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里說過买乃,我最愛的貝多芬交響曲13579,其中最愛3和5钓辆,愛7僅僅是因為它的第二樂章剪验。但是不得不不承認,貝多芬不僅在寫宏偉的曲子時獨具一格前联,連凄婉的哀歌都堪稱一絕功戚。他的第三、第五似嗤、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都相當經(jīng)典啸臀。從這些慢板樂章中我們可以略略看到貝多芬除去痛苦和憤怒之外的柔情和對生命的沉思。正因為他給世人的印象是一個剛烈的英雄烁落,所以他的另外一面才格外觸動人心乘粒。這點和莫扎特很像豌注,莫扎特的小調(diào)作品都是相當難得的絕佳作品,可惜莫扎特寫的少(幸虧貝多芬小調(diào)作品不少)灯萍。
第三交響曲“英雄”(作于1803年,1801-02年間貝多芬開始出現(xiàn)耳鳴)
第三交響曲的第二樂章是有標題的旦棉,Marcia Funebre齿风,葬禮進行曲。輝煌的第一樂章過后绑洛,英雄應該累了救斑,該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了。這時候诊笤,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可能面臨的死亡和自己的葬禮系谐。這不一定是肉體的消逝巾陕,也可能是藝術上的死亡讨跟。對當時的貝多芬來說,失去聽覺的可能性就是懸在他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鄙煤,隨時可以判他音樂上的死刑晾匠。他的一生有過快樂的時候和創(chuàng)作的巔峰,這正是這個葬禮樂章里的大調(diào)部分梯刚,由雙簧管和長笛開始凉馆,弦樂推向高潮。但是很快樂曲就回歸到了小調(diào)(這部分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亡资,管樂和弦樂分別奏出悲愴的旋律澜共,一層一層疊加起來的震撼力讓人聽的時候完全被定在椅子上。更獨特的是锥腻,旋律進行的過程當中弦樂還在不停地奏著十六分音符嗦董,推動著音樂不停向前。最妙的地方在于樂章內(nèi)大小調(diào)的自由轉(zhuǎn)換和對高潮的把握瘦黑。一切都相當自然但盡在掌握中京革,可最后一切歸于寧靜,就像人的一生最后總是要歸于黃土幸斥,宛如作曲家一聲無奈的嘆息匹摇。這絕非一般的葬禮進行曲,這是貝多芬給歷史上無數(shù)英雄作的挽歌甲葬,也是貝多芬給自己的挽歌廊勃,是他內(nèi)心面對死神面對命運時的頑強宣戰(zhàn)。
下圖是第二樂章主旋律经窖,首席雙簧管奏出供搀。
下圖是整個樂章里最震撼的旋律隅居,我覺得這里已經(jīng)可以隱隱約約聽出第五交響曲的雛形。
這一整首交響曲貝多芬簡直剖開了自己的靈魂葛虐,讓人感覺他已為了音樂完全燃燒了自己胎源。這種自殺式的寫作方式也的確創(chuàng)造出了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推薦錄音
我個人不喜歡太慢的演繹(比如富特文格勒和Thielemann的版本)所以推薦的都是我喜歡的速度屿脐。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德國一個樂團涕蚤,沒有找到中文名),Paavo J?rvi指揮的诵。我覺得這是最接近貝多芬自己想法的詮釋万栅。
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指揮西疤》沉#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曲都很好,非常標準的詮釋代赁。
第五交響曲“命運”
第一樂章太出名扰她,第二樂章就很少人記得了。在著名的第一樂章后芭碍,第二樂章非常平和且溫暖徒役,難得地大部分都是大調(diào)。感覺這個樂章是貝多芬在經(jīng)過第一樂章的痛苦掙扎后給聽眾們的短暫休息窖壕。聽眾們也的確需要休息忧勿,接下來第三樂章又會很沉重。整首曲子很流暢瞻讽,有大量用到管樂(尤其木管樂器)重奏鸳吸,因此部分有非常澄澈的音色,簡直柔和的有點不像貝多芬了速勇,和第一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晌砾。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長笛的一段solo,見下圖(從166小節(jié)開始到179小節(jié)快集,每行前的數(shù)字是小節(jié)數(shù))贡羔。
推薦錄音
維也納愛樂樂團,Carlos Kleiber指揮个初。樂團音色相當溫暖醇厚乖寒,超一流樂團加超一流指揮家。
柏林愛樂樂團院溺,卡拉揚指揮楣嘁。
第七交響曲
這首交響曲我只喜歡第二樂章,它有一種可以將空氣凝固的美,像是一位看破紅塵的老人帶點哀傷地慢慢回憶著自己的年少時光逐虚。它事實上和第三交響曲的葬禮進行曲有點像聋溜,主題都是小調(diào),而且一開始主題都很鮮明叭爱,甚至中間的弦樂伴奏都很像撮躁,結(jié)尾更是類似。
下圖是第一小提琴奏出的主旋律买雾。簡單的A小調(diào)音階把曼,加入了不同的節(jié)奏,用合適的樂器奏出漓穿,就有了強大的力量嗤军。
但是它比起第三交響曲來少了那份斗志,多了一份隨和和返璞歸真晃危。大調(diào)部分甚至隱隱約約有點莫扎特的味道叙赚,但是回到小調(diào)部分時候你就會想起來這還是貝多芬。尤其兩個旋律重疊在一起的時候僚饭,簡直讓人恨不能多長幾只耳朵出來聽震叮。
下圖C到D是第二個旋律,我特別特別喜歡作曲家把兩個主旋律疊加起來浪慌,另外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是拉赫馬尼諾夫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樂章冤荆。
貝多芬好像特別喜歡用短音符來結(jié)束小調(diào)樂章的主旋律朴则,但是不得不承認非常有效果权纤。演奏時候斷奏中間稍稍留點空間就有無聲勝有聲的感覺了,果然最美的旋律都是最簡單的乌妒。
推薦錄音
柏林愛樂樂團汹想,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有一個紀錄片叫Karajan:beauty as I see it撤蚊,這個樂章是片頭曲古掏,配上電影更讓人感動,非常值得一看侦啸〔弁伲卡拉揚還是詮釋德奧經(jīng)典的權威。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光涂,Ivan Fischer指揮庞萍。這個錄音開頭雖然有點拖沓,但是這個速度來演奏也是別有一番味道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