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珍坊。秋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秋意濃正罢,需添衣阵漏。
十月中旬去陽泉參加了一個文學交流活動,順帶著在陽泉進行了山林文旅考察(游山玩水)。
第一站是去冠山書院履怯,顧名思義川无,建在山上的一座古代書院。
前往書院途徑資福寺虑乖,寺前有一棵九百多年的大槐樹,名為金槐晾虑。
這讓我想起家鄉(xiāng)這邊的那棵六百多年的古槐疹味,我們那個古槐已經老的中空。
走進金槐前帜篇,我以為它也會中空糙捺,沒想到生的嚴實,樹身上掉皮裸露的部分也被水泥封住笙隙,以防蟲蛀獸刨洪灯。
走進資福寺,院內還有一棵金柏竟痰,據(jù)說有一千多年签钩,當年書院里的學生下山考試前,想必會前來祈愿坏快,大有金榜題名的意思铅檩。
除此之外,寺內還有一個背陽側躺的和尚因人注目莽鸿。他像是不受游客打擾似的躺在那里昧旨,倘若讓我這樣躺著心里肯定慌的一匹。
出了資福寺祥得,繼續(xù)往山上走兔沃,我們看到一個石磚砌成帶有臺階的小邱,我以為是專門在山上設立的祭祀级及,沒想到是當時書院用來焚化的字紙池乒疏。
到了冠山書院,給我的感覺陰涼创千,狹小擁擠缰雇,并不是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可能夏天在這里學習會更好追驴。
之后去了石評梅祖居和娘子關械哟,都是依山而建,這里的地質結構要比冠山書院那邊穩(wěn)固的多殿雪,冠山書院那里更多的是沙石暇咆,這邊應該是大理石,我并不懂石頭。
總之這邊的綠化和文旅相比我們那里要好爸业。
從陽泉回來之后其骄,連著兩天的陰雨天氣,隨后溫度驟然下降了不少扯旷。
添了厚衣拯爽,我們照常跑步爬山。下個月初會進行體能考核钧忽,再之后會進行負重訓練毯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