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獨生子女的我們很少會經(jīng)歷過吃苦這件事娃承,可是我們往往會把自討苦吃北苟,當(dāng)成吃苦耐勞來侍奉桩匪,還為此津津樂道,不知所謂友鼻。
我們偶爾會因為工作沒及時完成而失眠傻昙;我們會因為跟同事發(fā)生不愉快而生悶氣;我們會因為父母不理解我們而感到焦慮和委屈彩扔。
天氣好不好妆档、他人的做法妥不妥當(dāng)、情侶的忠誠度虫碉、工作的安排是否合理贾惦、車程的遠近、寵物聽不聽話等等敦捧,都會成為影響我們的環(huán)境须板,可對于自己呢?除了我們自身的利益兢卵,我們還會不會關(guān)注些別的习瑰。
這是我越發(fā)覺得可怕的地方,人們的關(guān)注度永遠在于自己之外秽荤,而對于自己的寬松程度甜奄,卻已經(jīng)達到我自己不委屈柠横、有利益,欲望能滿足就夠了贺嫂;而對他人的關(guān)注卻也投入了相對程度的苛刻滓鸠。
每個人都在抱怨,委屈第喳,我感受到的都是來自身邊的"大喜大悲"糜俗,聽得多了,會對世界都產(chǎn)生懷疑曲饱。我們身邊有誰對生活現(xiàn)狀是滿意的嗎悠抹?生活中難道就真的只有焦慮嗎?對于一切事物都如此看待嗎扩淀?除了比慘楔敌,還有什么永恒的話題可聊嗎?
很多人都會問我驻谆,你怎么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卵凑?其實不然,當(dāng)你對一切都認真對待的時候胜臊,自然不需要特別去關(guān)注某些人某些事勺卢。
當(dāng)一個人開始焦慮、恐懼象对、患得患失時黑忱,總是試圖尋找一些刺激來填補內(nèi)心的不安。
大吃一頓勒魔、說走就走甫煞、動不動就約起來、一言不合便辭職冠绢、彈幕文化下衍生的吐槽和謾罵等行為似乎是更容易滿足這份為期不太久的刺激抚吠,畢竟這一切行為的背后都會有同款"支持者",似乎這顆躁動的心總是無處安放弟胀,但這卻永遠無法讓你的內(nèi)心變得安寧埃跷。
奧里森·馬登曾在《這一生,為自己而活》中提到:"許多人總是莫名地害怕一些事情的發(fā)生邮利,缺乏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生活,更別說享受其中的樂趣了垃帅。他們不敢與心理素質(zhì)過硬或備受命運眷顧的人走在一起延届,他們害怕自己貧瘠的心靈與干癟的口袋被人發(fā)現(xiàn),他們喪失了從社交中獲取樂趣的能力贸诚。"
所謂的樂趣方庭,則是在人群中成為焦點厕吉,不論正面負面,總之在自己的圈子里輿論中心不能被他人占據(jù)械念。所謂的恐懼則是沒有勇氣面對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头朱,怕被忽略,怕被嘲笑龄减,也怕運氣和上帝不夠眷顧自己项钮。持續(xù)的顧慮、焦慮希停,永遠不會被打消烁巫,然而比社交更讓人恐懼得則是:獨自解決問題所帶來的不安。
現(xiàn)在的人們似乎既斷送了獨處的本領(lǐng)宠能,又無法忍受自己并非是永恒的焦點亚隙。
對于每個人來說,自己的事都是最重要的违崇。工作中接到代打卡簽到阿弃、幫忙整理會議紀要的情況并不少見,但很少能感受到真誠的謝意羞延,更多的則是"我還有兩分鐘就到渣淳,你趕緊哈,幫我打個卡""我今天下午回不去了肴楷,幫我記一下重點"等等的句式水由。
如果恰好沒人理會我們的焦急呢,你還有備選方案嗎赛蔫?或是你會開始指責(zé)對方的冷漠讓你失望了砂客?你帶著焦慮而來,希望有人能代你呵恢,解決你的燃眉之急鞠值,可這份焦慮或者麻煩從來就不是幫忙者帶給你的,對么渗钉?
我們需要懂得:終生平等彤恶,沒有什么特權(quán)使你比他人更加高貴,你的同事鳄橘、朋友声离、家人、甚至陌生人瘫怜,他們都與你同等重要术徊。他們手頭的事,對他們自己而言鲸湃,也是最重要的赠涮。
在蒙氏教育的理念中子寓,6歲的孩子都可以專注地"工作",并且自己能做的事情根本不去麻煩他人笋除。
你是自認為自己很重要斜友,還是你對別人來說真的很重要呢?這完全是兩個概念垃它。
千萬別試圖活在別人的口中鲜屏,而忘了自己內(nèi)心的歸途。人們總是在自怨自艾中胡思亂想嗤瞎,從未真正去觸碰思考墙歪。
你想寫一本書,但是如果沒人看怎么辦贝奇?如果寫到一半不想寫了怎么辦虹菲?如果家人不支持怎么辦?每個顧慮似乎都那么有道理掉瞳,于是還沒開始毕源,就敗給了胡思亂想。
你計劃每天運動陕习,于是第一天被設(shè)定好的鬧鐘叫醒之后霎褐,呆呆望著手機屏上的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该镣,你告訴自己"沒用的冻璃,我堅持不下去的。""天吶损合,我怎么會認為每天都能運動省艳,為什么會制定這樣的計劃。"于是嫁审,你選擇了放棄跋炕。
你決定逼自己一把,在社交平臺宣稱自己已經(jīng)開始練習(xí)口語律适,三天后辐烂,任性的你悄悄刪掉了這條動態(tài),當(dāng)作什么都沒發(fā)生捂贿。
你看著別人整體在朋友圈曬身材纠修、曬生活方式等等,你認為你也可以厂僧。于是你按照別人的生活場景來設(shè)定你自己的大目標分瘾,當(dāng)一次次被任性打臉時,才意識到,那不是你的生活德召,你也無法活成別人的樣子。
你的焦慮汽纤,完美地解釋了一切"為什么你做不到"上岗,然而你卻能夠容忍自己一直浸泡在焦慮中度日,而無法趕在焦慮前頭攔截它蕴坪。
成長本就是跌跌撞撞肴掷,誰在練習(xí)走路時沒摔過跤呢?那些明明可以做得很棒的事情背传,卻一次次在焦慮面前敗下陣來呆瞻。
在我們獨來獨往的生命中,我們需要用力學(xué)會如何在困難重重的夾縫中径玖,奮力生長痴脾。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會刻意破壞誰的人生梳星,當(dāng)然也別去打破別人的安寧赞赖。
這句同樣是出自《這一生,為自己而活》的冤灾,送給你們:"總是在緊張與焦慮中追尋一切前域,其實是一種對生命的揮霍和對自己的辜負。"焦慮使我們變得不再可愛韵吨。
成年人的焦慮看起來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匿垄,無法專注、踏實做事归粉。
舉個例子:人們結(jié)束了忙碌的工作后椿疗,回到家中突然發(fā)現(xiàn)有封郵件忘了回復(fù),于是妻子無奈地坐在你對面盏浇,看著你在桌前邊發(fā)郵件邊嚷道"誰要你等我了变丧,我這臨時有工作,晚幾分鐘吃飯不行嗎绢掰?"痒蓬,看起來似乎是妻子打擾了丈夫工作,而事實是:丈夫?qū)ぷ鞯牟粔驅(qū)W⒌尉ⅲ瑢?dǎo)致了他把自己的焦慮轉(zhuǎn)移在妻子身上攻晒。
這種臨時性的突發(fā)狀況,現(xiàn)實生活中應(yīng)用得實在太廣泛了班挖。我們無法專心會見朋友鲁捏,午飯專心工作,無法專心開會萧芙,無法把心思只用在自己身上给梅。
這樣的惡果就是假丧,我們似乎每一件事情都做得不太完善。其實很多人經(jīng)常會說"我到底該怎么做你才滿意呢动羽?"
人們總是覺得自己無法令別人滿意包帚,一方面是別人對你的要求太高,而另一方面則是你的確沒能專注于"如何滿足他人的需求"运吓。
焦慮的強大之處渴邦,就在于它使我們的生命永遠被注入永恒的忙碌,使每一件事都有不得已的理由被迫中斷拘哨,或無法繼續(xù)谋梭。然而并非每件事有那么那么地艱難。
這樣看來倦青,我們就不難想象為什么在這個世界上享受孤獨的人是那么高深莫測瓮床,其實是他們戒掉了焦慮,戒驕戒躁雖說并非是什么非凡之舉姨夹,但他們至少不會把焦慮轉(zhuǎn)換成壓力纤垂,讓別人代為受過。不是誰都具備做偉人的潛質(zhì)磷账,但至少別去破壞別人的修為峭沦,別去為別人制造麻煩,否則一切都是自找苦吃逃糟。
如果你的焦慮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別人吼鱼,那么請趕快制止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