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偶遇一群禿鷲在草原上搶食一頭死去的牦牛谦秧,
我們停下車迅速抓拍了這些照片蝎土。
……
1.
2016年5月21日,從青海玉樹趕著去西藏昌都樱报,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顛簸起伏蝙昙。剛到昌都境內(nèi)的時候,隊長忽然停車梧却,并指示往車的右前方山坡上看奇颠,有2只禿鷲在餐食一只牛。在我們下車的時候放航,天空開始有十多只禿鷲陸續(xù)趕來烈拒。這個場景確實難得一見,那些進(jìn)藏多次的人也未必能見到此番場景广鳍。
禿鷲是青藏高原的食腐猛禽, 它在天空用銳利的眼睛可以看到地面的一切, 一旦發(fā)現(xiàn)能夠食用的食物就俯沖下來立即食用荆几。先到者為主, 后到者為客。
起初只有一兩只禿鷲發(fā)現(xiàn)目標(biāo), 隨后出現(xiàn)一群禿鷲飛來, 相互爭搶的場面一幕接著一幕赊时。開始我們還不敢靠近吨铸,只在遠(yuǎn)距離的地方拍攝,因為擔(dān)心禿鷲飛過來啄我們祖秒。后來發(fā)現(xiàn)禿鷲根本不會靠近我們焊傅,只一心一意的享用著它們的美味。半個多小時后, 牛的頭顱還完整的存在狈涮,身上只剩下血粼粼的骨架子了。
據(jù)周邊的小姑娘和我們說:這頭牛是前一天在山頭摔死的鸭栖,然后第二天藏民們就把牛丟在草原里歌馍,回饋給大自然。這種弱肉強(qiáng)食的自然生物鏈再一次被證實了晕鹊。
2.
禿鷲是一種什么樣的大鳥呢松却?它們是猛禽中的”巨人“。禿鷲身材高大溅话,它張開兩只翅膀后整個身體大約有2 米多長晓锻,0.6 米寬。這種鳥力大無窮飞几,使勁扇動翅膀起飛時砚哆,能在地面上刮起一股不小的旋風(fēng)。禿鷲有個難聽的別名屑墨,叫“狗頭鷲”躁锁,也有人叫它“坐山雕”(神雕俠侶里面跟著楊過身后的也是雕)。這種猛禽容貌丑陋卵史,小小的圓頭上战转,有一雙陰森森的大眼睛,巨大的嘴巴像大鐵鉤以躯,脖子和頭上光禿禿的槐秧,使人望而生畏。在世界上,西到地中海刁标,東到亞洲東部颠通,都有禿鷲分布,它們也在我國天山命雀、阿爾泰山蒜哀、喜馬拉雅山一帶活動。
3.
禿鷲常常站在懸崖峭壁或山峰突出的巖石上眺望吏砂,并不斷發(fā)出“咕喔”的叫聲撵儿。它喜歡吃牛、馬狐血、羊等大牲畜和人的尸體淀歇。由于食尸的需要,它那帶鉤的嘴變得十分厲害匈织,可以輕而易舉地啄破和撕開堅韌的牛皮浪默,拖出沉重的內(nèi)臟,裸露的頭能非常方便地伸進(jìn)尸體的腹腔缀匕。禿俊脖子的基部長了一圈比較長的羽毛纳决,它像人的餐巾一樣,可以防止食尸時弄臟身上的羽毛乡小。
為什么它們不會被病菌感染呢阔加?原因十分簡單:禿鷲的體內(nèi)能產(chǎn)生一些抗生素,使病菌無法發(fā)揮作用满钟。于是胜榔,這種猛禽便成了大自然的“清潔工”。
4.
禿鷲不像其他鷹類湃番,它從不吃活物夭织,只吃死物。不管吞食了什么食物吠撮,禿鷲它都不會留一星半跡殘渣在地面上尊惰。它屙屎溺尿都在高高的天空,在數(shù)千米以上的海拔高度泥兰,在翱翔之中择浊。高原強(qiáng)勁的氣流把它排泄的雜物風(fēng)化得無影無蹤,干干凈凈逾条,不讓一星渣子撒落地面琢岩。人們從來沒有看見過禿鷲的尸體,即使它自己死亡之時师脂,也要騰空萬里担孔,拼命往高空飛去江锨,一直朝著太陽的上方飛去,直到太陽和氣流把它的軀體消溶一盡糕篇,不留一點痕跡在世間啄育,這使禿鷲本身具有了神奇魅力,蒙上了神秘色彩拌消。這一現(xiàn)象符合佛家的生死觀挑豌。
這又是藏族人敬仰它,在天葬時選擇它的原故墩崩。一個人死后被背上天葬臺氓英,把身體的全部奉獻(xiàn)給大自然中的鷹鷲才算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歷程。這在我們看來多少有些“殘酷”,但藏族人看來鹦筹,土葬時把人的尸體埋于地下铝阐,任其一點一點腐爛,那不是更殘酷嗎铐拐?其次徘键,按照佛教教義:人死之后靈魂離開肉體進(jìn)入新的輪回,尸體就成了無用的皮囊遍蟋,死后將尸體喂禿鷲吹害,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