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孩子打了凑保,怎么辦?
為這個事涌攻,全家人進(jìn)行了激烈的討論欧引。
事情的起源是因為彤寶說她被別的小朋友打了一下。
大概經(jīng)過是這樣的:小朋友打了她肩膀一下恳谎,她哭了芝此,然后去告訴了老師。
詢問的過程中因痛,我能察覺只是單純的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婚苹。
肯定了她“有困難找老師”的做法,并告訴她再有小朋友打你鸵膏,要大聲喊膊升、并躲開后,我想著這件事就算結(jié)束了谭企,結(jié)果全家人顯然覺得我過于“小事化了”了——
奶奶說:“小朋友打你廓译,你就推他评肆!”
姑姑說:“要分情況,如果對方比自己大就跑非区,然后告訴老師瓜挽;反之就要勇敢地還手,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征绸【贸龋”
姑父說:“姑姑說的不符合彤寶3歲的年齡,這么小的娃哪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管怠?”
姐姐(10歲)則憤憤地表示淆衷,哪個小朋友這么大膽,敢打我妹妹排惨?
看著一家老小如此護(hù)犢子吭敢,我心里暖暖的。
到底如何教育彤寶應(yīng)付幼兒園里這樣的事情呢暮芭?
這是我一直都在想鹿驼,卻始終沒有答案的問題。
從個體來看辕宏,按彤寶個性打回去的時候比較少畜晰。
從整體環(huán)境來看,他們班的老師對小朋友之間的打打鬧鬧處理得比較好瑞筐。
從我個人的看法來說凄鼻,孩子之間推搡、打鬧是避免不了的聚假,而且他們打得歡块蚌,和好的也快,一般情況沒必要大動干戈膘格。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描述事實不清晰峭范,帶有明顯的“自我”性。
事實也如此瘪贱,事后我問她:“小朋友為什么打你呀纱控?”
她說:“我動了一下他的椅子〔饲兀”
你看甜害,事出有因吧!
隨即球昨,我也借此再次告訴她:“征得小朋友同意才可以動別人的東西尔店。”
不過,小家伙還是“記仇”了闹获,這兩天告訴我她不喜歡和那個打她的小朋友玩了期犬。
昨天晚上還和我說:“媽媽河哑,現(xiàn)在某某某小朋友是我的好朋友避诽,他不打人!”
哈哈哈哈……
笑歸笑璃谨,如何教彤寶保護(hù)自己沙庐、應(yīng)對“被打”還是有必要的。
這種事情如果教育佳吞、引導(dǎo)不好拱雏,她的心里會留下陰影,還有可能影響她的自信心底扳,變得膽小懦弱铸抑。
02
說實話,作為第一次當(dāng)媽的人衷模,我能教孩子分享鹊汛、懂禮貌,卻不知道怎么教她“打回去”阱冶。
只能拿自己兒時的心理經(jīng)歷來將心比心刁憋,去引導(dǎo)她。
這是一件發(fā)生在我大概5木蹬、6歲時的事情吧至耻。
現(xiàn)在看來極小的一件事,卻像根留在我心上的刺镊叁,現(xiàn)在想起來還隱隱作痛尘颓。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一次,幼兒園里的一個男同學(xué)用繩子把鑰匙綁在過道兩邊的兩個桌子腿之間晦譬。
我路過時繩子崩斷了疤苹,男同學(xué)就說鑰匙找不著了,要我賠蛔添。
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賠痰催,也不敢告訴家里。
從此迎瞧,他經(jīng)常拿這件事威脅我夸溶。
那種既有把別人鑰匙弄丟的愧疚,又有被脅迫凶硅、不敢聲張的內(nèi)心掙扎感缝裁,存在了很久很久。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dāng)時鑰匙并沒有丟捷绑,他也只是小男孩的調(diào)皮心性捉弄我韩脑。
如果我當(dāng)時回家告訴了爸爸媽媽,頂多就是配一把鑰匙還給他粹污。
哪會天天被焦慮段多、害怕折磨,以致留下心理陰影壮吩。
這件事讓我得出的經(jīng)驗就是:
和彤寶做好心理溝通进苍,告訴她在幼兒園有不開心、被欺負(fù)的事情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鸭叙。
03
接下來說說我“英勇無比”的媽媽在小時候是如何幫我和弟弟擺平被“欺負(fù)”的觉啊。
我有一個同學(xué),個子比我高沈贝,年齡也比我大一些杠人,下學(xué)排隊時站在我后面。
小孩子很單純宋下,老師交代要排著隊回家嗡善,就乖乖一路排著隊走,直到自家路口杨凑。
結(jié)果呢滤奈,我和這個同學(xué)家還離得近,排隊走路的時間也長撩满。
她經(jīng)常一路走蜒程,一路故意踩我的鞋。
我媽得知后伺帘,幾次三番告訴她不要再踩我的鞋了昭躺,可她就是不改。
我媽就找到了她家伪嫁,當(dāng)時她嚇得都不敢出來领炫。
還有一次,我?guī)е艿芡嬲趴龋粋€孩子欺負(fù)我弟弟帝洪,我就去罵那個孩子。
結(jié)果脚猾,那家的大人出來把我和弟弟罵了一頓葱峡,還打了我弟弟。
我媽聽被人說我們姐弟倆被欺負(fù)了龙助,立馬趕了過來把那家人罵了一頓砰奕。
哈哈哈……我媽是不是很“彪悍”?
正是她的“彪悍”,給了年幼的我非常大的安全感军援。
讓我覺得仅淑,什么時候都有媽媽保護(hù)我。
所以胸哥,我的態(tài)度一直是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很正常涯竟,沒必要大動干戈,給孩子自己處理的空間烘嘱。
但如果遇到真正的“熊孩子” 昆禽,我會鼓勵彤寶打回去,也不介意做“潑婦”找他的家長理論蝇庭。
04
上面提到的那兩個同學(xué),并不是真正的壞小孩捡硅,只是或調(diào)皮或脾性厲害了一些哮内。
上了小學(xué)后,我們還分到了一個班壮韭。
而且并沒有成為“仇人”北发,該玩玩該鬧鬧。
但這些小小的“被欺負(fù)”事件留下的陰影并不那么容易揮之而去喷屋。
相對那些新聞中比較大的欺凌案件琳拨,這是最常見、家長最不易察覺的屯曹。
?除了保持和孩子的溝通狱庇,做孩子堅強(qiáng)的后盾,也要教育孩子自己強(qiáng)大一些恶耽。
上小學(xué)后密任,我的成績慢慢好起來,老師也會時不時安個小組長什么的當(dāng)當(dāng)偷俭。
同時浪讳,我的“氣場”比小時候強(qiáng)了,也就沒什么同學(xué)敢“欺負(fù)”我了涌萤。
為什么李玫瑾老師提倡孩子被打時淹遵,要告訴孩子打回去?
一,可以保護(hù)自己负溪;
二透揣,顯示出自己的強(qiáng)大。
越懦弱的孩子越容易被欺凌笙以。
當(dāng)然淌实,李老師也說了,要告訴孩子哪些地方不可以打。
奶奶和姑姑教彤寶“打回去”是有一定道理的拆祈。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恨闪?
這是一個辯證的問題,始終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放坏。
上面也只是目前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咙咽。
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是如何教孩子的呢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