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元旦,過的很平凡号显,在公司加班臭猜,在家里休息。想起了很多2017年欠下的工作押蚤,拖了很久都沒有完成。欠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2017年元旦開始的羹应,17年的元旦是在乳源云門寺度過的揽碘,3天的寺廟生活過的很有收獲,回來后就想把感想寫下來。卻從年頭到年尾雳刺,整整拖了一年劫灶。
回到一年前,元旦三天假期和幾位朋友約好去云門寺參加打七掖桦。這已經是第二次去打七了本昏,第一次是在2016年的元旦,我清晰的記得枪汪,去乳源的那天涌穆,路上下著雨,車很少雀久,到了山區(qū)宿稀,路上只有我一臺車,一個人赖捌,孤零零的開著祝沸,山中云霧繚繞,遠方看不清楚越庇,正如我的心境罩锐,復雜、凌亂卤唉、看不清楚涩惑,也不知道接下來的七天會是什么情況。
這次去天氣很好搬味,陽光明媚境氢,路上有幾位朋友相伴,有說有笑碰纬,對未來三天充滿期待萍聊。第二次已經輕車熟路了,很快就到了禪堂悦析,開始打坐寿桨。
禪七是禪宗古老的修行方式,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强戴,每逢冬日農事已了亭螟,更無其它雜務,便舉行克期取證的修行骑歹,以每七日為一期预烙,叫做打禪七。云門寺的禪七延續(xù)了千年的傳統(tǒng)道媚,法師眾多扁掸,氣場強大翘县。
禪七在佛學院的禪堂內進行,禪堂南向開門谴分,門外有一天臺锈麸。從天臺望去,近處是一片稻田牺蹄,是寺廟僧人們修農禪的忘伞,遠處三面環(huán)山,云霧在山間盤旋沙兰,早上可以看到東邊的日出氓奈,傍晚可以看到夕陽從西邊落下,夜晚可以看到山上寶塔上的點點燈光僧凰。
風景雖美探颈,然而修行的過程中功夫要做的細密,除了上廁所训措、睡覺伪节、吃飯都是要待在禪堂里的,不可以在天臺閑聊绩鸣、觀光怀大。
禪堂內很寬闊,寬大約20米呀闻,長大約50米化借,高約18米,中間有一尊坐佛捡多,面南而坐蓖康,正對著大門。禪堂內擺放著很多羅漢床垒手,每張羅漢床大約一米寬蒜焊,三米長,上面擺放三個一米見方的墊子科贬,墊子上有一條毯子泳梆,還有一個大約5厘米高、10厘米寬榜掌、30厘米長的小坐墊优妙。這一米見方的地方就是打坐的主要地方了迂尝。
面對佛像浦夷,沿著南面的墻依次擺著羅漢床蹄殃,那是班首師父和維那師的座位攒菠。沿著東西兩側的墻,也依次擺著羅漢床誓篱,寺里的師父們坐在這里矢空。在佛像的身后更米,禪堂的北側朴恳,擺著五排羅漢床抄罕,在家修行的居士們就坐在這里。四面的羅漢床和中間的佛像圍著一個空闊的空間于颖,這是用來開示和行香等集體活動用的呆贿。
禪堂四周的窗戶都有著厚厚的窗簾,即便是在白天森渐,窗簾放下做入,開始打坐的時候,室內的光線是非惩拢昏暗的竟块,白天和晚上差不多。當坐在羅漢床上耐齐,看著佛像浪秘,時空仿佛靜止一般,不知道身在何處埠况,不知道是何時耸携,不知道外部有何事,唯有一顆心在蠢蠢欲動辕翰。
禪七的修行是很純粹的夺衍,早上4點20開始,到晚上12點結束喜命,午飯和晚飯之后有短暫的休息時間沟沙,每天大約只能休息5個小時。中間主要的活動是坐香壁榕,行香矛紫,聽師父開示。每天從早到晚护桦,修行很辛苦含衔,中間也會安排一些補充,有喝茶二庵、點心贪染、包子、面條催享,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供應杭隙。
這中間的種種安排都是極其合理而又極簡。冬天早上天很冷因妙,在開始早課香之前要喝姜茶痰憎。上百人在禪堂里如何喝茶呢票髓?
聽到鐘板的聲音后,所有的人都就近找個座位依次坐下铣耘。在禪堂里洽沟,鐘板和香板就是指揮系統(tǒng)。坐下之后蜗细,就有小師父拎著籃子來給大家發(fā)杯子裆操,然后有人來發(fā)姜片,最后有師父過來倒茶水炉媒。
師父按順序發(fā)放踪区、倒水,接杯子吊骤、接水缎岗、喝水的手勢都是有講究的,一是為了方便白粉,比如小師父從右邊來传泊,就要伸出右手,方便發(fā)放和倒水蜗元,二是為了儀態(tài)或渤。
喝完茶,把茶杯放到地面上離腳一步遠的地方奕扣,師父會過來按順序收走茶杯薪鹦,然后有人過來拖地。整個過程惯豆,不需要大家走動池磁,發(fā)杯子、姜片楷兽、倒水地熄、收杯子、拖地芯杀,各司其職端考,依次執(zhí)行,每個人做事的時候按路行順序行走一遍就可以完成揭厚。
整個喝茶的過程非常安靜却特,沒有什么聲音,很快筛圆,但是并不覺得急迫裂明,很有節(jié)奏感。沒有多余的動作太援,沒有多余的言語闽晦,也沒有多余的行走路線扳碍。
吃面條和甜品,是打坐結束的時候仙蛉,坐在自己的羅漢床上進行的笋敞,坐墊下面有一塊木板,寬不到10厘米捅儒,長約30厘米液样。使用的時候,一部分壓在坐墊下巧还,其余部分露出,小師父們會把碗放到木板上坊秸,添面條麸祷、甜品都是在木板上,其它過程和喝茶很類似褒搔。使用完畢后阶牍,再把木板收回坐墊下面即可。
吃正餐的時候星瘾,會排著隊從禪堂出來走孽,來到齋堂,依次坐下琳状,也有師父們依次過來添各種主食和素材磕瓷。
住在寺廟的客堂里,6人一間的房間念逞,每個人一張床困食,外面公共的廁所和洗手池,離禪堂很近翎承,走路3分鐘硕盹。
衣食住行都很簡單,什么都不用費心叨咖。那么從早到晚忙什么呢瘩例?禪宗的師父們在參話頭,這需要很高的修行甸各。我只希望能有機緣在這個場中修心垛贤。
第二次來,打坐的時候腿沒有那么疼了痴晦。念頭又開始飛起來了南吮,我們在參什么呢?人生誊酌、宇宙部凑、佛經中描述的各種境界和世界露乏,那都是我們不知道的,而且不是和現(xiàn)在認知所在的一個層面的涂邀。那該怎么去參呢瘟仿?怎么去理解這個任務呢?
這豈不是很像一個進程要去理解操作系統(tǒng)比勉?
一個進程怎么意識到有操作系統(tǒng)這個東西呢劳较?
他有什么辦法去了解操作系統(tǒng)呢?
它怎么驗證自己的認知呢浩聋?
哪些是他能體驗的观蜗,哪些是他可以學習的?
他又怎么知道其他進程告訴他的是否靠譜衣洁?
有些服務進程天生就離操作系統(tǒng)更近一些墓捻,那些普通的進程呢?
念頭一個接著一個坊夫,監(jiān)香師父的腳步近了砖第,收了收神,心想环凿,我是來想這么多的么梧兼?我就是平時想太多,才希望來廟里打坐靜心的智听。
從廣州到乳源羽杰,難得的機緣到禪堂,禪堂里沒有聲音瞭稼,沒有物品忽洛,只是臨時一個坐墊,吃飯环肘、睡覺欲虚、喝水都是臨時過客,到這里就是為著這什么都沒有的環(huán)境悔雹。這什么都沒有就是要得到的東西复哆,而且他是這么的珍貴,只有在這個特殊的場合才能得到腌零。
平時得到這梯找,得到那,卻失去了這什么都沒有的空益涧。無就是有锈锤,有就是無。一件事既有得,也有失久免,我們往往只看到一面浅辙。其實再想一下,事情就是事情阎姥,無得也無失记舆,我們看他得就是得,看他失就是失呼巴。
回來后在朋友圈寫了這段體會泽腮。
得到處得到,得不到處得到衣赶。得到處失去诊赊,得不到處失去。得就是得屑埋,得就是失豪筝。失就是失,失就是得摘能。得不是得,失不是失敲街。失即是空团搞,空即是失。得亦如此多艇。人生本無得失逻恐,只有一件件事,想的人多了峻黍,就有了得失复隆。有了得失,不見了事情本來面目姆涩,多彩的世界變成了黑白的二值世界挽拂。
看到前面師兄端坐,分毫不動骨饿,心下慚愧亏栈。默念心經,心慢慢平靜宏赘。后兩日绒北,坐香、行香察署,都只有眼前袍子闷游,很少各種想法。
三日很快結束,心情愉快脐往,神清氣爽休吠,卻無第一次打七種種思考和收獲,想說什么卻又說不出什么钙勃。
國慶期間又去廟里小住幾日蛛碌,聽師父們各種教誨,收益頗多辖源,師父們說什么蔚携,卻不大記得。只記得克饶,有一天晚上酝蜒,喝茶的時候,煮水的聲音聽的特別清楚矾湃,一個一個氣泡生成亡脑、上升、破裂邀跃,清晰可辨霉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