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原創(chuàng)作者為戴德文,本文無需授權即可轉載分享小作,但請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及原文出處亭姥。
在如今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社交軟件已經幾乎連接了所有人顾稀,各種工作致份、學習或娛樂的社群已成為了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础拨,群聊也成了很多人打發(fā)時間的最佳選擇氮块,每天閑逛在各種群里閑扯绍载、吹水,樂此不疲滔蝉。
我也有很多群击儡,大部分是因工作需要被迫加入的,所以如非必要蝠引,我很少會主動在群里發(fā)聲阳谍,一律將所有群設置成群消息免打擾模式,并養(yǎng)成了“只在個別時間段有選擇地查看消息”的習慣螃概。
如今有這么一種有趣的現象矫夯,許多人以為只要拉個群,就可以有效地傳達指令吊洼,提高溝通效率训貌,于是他們動輒建立各種各樣的群。我內心非常反感這種邏輯混亂冒窍、想當然的做法递沪,但我也不能拿他們怎么樣,如果暫時不能退群综液,那我能做的就是款慨,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群聊時間——這或許是最好的、可執(zhí)行的應對策略谬莹。
表面上看檩奠,群聊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看似是一種提高溝通效率的便利手段附帽,實則是一種非常低效的社交方式笆凌。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主動減少群聊時間士葫。
得出這樣的結論乞而,主要基于以下幾個重要原因:
一、時間是有限的寶貴資源慢显。
這個道理每個人都知道爪模,但并非每個人都會重視并踐行。
現實生活中荚藻,很多人用群聊的方式來消磨時間屋灌,經常東一個群吹幾句,西一個群扯幾句应狱,忙得不亦樂乎共郭,不知不覺就能聊上大半天。閑聊確實是居家旅行、打發(fā)時間的必備良品除嘹。然而写半,雖說生活不能沒有娛樂,但娛樂也不應成為生活的全部尉咕。很多人(包括曾經的我)并沒有意識到這種“殺時間”的行為的嚴重性叠蝇。
我們的時間一種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年缎,此處消耗了悔捶、浪費了就無法在別處補回來,我們每個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總量是有限的单芜,除非你用金錢去購買別人的時間蜕该。一寸光陰一寸金,古人早已深諳此理洲鸠。
時間是一種比金錢還寶貴的資源堂淡,所以有很多人愿意用相對廉價的價格去購買它們。只有認識到了時間的價值坛怪,我們才能更合理地淤齐、更理性地利用它們 股囊。它的價值既是我們人為賦予的袜匿,同時也是我們人為創(chuàng)造的。請不要以為自己的時間不值錢稚疹、沒什么價值居灯,多得無處揮霍,因為這種想法將會不斷地誤導你内狗,直至將來的某一天你成功地“自證預言”:用一生的時間去證明自己的時間是無價值的怪嫌。
細思極恐。
二柳沙、群聊是低效的信息傳播岩灭。
如果一個群的成員比較少,且每個成員的社群數量很少赂鲤,那群聊確實是一種比較高效的信息傳播方式噪径。但現實中這種理想情況幾乎是不存在的:幾乎每個人擁有群的數量是少則兩三個,多則數十個数初,群成員的數量少則幾個找爱,多則幾百個。
如此帶來的結果就是泡孩,直接或間接連接的節(jié)點數量越來越龐大车摄,每個節(jié)點所制造的信息也呈數量級地增長。如果節(jié)點間建立的聯系足夠多,那么理論上每一條信息都可以趨向于無限傳播吮播,理論上每個人的發(fā)出的信息都可以傳播至網絡的任意一個節(jié)點变屁。
但問題是,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薄料,每個人單位時間內可以接收的信息是有限的敞贡。因此,形成的局面就是:我們以為我們在進行高效地溝通摄职,實際上我們根本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接收那么海量的信息誊役。我們不僅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注意力和時間,而且還沒有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萬維鋼先生在他的文章《信息傳播之難》中寫到:
每天只有24小時,每個人只能接受這么多信息室奏,接收量非常有限——而我們每天制造出來的信息一直都在迅猛增加蛾坯,幾乎是無限的。用有限除以無限抑钟,這就意味著一條信息的“平均命運”應該是……根本傳不出去。
用數學的公式表示就是:
信息如果無法傳播出去艺玲,或者對方根本沒有(時間)接收你發(fā)出的信息,那么這種傳播便是無效的鞠抑。這或許是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一種悖論:
我們?yōu)榱烁玫販贤ê蛡鞑バ畔⒎咕郏粩嗟匕l(fā)展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連接(無論強連接還是弱連接)搁拙,打通我們每一個傳播信息的阻塞秒梳,但隨著信息的增量膨脹至一個巨大的體量時,我們每個人的信息傳播卻變得越來越艱難箕速。
三酪碘、信息的無序疊加與淹沒。
不知道大家有沒發(fā)現盐茎,我們在群聊的時候兴垦,看似每個人都在互相溝通、積極互動字柠,實則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無目的探越、無主題地吹水、湊熱鬧募谎。每個人都在主動地扶关、不斷地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每個人都希望在群里掌握話語的主導權数冬,每個人都期望群成員能看到自己的信息节槐、聽到自己的聲音搀庶,并能及時作出相應的反饋。
而現實的結果往往是铜异,我們猶如各自拿著“大聲公”在同時相互跟對方說話哥倔,大家都渴望對方聽到自己的聲音,結果我們只能聽到很多噪音——因為我們聽不清對方在說什么揍庄。
這些海量的咆蒿、無序的信息不斷地相互交織、相互疊加蚂子,以至于你發(fā)出的每一條信息都可能被迅速淹沒沃测,對方無法有效地識別、提取你的信息食茎,更別提給你有效的反饋蒂破。
由此可見,群聊其實是一種非常低效别渔、容易浪費時間的社交方式附迷。
有人讀到這里肯定就要反駁我了:明明現實中還有很多社群都在高效地運轉著,那你怎么解釋哎媚?
沒錯喇伯,有很多學習類的社群確實運行得非常高效,但它們跟我前文提及的群聊是有著本質區(qū)別的:
那些社群大部分都是通過付費的方式對成員進行“主動篩選”的拨与,而且都有比較嚴格的稻据、必須遵守的群規(guī)。
付費提高了入群的門檻截珍,而且群成員都有一些相對趨同的價值觀攀甚,入群者不是為了打發(fā)時間箩朴、不是為了閑聊扯淡岗喉,他們或是為了學習某種技能,或是為了獲得那種學習氛圍炸庞,形成“同儕壓力”钱床,倒逼自己成長。他們學習都來不及埠居,哪有那閑功夫花錢進來吹牛查牌?
而群規(guī)本質上是一種用來約束成員行為的懲罰機制,也是他們能維護社群高效運轉的根本原因滥壕≈窖眨“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有了一定的規(guī)則绎橘,并合理地控制信息量 胁孙,才能有效控制信息的傳播唠倦,讓雜亂的信息變成有序的、高效的溝通涮较。
既然群聊的效果是低效的稠鼻,那有沒有比較高效的社交方式呢?
當然有狂票。比如:
1候齿、一對一面談。
一對一的面談應該是一種最高效的溝通方式闺属。這種點對點的信息傳播慌盯,可以將“傳播損耗”降至最低。面對面交談時掂器,雙方可以充分利用語言润匙、表情、肢體等向對方傳達豐富的信息唉匾,它絕對比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交流要強大孕讳、高效很多倍。
2巍膘、演講厂财。
這是一種點對多點的信息傳播。演講者負責信息的準確傳遞峡懈,聽眾負責信息的主動接收璃饱,而且兩者之間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有一種較強的聯系。
3肪康、寫作荚恶。
寫作可能是打破地域與時間限制的最佳溝通方式。作者可以將其全部觀點和想法磷支,以文字的形式按邏輯谒撼、分條理地進行“講述”,讀者的閱讀過程就是一次與作者的對話雾狈,不管讀者對作者的觀點同意與否廓潜,它都實實在在地向對方完成了一次有效的信息傳播。
因此善榛,放下這種低效社交吧辩蛋,珍惜你的寶貴時間,把這種“好鋼”用在你的“刀刃”上移盆。
我是戴德文悼院。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那就請你不吝點贊和關注我吧咒循。
往期文章瀏覽:
講真据途,活著就應該折騰钮呀!
為什么我們容易掉入“低品質勤奮”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