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案例1
上大學的時候用半年準備時間取得日語能力測試N1證書、英語四級證書、日語專業(yè)八級證書速侈。
結果—僅取得后兩證薄扁,N1成績差了4分剪返。
回顧:
*是積極正向的
*不在自己可控范圍內(主要是時間還是太緊張)
不完全符合SMARRT、平衡(不太符合相關*性邓梅,雖然都是外語脱盲,但一個日語,一個英語日缨,再加上N1本身有點難度宾毒,算是挑戰(zhàn))
失敗案例2
加入合伙人(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起在行業(yè)培訓中搶占一席之地。
結果—身心俱疲诈铛。
回顧:
*積極正向的
*不在自己可控范圍內(一切都是合伙人說了算乙各,變數(shù)太大,目標也不一致)
*不符合SMARRT(沒有具體的KPI幢竹;沒有明確上下班耳峦、休假時間;和職業(yè)發(fā)展定位的那個愿景沒有直接關聯(lián)性)
*不平衡
成功案例1
2017年11月底找到一份全職講師工作目的:用3個月的時間盡可能用多的機會去上課焕毫,每個課程至少2次蹲坷,通過那個工作打磨自己的課程至可變現(xiàn)的程度(DISC和思維導圖)。
結果—3個月后兩次課程賺回了DISC學費邑飒。
回顧:
*是正向積極的
*在自己可控范圍內(多給員工上課不加課酬的老師哪個領導不喜歡不支持循签,而且內容又有意思,體驗感好員工也喜歡)
*符合SMARRT
*平衡(與整體生活和未來發(fā)展路徑平衡)
成功案例2
上大學的時候用四個月準備時間取得日語能力測試N2證書疙咸。
結果—成功考取了證書县匠。
回顧:
*是積極正向的
*在自己可控范圍內(復習時間和計劃可自行安排,符合自己當下的學習水平)
*符合SMARRT
*平衡的
反思:
成果框架是個很好的標準撒轮,直接決定了目標是否可以落地乞旦。縱觀這四個目標题山,都是自己的經(jīng)驗兰粉,對比下來更有體會。所以搞得目標顶瞳,一定是要符合成果框架的玖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