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父親入土為安的第三天。
按家鄉(xiāng)風(fēng)俗钮糖,一大早梅掠,道士上門念經(jīng)施法安魂,午飯過后前往墓地“安山”店归,然后是“辭孝”阎抒,辭孝過后,重孝在身的孝子孝女孝孫便可正常出門走街串巷工作生活了消痛。
一般辭孝且叁,逝者的孝子孫是要提上三牲、拿著紅包秩伞,去本家族的某個親戚家逞带,親戚家會備上一桌酒席欺矫,吃后回家,此禮便成展氓。
父親一輩穆趴,僅父親一丁,故辭孝場所選擇寺廟遇汞。
家鄉(xiāng)有座“仙峰山”未妹,以前有廟宇僧眾,后盡毀空入。
2007年络它,應(yīng)鄉(xiāng)鄰意愿,由父親領(lǐng)頭歪赢,興土木化戳、修寺廟、搭戲臺埋凯,2008年元月迂烁,佛法僧三寶重臨仙峰山。
2015年递鹉,寺廟毀于燃放鞭炮引起的山火,后重建藏斩,據(jù)說因資金不足躏结,重建后的寺廟已大不如08年的規(guī)模與氣象。
十年過去了狰域,起初熱熱鬧鬧熙來攘往的朝寺山徑媳拴,如今是何模樣?
車停山腳兆览,一條土路去往山頂屈溉,路兩旁野花開得旺盛。及至寺前抬探,推開廟門子巾,空空如也的大殿里一片寂靜,四塊石刻功德碑立在左壁小压,父親的名字排在榜首线梗,無聲地宣示著父親曾經(jīng)的威望。
站在寺前四望怠益,山下阡陌縱橫仪搔,可知雞犬相聞;山腰戲臺柴草高堆蜻牢,昔日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場景已一去不復(fù)返烤咧。
秋風(fēng)瑟瑟偏陪,寒意頓生。信手敲響銹跡斑斑的鐵鐘煮嫌,鐘聲沉悶笛谦,如老去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