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位朋友讓我給她遇到的問題出主意蕴坪,大概經過就是她的外孫剛剛學下棋兩個多月肴掷,去參加象棋對抗賽敬锐,因為沒發(fā)揮好被淘汰了。出來的時候孩子很不開心呆瞻,外婆覺得這說明他還是很在意這場比賽的台夺,媽媽開導他幾句,他卻一撇嘴痴脾,說我不生氣颤介,我不是小肚雞腸的。最后總結赞赖,這孩子你鼓勵他吧滚朵,說輸了沒關系,他就是這樣無所謂前域,你批評他吧辕近,他就急,找各種理由匿垄,或者發(fā)脾氣移宅。她的問題是: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失利?
首先吞杭,需要對待孩子失利的是孩子自己滴劲,而不是家長萧芙。
家長讓孩子學棋的目的是什么渔期?我想應該很少有家長是想讓孩子成為一名職業(yè)棋手或者長大后以下棋為生倦青,那么目的無非就是鍛煉孩子的思維峭沦、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取募、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织阳、改善孩子好動的性格等等弄痹。其實下棋還有一種不同于其他的興趣愛好的作用,那就是可以讓孩子“看淡輸贏”嵌器,能夠讓孩子在不斷的輸了又贏界酒、贏了又輸?shù)倪^程中變得內心強大,不但經得住打擊嘴秸,還有越戰(zhàn)越勇的信心毁欣。
無論想讓孩子擁有什么樣的好品質钝吮,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恐似,這其中的輸贏得失需要孩子自己去慢慢消化、去慢慢體會,不是一次輸贏就能徹底參透莱找,更不是誰勸說一句就能茅塞頓開皿淋,孩子需要更長的時間帝洪,也需要更多的經歷哲身,在時間和經歷中自己慢慢的磨練和成長,這一切的一切衰腌,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新蟆,家長再怎么著急都沒有用,不如就放心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和體會右蕊。
家長如果想勸說孩子琼稻,當然也沒有問題,可以鼓勵饶囚、可以疏通帕翻,坦然地勸勸就行了,不想勸也沒關系萝风,孩子自己就能想通和慢慢習慣嘀掸,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勸說就是孩子的救命稻草,沒有的事规惰,心靈的成長只能是自己睬塌。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千萬不要打擊歇万、不要數(shù)落衫仑,棋場上勝敗都是常事,重要的不是某一次的輸贏堕花,無論是輸了還是贏了都會有所收獲,家長的批評只會產生負面作用粥鞋,會讓整件事情雪上加霜缘挽,讓孩子失去繼續(xù)學習的勇氣。
什么時候是必須家長干預的呻粹?當然也有壕曼,就是孩子出現(xiàn)過激反應的時候,例如等浊,不吃不喝了腮郊、再也不想學棋了、暴躁摔東西筹燕、長時間不理人了等等轧飞,這時候肯定需要家長安慰一下衅鹿,至于那些小失落、不高興过咬、掉眼淚都是正常的表現(xiàn)大渤,成長的經歷家長不用表現(xiàn)得過于著急,家長會把情緒傳染給孩子掸绞。
第二泵三,家長要向好的方面看問題。
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有衔掸,就是不會辯證地看待孩子遇到的問題烫幕。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如意時,如果孩子表現(xiàn)的不在乎就會覺得孩子沒有上進心敞映、不思進取较曼,如果孩子太在意,又覺得孩子死心眼驱显、不淡定诗芜、跳不出來,那孩子到底怎樣表現(xiàn)家長才會滿意埃疫,答案就是考砸了伏恐,孩子怎么表現(xiàn)家長都不會滿意。
家長要學會辯證地看問題栓霜,然后把心思放在有利于孩子的一面翠桦。千萬不能說孩子表現(xiàn)過激就擔心他受不了打擊,孩子表現(xiàn)淡然又覺得他沒上進心胳蛮,這樣的擔心哪有個頭啊销凑,就例如這個輸了棋的孩子,現(xiàn)在問問他的家長仅炊,到底孩子怎樣的表現(xiàn)才會滿意呢斗幼?恐怕家長自己也不知道想要孩子怎樣的表現(xiàn),因為怎樣都不會滿意抚垄。
有這樣一個故事蜕窿,說海邊住著一位老人,他有兩個兒子呆馁,大兒子在海邊賣雨傘桐经,小兒子在海邊賣墨鏡。老人每天都過得不開心浙滤,因為天氣好的時候阴挣,他就擔心大兒子的傘賣不出去,下雨的時候他又擔心小兒子的墨鏡賣不出去纺腊,所以無論什么時候他都在擔憂畔咧。有一次他把這個憂慮講給了他的朋友聽茎芭,朋友哈哈大笑,說我們的情況好像啊盒卸,但是結果卻正好相反骗爆,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在商場賣泳裝蔽介,小女兒在賣羽絨服摘投,每到夏天的時候我就特別開心,因為大女兒的泳衣會賣得很好虹蓄,到了冬天我也特別開心犀呼,因為小女兒的羽絨服又賣得特別好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薇组,要向孩子好的方面看外臂,如果孩子對成敗特別看中,那么說明孩子有上進心律胀、有勝負欲宋光,這是孩子能夠不斷進步最大的動力;如果孩子對成敗不以為然炭菌,那說明孩子心思通透罪佳、不鉆牛角尖、幸福指數(shù)還高黑低。無論是哪種都是正常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赘艳,有問題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咱們回到文章開頭那個下棋失利的孩子克握,其實他的表現(xiàn)已經不僅僅能稱得上正常蕾管,而是表現(xiàn)非常好了。經称邪担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無論是家教方面還是在為人處世上掰曾,我的觀點都是一個“度”的掌握,也就是在面對失利時停团,傷心難過很正常旷坦,這也是必經階段,但是肯定不能一直沉浸在悲傷里客蹋,還要總結經驗、放下情緒孽江,繼續(xù)努力向前讶坯。這個孩子就是這樣,既有失利后的落寞岗屏,又能夠及時調整心態(tài)站起來辆琅,兩個極端都不走漱办,這不是再好不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