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呵成地讀完了這本書拒炎,不得不感慨李光耀是個極其睿智之人。
本書主要講了李先生對世界未來的判斷择葡,其判斷邏輯主要從國民入手紧武,包括國民的年齡結構、國民的習性敏储、民族組成進而結合地理位置來判斷一個國家的趨勢阻星。
首先是對中美雙雄以及經濟中心從環(huán)大西洋轉向環(huán)太平洋的論斷,然后是逐步邊緣化的歐洲已添。進而分析歐洲妥箕、日本、韓國酝碳、印度矾踱、東盟,然后探討新加波應該如何自處疏哗。對日本呛讲,李先生認為其將走向平庸,一邊是逐步萎縮的年輕人返奉,一邊過度的內向進而拒絕引入人口贝搁,從而造成了社會缺乏創(chuàng)造力、活力芽偏,進而容易形成思想僵化雷逆。對韓國,李先生似乎倍加贊許污尉,用了偷天換日一詞膀哲,贊賞其為東亞彪悍的民族且懂得如何間於齊楚。
個人習慣反面被碗,他首先提了自制某宪,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運動,如何控制自己的飲食锐朴,如何保持工作的習慣兴喂。該點法蘭克福在其自傳中也曾提及,并排在法蘭克福要養(yǎng)成十二個習慣的首位焚志。另外就是讀萬卷書衣迷,行萬里路。李先生每年會固定去各個國家酱酬,同頂級的人聊壶谒,獲取這世界的訊息以及聰明人的看法。
最后有幾句話我覺得還是很發(fā)人深省的:
1)強者做自己想做的事膳沽,弱者則任由命運擺布佃迄。
2)我們不停的需要思想的火花泼差,需要可以改變游戲規(guī)則地新思想和新發(fā)明。
3)有些國家必須像樹呵俏,然后有些國家則必須像蔓藤。
4)歐洲在戰(zhàn)后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舒適和收到百般呵護地世界滔灶,但最終會被外部壓垮普碎。
5)一個從政者不過想打響自己的名聲然后步入政壇,會因為掌握權力而有榮耀感录平。而政治家會有使命感麻车,爭取權利來完成某些事。
夏安
2017.7.6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