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重虑、知道大自然有種類繁多的有生命的物體践付,認識常見的動物和植物。
2缺厉、知道生物體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永高。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提针。
2命爬、能夠運用文字、圖表等記錄有關觀察辐脖、調查的結果遇骑。
3、能夠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動的方法與結果揖曾。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落萎、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
2炭剪、意識到生命是多種多樣的练链。
3、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奴拦,要珍愛生命媒鼓。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有生命物體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在尋找到的物體中找出有生命物體的特征错妖。
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法
作業(yè)設計:活動記錄
教具準備1绿鸣、教師選擇一個觀察地點,供學生觀察暂氯。(校園內)潮模。2、觀察記錄紙痴施。3擎厢、調查用的一些工具(繩子、尺辣吃、放大鏡等)动遭。
板書設計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你喜歡什么植物神得?你對樹進行研究過嗎厘惦?從書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哩簿?你有沒有到一棵大樹前觀察過宵蕉?想去觀察嗎?
二卡骂、學習新課
1国裳、小組討論心目中有關樹的信息,并記錄在紙上全跨。
(1)學生討論(四人一組)自己心目中的樹缝左。
(2)把討論的信息寫于紙上。
2浓若、討論:怎樣觀察一棵大樹渺杉。
(1)如果你在來到一棵大樹下,你想觀察什么挪钓?學生討論是越。
(2)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學生討論碌上。(老師講述觀察要有序倚评、有計劃浦徊,并把觀察得來的信息記錄在紙上,以供以后研究用天梧。)
3盔性、帶動學生到大樹前,開始活動呢岗。
(1)有組織的帶領學生到事先選好的大樹下冕香。
(2)學生根據自己想好的觀察順序、觀察方法觀察大樹后豫。
(3)要學生把觀察到的內容寫在記錄紙上悉尾。
4、讓學生通過討論后挫酿,知道看與觀察的不同构眯。
(1)學生回教室,匯報交流饭豹。
(2)對照兩張記錄紙鸵赖,討論以前看到的內容和現(xiàn)在觀察到內容有什么不同?
(3)為什么我再去看會知道的更多拄衰?
(4)當我們想要了解得更多它褪,知道得更多的時候,當我們帶著這樣的目的再去“看”的時候翘悉,我們的科學觀察活動就開始了茫打。
5、討論:下面請大家說一說你在校園內的觀察中妖混,還看到了哪些生物老赤?
6、談話:我們觀察到了這么多的動物和植物制市,大家為什么認為它們是有生命的呢抬旺?
7、它們是有生命的物體嗎祥楣?
說一說开财,書上的幾幅圖的幾種東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沒有误褪?
(西紅柿责鳍、黃瓜、辣椒等蔬菜兽间;山澗中的流水历葛;機器人;天上的白云嘀略、地上的草原恤溶;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鮮花乓诽。)
三、總結拓展
在你家附近選擇一棵大樹宏娄,自己確定觀察內容问裕,進行觀察。要求:注意安全孵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