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多年前,有一嬰兒誕生,出來之后,母親因難產(chǎn)死于,同于戰(zhàn)亂也找不到生父,于是,這名孤兒在鄉(xiāng)親幫忙艱難生存,又過五年,饑荒來臨,眾鄉(xiāng)親無飯糊口,便遺棄這名可憐娃于山腰的一座破廟,這是一座只有一個外來的破落的老道士的廟,那老道士本無心收留,但迫于鄉(xiāng)親壓力,只得如此
于是這個可憐娃也就住下了,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老道士有時候會外出化緣,乞討,但基本只留下些許給娃.以至于不讓娃餓死,其他全進自己的肚皮,也算神奇.娃硬是活了下來,當然不成了人形,再大一兩歲,年景總算好起來,山中的食物也漸多,老道長就采些山食來讓二人果腹,總算兩人臉色也漸變紅潤,娃慢慢長大,生活也不再困窘,食物不再短缺,老道長這才注意到似狗的娃,他做了一件人事,也讓娃變成了人,嗯,老道長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命芥,命如草芥
故事又這樣向前走,這些年沒發(fā)生什么事,山林生活,渺無人煙,命芥與老道長相依為命,老道長有時閑的無事,會教命芥一些基本的東西,不過也不多,因為老道長的歷程也乏善可陳,走過最遠的距離就背井離鄉(xiāng)來這個破山頭來躲戰(zhàn)亂,這段經(jīng)歷對于他來說是新鮮的,有趣,也是唯一可以講述的,命芥聽最多也是這樣,可能逃荒路上的一點黃段子,可能半夜死去的人,可能綠林英雄,嗯,沒了,就三種,你還能期待什么嗎,這是命芥對外面的世界的印象,沒幻想,沒希望,
能吸引命芥注意的,就半山攔的那只老虎,那老虎確實老,跑都跑不動,起初,命芥突然看到被嚇得連步都走不到,這是一種對高等生物出于內(nèi)心的恐懼,當然也可以于危險的直覺有關,那老虎渡步而來,不急不惶,似乎對這個不跑的人很是好奇,舔了一下,突然打個響鼻,就這樣放過命芥,大難不死的恐懼伴隨命芥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敢靠近,但八歲孩子的好奇心卻不段增長,,一開始他只敢樹上遠遠的看著,依稀見一抹黃色.慢慢的又近了一點,當他出現(xiàn)在二十米開外,老虎警覺了,扭過頭來淡淡的看了命芥一眼,依然不動,陽光照在老虎趴著的石頭上,有點溫柔,命芥和老虎對視著,上次那種恐懼感又涌上來,不敢動,眼皮也不敢再眨動,就這樣對視十多分鐘,老虎才覺不耐起身走來,近了,更近了,命芥可以看到老虎臉上皺著的王字,和泛著黃光的瞳,它很老,這是他的想法,鬼使神差的,他伸出了手,摸了它的額頭,王字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