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空閑下來后厕妖,我打開微信讀書APP準備讀書首尼。最近在讀的書是汪曾祺的《人生如戲,我投入的卻是真情》言秸,本來打算利用休息的間隙讀完它软能,因為發(fā)現(xiàn)這本書還挺有趣的。
剛讀時跟著作者的筆看到了不同的花举畸,不同的植物查排,還有貼近生活的場景,讀起來比較興奮抄沮。但是讀著讀著跋核,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讀不下去了。
于是停下來叛买,退出APP砂代,仔細思考了我讀書的態(tài)度。在微信讀書上面開始了不少書聪全,但是讀完的卻沒有幾本泊藕,不是說書不好辅辩,而是自己目的不明確难礼,讀著讀著就發(fā)現(xiàn)沒有意義,于是放棄玫锋。
APP上面有一個功能蛾茉,會看到大家正在讀的是什么書,或者根據(jù)每個人的閱讀習慣推薦不少好書撩鹿。而我有個不好的習慣谦炬,看到別人讀的經(jīng)典書會忍不住收藏,看到推薦的好書也收不住手放進書架。這些書范圍很廣键思,我都認為有一天我會看础爬,對我有用。但是事實卻是吼鳞,每當我打開APP看蚜,翻動書籍時,總是不知道該讀哪本赔桌,看到感興趣的點進去供炎,沒兩天卻又棄它而去。
沒目的的讀書讓我心里很慌張疾党,于是不停地找書來讀音诫,沒有多大收獲,時間卻浪費不少雪位。
2
回顧一下我的讀書經(jīng)歷竭钝,也許因為以前讀的書太少,所以現(xiàn)在想要拼命彌補以前的損失雹洗,什么都想讀蜓氨。
我出生在偏遠的農(nóng)村,家里也沒有讀書人队伟,小學時唯一能接觸到的書就是課本穴吹。不過記得在五年級的時候,不知道誰拿了一本故事會到教室嗜侮,于是我著迷般地迷上了里面的故事港令。經(jīng)常走路都在看,睡前躺被窩里也看锈颗。
初中第一次看的小說是饒雪漫的《左耳》顷霹,那本書是同學去校外租的,一個班里一半以上的女生都看過击吱。
還有一次是去到同學家里淋淀,看到他家有很多書,于是借了一本《世界奇觀消失之謎》覆醇,里面圖文并茂朵纷,但是最終還是沒有看完。
小時候因為家里經(jīng)濟不好永脓,所以不敢提太多需求袍辞,像買書這種“消耗品”更覺得是浪費錢。
高中倒是看了不少《讀者》和《青年文摘》常摧,其中最喜歡的是《青年文摘》搅吁,因為里面有很多故事威创,在高中年代,最喜歡里面的故事了谎懦。
大學雖然有時間讀書肚豺,但是自小沒有讀書習慣,所以每次到圖書館借了書界拦,都是放在書架置之不理详炬,等到快到期了才拿著書去圖書館歸還。
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寞奸,期間有很多時間可以拿來看書呛谜,但是認知不足,環(huán)境氛圍不夠枪萄,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隐岛。
直到17年,才被人倡導人應該不停地讀書瓷翻,不管什么書聚凹,都應該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
于是對書本的渴望度空前高漲齐帚,在網(wǎng)上買了很多實體書妒牙,因為上班時間長,沒太多時間看書对妄,很多書都還沒有拆封湘今。后來又了解到看書的APP,里面書很多剪菱,于是挑花了眼摩瞎,有點像猴子搬玉米,最后什么也沒有得到孝常。
沒有目的的讀書旗们,就是在浪費時間,特別是成年后构灸,會有更多的事需要處理上渴,更沒有太多的時間拿來讀書,所以能夠讀書才顯得彌足珍貴喜颁。
3
在行動營認識一位姐姐稠氮,她很厲害,我很敬重她洛巢,雖從未見過面括袒,但是她學什么就能收獲什么一直是我要學習的。
認識她快兩年了稿茉,發(fā)現(xiàn)她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zhì),如果她想要學什么,那段時間她就會針對想要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刻意練習漓库。比如她想要學習經(jīng)濟恃慧,那段時間她的朋友圈就全是經(jīng)濟知識。這段時間她在學習英語渺蒿,所以她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英語打卡痢士。
想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是我們的時間卻有限茂装,怎樣才能利用有限的時間怠蹂,學習并且掌握一項或者多項技能,最重要就是在特定時間做特定的事少态。
比如這段時間我主要是提高寫作技能城侧,那么我這段時間主要看的應該是和寫作有關(guān)的書籍。
當有了這個認知后彼妻,我發(fā)現(xiàn)我有了一個目標嫌佑,提高寫作,并且閱讀相應的書籍侨歉,就不會出現(xiàn)上面那種這本書看幾頁屋摇,那本書看幾頁的情況。
但是大家會有一個疑問幽邓,很多大師都在說炮温,讀書,不但要專牵舵,要還涉獵廣泛茅特,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讀書的用處。
這話固然不錯棋枕,但是要想清楚白修,平時除了工作就是生活,剩下給我們的閱讀時間可能不太多重斑,想要在時間繁忙中抽出時間提高自己的技能兵睛,就要做到專注。
讀書有目的窥浪,讀書要有專注力祖很,是工作繁忙的年輕人提升技能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