己的范圍內(nèi),所以潦嘶,這就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涩嚣。
所以,對世界百分百的相信或者百分之百的不相信,那都是極其不成熟的航厚。
三顷歌、對自身現(xiàn)實的無能為力
你可能懂很多道理,但卻不一定能夠讓這些道理在你身上發(fā)生效力幔睬。就像家里存放了很多東西眯漩,雖然不一定天天用,但如若哪一天發(fā)現(xiàn)丟失了麻顶,心里總是有一點心疼的赦抖。
如果把自己放在時間的維度和世界的維度上來看,你會發(fā)現(xiàn)你是如此渺小的辅肾,以至于完全有可能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地步队萤。對于你自己,你可能認(rèn)為自己是一棵樹宛瞄,但對別人與世界而言浮禾,你可能不知道是哪的一根草......
面對這些不確實性,我們將怎么辦份汗?
接受不能改變的
改變能夠改變的
有分辨出這兩者的智慧盈电。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杯活,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匆帚。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旁钧,一個有用的人吸重,一個獨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歪今。
具體而言嚎幸,有哪些小建議:
1. 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學(xué)習(xí)并擁有更多更好的的技能寄猩,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嫉晶;
2. 學(xué)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人制造麻煩為美德田篇,用你的獨立贏得尊重替废;
3. 除非有特殊原因,應(yīng)該盡量回避那些連在物質(zhì)生活上都不能獨善其身的人泊柬,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獨善其身的椎镣,就更應(yīng)該回避了。
4. 真正關(guān)心一個朋友的意思是說兽赁,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費甚至浪費更多的時間
5. 記住状答,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冷守,往往取決于他多大程度上可能脫離對外部世界的依附。
6.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剪况,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7. 一個人有多大的耐心教沾,他的成功幾率就有多高。反過來译断,沒有耐心的人終將一事無成授翻。
當(dāng)然,人生世事無常孙咪,正如蘇軾所言:不意之事堪唐,十之八九。
我們需要要有蘇軾的凌云之志翎蹈,亦需要有蘇軾的浩然之氣與坦蕩之心淮菠。有對最壞情況的敬畏之心,但生活仍需要最腳踏實地的前行荤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