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會整理,而是不想整理缆蝉。這句話一直是我應對媽媽嘮叨的慣用回答。但是在看了《整理魔法》這本書之后瘦真,我漸漸體會到刊头,整理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甚至是一種折射人性的科學诸尽,遠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簡單容易原杂。
作者近藤麻理惠從五歲開始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時間用于“整理”這項事業(yè)中,并將“整理”升華成了一種學問您机,在書中穿肄,從心理調(diào)試到實際操作,都有十分詳盡的闡述际看,而我將自己讀書后的感受和收獲進行了“整理”咸产,與大家分享:
(一)一切物品皆有靈魂
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diào)“怦然心動”的感覺,整理房間的過程其實就是與物品對話的過程仲闽。比如說到疊衣服脑溢,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一個“黃金點”,找到了這個點赖欣,不僅自己會感覺很舒服屑彻,衣服也會呈現(xiàn)最佳狀態(tài),像是在說“對了對了畏鼓,我就是想被這樣疊起來”酱酬。
還有一點感覺很有意思壶谒,自己平時習慣把襪子翻起來包成一個球云矫,“咕嚕咕嚕”放在盒子里汗菜,但是麻理惠認為這樣讓襪子承受了太多的張力让禀,讓襪子得不到“放松”挑社。我讀到這段之后馬上去看了看我的“襪子球”們,果然感覺它們像一直在做拉力器巡揍,渾身緊繃痛阻,于是我趕緊為它們“松綁”,按照書中的方式將它們規(guī)規(guī)矩矩疊成了小長方形腮敌,讓它們躺在盒子里睡個好覺阱当。
一切物品皆有靈魂,它們?yōu)槲覀兊纳钐峁┍憷庸ぃ敲次覀円矐o它們應有的尊重弊添。只有這樣,在整理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懷著一顆像在探訪老友一樣感恩的心捌木,而不會感覺是在被動做一件費時費力的瑣事油坝。
(二)學會與曾經(jīng)愛過的“它”好好說再見
“斷舍離”是一種魄力。
正如前文所說刨裆,每件物品都是一個靈魂澈圈,所以也都會有壽終正寢的一天。我們之所以怎么整理都收效甚微帆啃,正是由于難以割舍對物品的情感瞬女,通俗一點就是,“總覺得還會有用”努潘。我們習慣把穿舊了的T恤收藏起來“今后當家居服”拆魏,習慣收集各種盒子“可以用來當收納箱”,到最后發(fā)現(xiàn)慈俯,根本沒有實現(xiàn)原來的愿望渤刃,而結(jié)果只是屋子各個角落都被堆滿這些“時光的印記”。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贴膘。收藏并不是個壞習慣卖子,但是要保證是自己真心希望它留下并且會有應用價值的。衣服刑峡、物品和人一樣洋闽,我們對它心存感恩,但是如果不愛它了或者找不到從前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了突梦,那么好好說再見是一個讓彼此解脫的最佳選擇诫舅。
(三)讓恢復原狀成為習慣
想想也是,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用完的東西及時歸還原位宫患,那么我們根本用不著整理刊懈,或者說一個月整理一回就足夠了。書中一句話講的簡單透徹“整理必須有一個終點。當你擁有的所有物品都有了固定的位置時虚汛,你就到了整理的終點”匾浪。
平時Shopping完總是把購物袋一扔,瘋狂拆封卷哩,之后就又將新成員草草納進家門蛋辈,根本沒給人家安排一個固定的位置,再加上難以斷舍離将谊,我們的生活常常陷入“只進不出”的尷尬境地冷溶。因此,要不斷強化自己的“歸位”意識尊浓,這樣一來挂洛,我們時時刻刻不自覺之間就在進行著整理,只不過這種行為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讓我們體會不出疲憊和煩躁眠砾。
(四)營造整潔生活需要動腦
仔細體會書中介紹的各種整理虏劲、收納方法就會發(fā)現(xiàn),這項工程絕不僅僅是體力活兒褒颈,更是一項腦力勞動柒巫。比如怎樣疊衣服才能既省空間又讓衣服得以“呼吸”,怎樣收納隨身物品才能既美觀又集中不致遺忘谷丸。這些小技巧都是麻理惠的生活智慧堡掏,我們可以照搬,但是更可以自己開動腦筋創(chuàng)造刨疼。
這本書的價值在于讓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生活中一些理念上的誤區(qū)泉唁,從心理上接受并重視“整理”這項工作,認識到其價值所在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興趣揩慕、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亭畜。
握在手中的鼠標,敲擊了無數(shù)次的鍵盤迎卤,承擔著自己體重的椅子……每樣東西都有一個獨立的靈魂拴鸵,善待它們,尊重它們蜗搔,“整理”就會變成一次神圣的修行劲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