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治通鑒》得有兩三個月了吧韧献,斷斷續(xù)續(xù)末患,每天地鐵上讀一點,囫圇吞棗锤窑,頗多不求甚解璧针,也沒有刻意去記,都讀到第三本漢元帝了記得的東西還不如幾集《百家講壇》來得的多渊啰,慚愧得緊探橱,以后還是簡單的寫點感想出來,以后全忘了時還能過來查到這些點滴绘证。
歷史真是個有意思的東西隧膏,有些事體現(xiàn)出來的哲理深刻得讓人深省,也有些事愚蠢得讓人抓狂嚷那。
一胞枕、燕王屬國子之
蘇秦既死,秦弟代魏宽、厲亦以游說顯于諸侯腐泻。燕相子之與蘇代婚,欲得燕權(quán)队询。蘇代使于齊而還派桩,燕王噲問曰:“齊王其霸乎?”對曰:“不能娘摔≌梗”王曰:“何故唤反?”對曰:“不信其臣凳寺。”于是燕王專任子之彤侍。鹿毛壽謂燕王曰:“人之謂堯賢者肠缨,以其能讓天下也。今王以國讓子之盏阶,是王與堯同名也晒奕。”燕王因?qū)賴谧又澹又笾啬曰邸;蛟唬骸坝硭]益而以啟人為吏砰盐,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闷袒,傳之于益。啟與交黨攻益岩梳,奪之囊骤,天下謂禹名傳天下于益而實令啟自取之晃择。今王言屬國于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也物」溃”王因收印綬,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滑蚯。子之南面行王事浪蹂,而噲老,不聽政膘魄,顧為臣乌逐,國事皆決于子之。
古往今來的權(quán)臣创葡,要想之手遮天浙踢,無一不經(jīng)過無數(shù)的腥風(fēng)血雨,機關(guān)算盡灿渴,一將功成萬骨枯洛波,但子之權(quán)傾燕國,看起來卻是如此的輕松骚露,蘇代一句齊王不信其臣就讓燕王專任子之蹬挤,更牛掰的是鹿毛壽居然以“王與堯同名”就能忽悠燕王域國屬子之,國事皆決于子之棘幸。子之得權(quán)之易焰扳,罕見!燕王智商之低误续,也罕見吨悍。
二、白馬之辯
夫辯者蹋嵌,別殊類使不相害育瓜,序異端使不相亂。抒意通指栽烂,明其所謂躏仇,使人與知焉,不務(wù)相迷也腺办。故勝者不失其所守焰手,不勝者得其所求。若是怀喉,故辯可為也书妻。及至煩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惇磺送,巧譬以相移驻子,引人使不得及其意灿意,如此害大道。
這一段給我感觸很深崇呵,每天都見到各種辯論缤剧,但多數(shù)都有頭無尾,多以謾罵鄙視告終域慷,究其所源荒辕,無外乎就是辯論雙方忘記了辯論的初心,以勝負做為了唯一的目標犹褒。勝者不失其所守抵窒,不勝者得其所求。如今很少見了叠骑。
三李皇、聰明戒太察,仁溫戒無斷
蓋聰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宙枷,寡聞少見者戒于壅蔽掉房,勇猛剛強者戒于太暴,仁愛溫良者戒于無斷慰丛,湛靜安舒者戒于后時卓囚,廣心浩大者戒于遺忘。
印象最深的是“仁愛溫良者戒于無斷”诅病,好多時候我們都習(xí)慣于當老好人哪亿,避免沖突,易于妥協(xié)贤笆,在公司蝇棉,在朋友圈口碑都很好,但每臨大事需決斷時猶猶豫豫苏潜,瞻前顧后银萍。
好的東西很多变勇,但不知道我是記憶力衰減了恤左,還是疏于文筆不知如何下筆,先簡單寫這么點搀绣,希望以后可以寫更多飞袋,寫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