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韓柳歐蘇甫男,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頗牧验烧,乃武將之多奇①板驳。
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②,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碍拆。
孫臏吳起若治,將略堪夸;穰苴尉繚感混,兵機莫測③端幼。
姜太公有《六韜》,黃石公有《三略》④弧满。
韓信將兵婆跑,多多益善;毛遂譏眾庭呜,碌碌無奇⑤滑进。
大將曰干城,武士曰武弁⑥募谎。
都督稱為大鎮(zhèn)國扶关,總兵稱為大總戎。
都閫⑦即是都司近哟,參戎即是參將驮审。
千戶有戶侯之仰,百戶有百宰之稱。
以車為戶曰轅門疯淫,顯揭戰(zhàn)功曰露布⑧地来。
下殺上,謂之弒熙掺;上伐下未斑,謂之征。
交鋒為對壘币绩,求和曰求成蜡秽。
戰(zhàn)勝而回,謂之凱旋缆镣;戰(zhàn)敗而走芽突,謂之奔北。
為君泄恨董瞻,曰敵愾寞蚌;為國救難,曰勤王钠糊。
膽破心寒挟秤,比敵人懾服之狀;風聲鶴唳⑨抄伍,驚士卒敗北之魂艘刚。
漢馮異當論功,獨立大樹下截珍,不夸己績攀甚;漢文帝嘗勞軍,親幸細柳營岗喉,按轡徐行⑩云稚。
苻堅自夸將廣,投鞭可以斷流沈堡;毛遂自薦才奇静陈,處囊便當脫穎。
羞與噲等伍诞丽,韓信降作淮陰鲸拥;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僧免。
韓信受胯下之辱刑赶,張良有進履之謙。
衛(wèi)青為牧豬之奴懂衩,樊噲為屠狗之輩撞叨。
求士莫求全金踪,毋以二卵棄干城之將;用人如用木牵敷,毋以寸朽棄連抱之材胡岔。
總之,君子之身枷餐,可大可邪腥场;丈夫之志毛肋,能屈能伸怨咪。自古英雄,難以枚舉润匙;欲詳將略诗眨,須讀《武經》。
【注釋】
①韓柳歐蘇:指唐代文學家韓愈孕讳、柳宗元辽话,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蘇軾卫病。起翦頗牧:指戰(zhàn)國時秦國大將白起、王翦典徘,趙國大將廉頗蟀苛、李牧。
②胸中具數萬甲兵:北宋名臣范仲淹能文能武逮诲,在鎮(zhèn)守延州抗拒西夏時帜平,被西夏人稱為“腹中自有數萬甲兵”。
③孫臏:戰(zhàn)國時齊國軍事家梅鹦,著《孫臏兵法》裆甩。吳起:戰(zhàn)國時魏國軍事家,善于帶兵齐唆,著有《吳子兵法》嗤栓。穰苴:戰(zhàn)國時齊國軍事家,著有《司馬法》箍邮。尉繚:戰(zhàn)國時魏國軍事家茉帅,著有《尉繚子》。
④《六韜》:中國古代著名兵書锭弊,又稱《太公六韜》堪澎、《太公兵法》,傳說為周朝姜尚所著味滞,但一般認為是后人托姜尚之名所著樱蛤,作者已不可考钮呀,大約書成于戰(zhàn)國時代∽蚍玻《三略》:中國古代著名兵書爽醋,《武經七書》之一,又稱《黃石公記》土匀、《黃石公三略》子房。所謂《三略》,意為上就轧、中证杭、下三卷韜略,共三千八百余字妒御。相傳其源出于太公姜尚解愤,經黃石公推演授予張良,故舊題黃石公撰乎莉;《隋書·經籍志》稱“下邳神人撰”送讲,均不可考,約為秦漢時無名氏作品惋啃。
⑤韓信將兵:漢高祖劉邦曾與韓信談論帶兵打仗之事哼鬓,韓信說劉邦最多能帶十萬兵,而自己帶兵則是多多益善边灭。毛遂譏眾:秦國攻趙异希,毛遂自薦隨趙平原君去楚國搬救兵,游說楚王時绒瘦,毛遂按劍上前称簿,說服楚王出兵。事后惰帽,毛遂譏平原君其他隨從為碌碌無為之輩憨降。
⑥干城:干指盾牌,城指城墻该酗,都是用來抵御外敵的授药,因此用做大將的代稱。武弁:武士戴的頭巾呜魄,也代指武士烁焙。
⑦都閫:都司的俗稱。明代都指揮使司為一省掌兵的最高機構耕赘,簡稱都司骄蝇。
⑧轅門:用車轅圍出的營門。古代君王在外扎營時操骡,用兩車車轅相對作門九火,因此稱轅門赚窃。露布:北朝魏時,檄文和捷報都寫在布上岔激,不用封口勒极,因此露布又為檄文、捷報的代稱虑鼎。
⑨風聲鶴唳:前秦苻堅率兵進攻東晉辱匿,大敗而逃,潰退中聽到“風聲鶴唳”炫彩,都以為是追兵趕來了匾七。
⑩馮異: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大將。每當其他大將坐在一起評論功勞時江兢,馮異就退避一旁昨忆,立在大樹下,因此被人稱為大樹將軍杉允。細柳營:漢文帝時邑贴,劉禮駐守灞上,徐厲駐守棘門叔磷,周亞夫駐守細柳拢驾。文帝去各軍慰勞,到灞上和棘門軍營改基,都可直馳而入繁疤,但去細柳軍營,守營兵士卻不讓他入內寥裂。兵士通報周亞夫之后,放文帝一行進營案疲,并叮囑他們不可在軍營中駕馬快跑封恰,于是文帝只好按轡徐行。周亞夫軍紀嚴明褐啡,防守謹慎诺舔,文帝稱其為“真將軍”,灞上备畦、棘門軍不過是兒戲低飒。見《漢書·周亞夫傳》。后以“細柳營”稱譽紀律嚴明的軍營懂盐。
苻堅自夸:前秦苻堅出兵東晉前褥赊,號稱自己兵力有百萬之眾,投鞭于江莉恼,足以斷流拌喉。結果為東晉所敗速那。脫穎:趙平原君要帶二十人去楚國當說客,找了十九人尿背,還差一人端仰,于是毛遂自薦,平原君說:“賢士處世田藐,就像是錐子放在布袋中荔烧,末尖馬上可以看見,而先生在我這里三年汽久,還沒有聽說你做了什么事情鹤竭。”毛遂說:“那現在請讓臣處于布袋中吧回窘。如果早讓臣處于布袋中诺擅,早就脫穎而出了》戎保”穎烁涌,本義指禾穗的末尖,這里指錐子的末尖酒觅。?
羞與噲等伍:漢朝建立后撮执,韓信被封為楚王。劉邦忌憚其勢盛舷丹,找借口降其為淮陰侯抒钱。一次韓信到樊噲那里昼丑,樊噲自稱臣子水慨,并用王的禮節(jié)迎送他。韓信出門斋射,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無面見江東:項羽曾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作戰(zhàn)症概,后來兵敗烏江蕾额,烏江亭長請他渡江,項羽不肯彼城,說無顏面見江東父老诅蝶,于是拔劍自刎。
胯下之辱:韓信少年時喜歡佩劍募壕,淮陰有個年輕的無賴屠夫當眾侮辱他說:“信能死调炬,刺我;不能死舱馅,出我胯下缰泡。”韓信看了他很久代嗤,就從胯下鉆過匀谣,眾人都笑韓信怯懦照棋。進履:張良行刺秦始皇不成,逃亡下邳武翎。一日在橋上遇到一位老人烈炭,他走到張良面前,故意將鞋扔到橋下去宝恶,讓張良去撿符隙。張良感到驚愕,強忍怒氣垫毙,把鞋撿上來霹疫,跪著送到老人跟前。老頭把腳伸出來综芥,讓張良幫他穿上鞋丽蝎,張良照做,老人說:“孺子可教矣!”于是授《太公兵法》與張良膀藐,使其輔佐劉邦屠阻,滅秦建漢,成就大業(yè)额各。
求士莫求全:戰(zhàn)國時国觉,子思曾向衛(wèi)侯推薦茍變?yōu)閷ⅲf他可以指揮五百輛戰(zhàn)車虾啦。衛(wèi)侯認為茍變?yōu)槔魰r曾吃過百姓兩枚雞蛋麻诀,不可重用。子思就說:“圣人官人傲醉,如大匠之用木蝇闭,取所長,棄其短硬毕。君以二卵棄干城之將乎?”衛(wèi)侯聽取了子思的意思呻引,任茍變?yōu)閷ⅰ?/p>
《武經》:即《武經七書》,北宋朝廷官方頒行的兵法叢書昭殉,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苞七。它由《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wèi)公問對》七部著名兵書匯編而成藐守。
【譯文】
韓愈挪丢、柳宗元、歐陽修卢厂、蘇軾是文人中最著名的人乾蓬,白起、王翦慎恒、廉頗任内、李牧是武將中的多奇智的人撵渡。
范仲淹能文能武,胸中有數萬甲兵死嗦;項羽渡江作戰(zhàn)時趋距,帶過來八千江東子弟。孫臏和吳起越除,用兵的謀略值得人們夸贊节腐;穰苴和尉繚,用兵的計謀敵人難以猜測摘盆。
姜太公曾經寫過《六韜》翼雀,黃石公曾經寫過《三略》。韓信領兵打仗孩擂,兵越多越好狼渊,沒有限制;毛遂助平原君說服楚王后类垦,諷刺同去的其他人碌碌無奇狈邑。
大將保衛(wèi)國家叫“干城”,武士頭戴武冠护锤,稱作“武弁”官地。都督又可以稱作“大鎮(zhèn)國”,總兵又可以稱作“大總戎”烙懦∏耄“都閫”即是都司的別稱,“參戎”即是參將的別稱氯析。統(tǒng)領千戶的將領叫做“戶侯”亏较,統(tǒng)領百戶的長官叫做“百宰”。用相向的車轅交接成半圓形的門稱作“轅門”掩缓,展示戰(zhàn)功的捷報稱作“露布”雪情。臣下刺殺君王,就叫做“弒”你辣;君王討伐臣下巡通,就叫做“征”。交鋒又叫“對壘”舍哄,求和又叫“求成”宴凉。
打了勝仗歸來,就叫“凱旋”表悬;打了敗仗逃走弥锄,就叫“奔北”。替君王抵抗所憤恨的敵人,叫“敵愾”籽暇;救社稷于危難之中温治,叫“勤王”〗溆疲“膽破心寒”熬荆,是形容敵人驚恐畏懼的樣子;“風聲鶴唳”绸狐,是形容士卒潰敗逃跑時疑神疑鬼的樣子惶看。
東漢的馮異在別的將領論功時,總是獨自站在大樹下六孵,不夸耀自己的戰(zhàn)績纬黎;漢文帝親自去慰勞軍兵時,細柳營軍紀嚴明劫窒,他只好牽著馬的韁繩慢慢前行本今。苻堅自夸兵多將廣,把馬鞭投入長江就可以讓江水斷流主巍;毛遂推薦自己有過人的才能冠息,像錐子一樣處在布袋中,錐尖一定會露出來孕索。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以后逛艰,對與樊噲等人為伍感到羞恥;項羽兵敗之后搞旭,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散怖,所以不肯渡過烏江。
韓信曾經受過胯下之辱肄渗,張良曾經謙恭有禮地給黃石公拾起鞋子并幫他穿上镇眷。衛(wèi)青曾經做過牧豬的奴隸,樊噲曾經以屠狗為業(yè)翎嫡。
君王選拔人才不要太苛求欠动,不要因為兩個雞蛋的小事而放棄能護衛(wèi)國家的大將;君王任用人才要像木匠使用木頭一樣惑申,不要因為一丁點的腐爛就放棄棟梁之材具伍。
總之,一個人想做君子的話圈驼,要能做大事人芽,也能做小事;一個人想做大丈夫的話碗脊,一定要做到能屈能伸啼肩。自古以來的英雄才俊真是數不勝數,要想詳細知道作戰(zhàn)的謀略衙伶,必須熟讀《武經七書》祈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