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爬山聽了兩本書——《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和《溫尼科特傳》卵蛉,昨晚就聽了一遍颁股,早上再加深,感覺帶給人很多思考傻丝。
在中國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這個名字似乎很陌生,至少我不熟葡缰,但是對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亏掀、《尼羅河上的慘案》恐怕無人不知吧?對泛释,這些都是阿加莎·克里斯蒂長盛不衰的代表作滤愕。她被譽為偵探女王,她的作品在全世界銷售達四億冊怜校,僅次于圣經(jīng)和莎士比亞该互,她的光芒無人能及。
很喜歡《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作品中的開頭:
? ? ? 我以為韭畸,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宇智。我的童年幸福快樂胰丁。
? ? ? 我有一個可愛的家庭和宅院随橘,一位聰穎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篤锦庸,是一對恩愛夫妻和稱職的家長机蔗。
? ? ? 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滿了歡樂甘萧。這要歸功于父親萝嘁,他為人隨和。如今扬卷,人們不大看重隨和的品性牙言,注重的大多是某個男人是否機敏、勤奮怪得,是否有益于社會咱枉,并且說話算數(shù)。
? ? ? 至于父親徒恋,公正地說蚕断,他是一位非常隨和的人。這種隨和給與他相處的人帶來無盡的歡愉入挣。
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生于1898年亿乳,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正是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其經(jīng)濟占全球經(jīng)濟總量70%径筏,維多利亞時代崇尚道德修養(yǎng)和謙虛禮貌葛假,阿加莎·克里斯蒂父慈母愛障陶,父母對子女教育有獨到見解并善于營造開明家庭氛圍,總之阿加莎·克里斯蒂擁有一個幸福童年桐款。
這才是最極致的“三歲看老”咸这。
許多所謂的童年幸福,實際上只是在家中虛假地幸福著魔眨,直到走出家庭媳维,經(jīng)社會的大檢驗,才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早脫離了社會軌道遏暴,列車出軌侄刽,總要摔得頭破血流甚或丟命,預示了不幸余生朋凉,那又算什么幸福童年州丹?
真正幸福如命運寵兒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家人愛的呵護中長大杂彭,為愛而閃婚墓毒,又因無愛而離異,到后來中東旅途中再遇真愛亲怠,一路走來所计,無懼困厄,因為有童年那抹溫暖撫慰团秽,人生漫漫仍未來可期主胧。
童年就是人生的底色。如果是金色习勤,則年年春光燦爛踪栋,是墨色,則終日長夜難明图毕?
2
而《溫尼科特傳》一書也寫到溫尼科特幸福的童年夷都。
唐納德·溫尼科特 (1896~1971),比克里斯蒂大兩歲吴旋,同時代损肛,同樣成長在愛的環(huán)境,同樣在不同領(lǐng)域影響著這個世界荣瑟,卻又經(jīng)歷著完全不同的心路歷程。
溫尼科特是英國著名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摩泪,他自稱弗洛伊德之子笆焰,卻從母嬰間相互作用角度,而非弗洛伊德本能說见坑,提出母親本身就是孩子的發(fā)展環(huán)境嚷掠,又是如何滋養(yǎng)或阻礙孩子發(fā)展的理論捏检。
溫尼科特在精神研究分析中,富于創(chuàng)新精神和獨特視角不皆,是為普通英國民眾熟知的客體關(guān)系理論大師贯城。本書作者羅德曼醫(yī)師避開這些傲嬌光環(huán),獨辟蹊徑從溫尼科特醫(yī)師童年及成長經(jīng)歷切入霹娄,分析溫尼科特思想觀點的形成根源能犯。
溫尼科特也擁有幸福的童年,他就如大觀園的寶玉犬耻,父親沉迷于政治踩晶,在母親、女傭等女性的愛撫照料中長大枕磁,母親給予他足夠多的愛渡蜻。成為兒科醫(yī)生后,同事多女性還有兒童计济,有暖男稱譽茸苇。
他母親有嚴格禁欲的宗教信仰,并伴有精神抑郁癥沦寂。母親抱著他学密,他則更多關(guān)注母親的病抑郁癥。他提出“足夠好的母親”理論凑队,即能夠隨時順應孩子需求则果,給嬰兒提供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的母親,或源于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漩氨?
如嬰兒需要溫暖了西壮,就有人抱;饑餓了叫惊,就有奶款青。孩子會感到自己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他會越來越信任自己這種感覺霍狰,建立起與世界信任感抡草,體驗到真實全能的自己。
否則嬰兒要跟隨母親的需求蔗坯,變成隨時關(guān)注母親需求康震,嬰兒自身的全能感幻滅,與真實自己產(chǎn)生隔膜宾濒,并逐漸失去真實自己腿短。
而他后期的兒童精神治療方法,就是單獨與患者在一起,完全地順從孩子橘忱,給孩子一種“我是世界中心”的感覺赴魁,以彌補患者的早期缺失,讓孩子體驗并恢復到真實的自己钝诚。
有“足夠好的母親”颖御,同樣就有“不足夠好的母親”,不足夠好的母親被溫尼科特歸納成三類:精神上有某種病態(tài)的凝颇,也能夠很好滿足孩子需要潘拱,但是,到孩子應該走出母親視線時祈噪,無法做到正常分離泽铛;無法及時回應孩子需要的環(huán)境;特別著急的母親辑鲤,顯然要嚴重的多盔腔,無法形成回應孩子的規(guī)律性需求。
這就是溫尼科特說的月褥,“捉迷藏游戲中弛随,藏起來是一種快樂,不被發(fā)現(xiàn)是一種災難宁赤∫ㄍ福”
出生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决左。
很顯然愕够,溫尼科特不如阿加莎·克里斯蒂足夠幸運。溫尼科特一生中治療了六萬多兒童患者佛猛,他深刻體察到幼兒時期各種缺失對人性發(fā)展的影響惑芭,又何嘗不是在療愈自己呢?
只可惜醫(yī)者不自醫(yī)继找,這也造就了溫尼科特頗有爭議的一生遂跟,比如他一方面是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改變了千千萬萬母親哺育孩子方式方法婴渡,他是暖男幻锁,還與父親對抗,是個叛逆者边臼,他婚內(nèi)出軌者哄尔,甚至被認為欺師滅祖。
他的話讓人印象深刻柠并,請“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究飞,排山倒海般涌出置谦√美穑”他在為世間所有嬰幼兒代言亿傅。
看到這里明白了吧?幸福的童年瘟栖,未必真的就幸福葵擎,溫尼科特一生都在追逐他童年的缺失,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半哟,則一輩子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已酬滤,仿佛幸福的童年生活的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