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全稱“憤怒青年”颜屠,廣義上指懷有對某些社會現(xiàn)象和經(jīng)濟辰妙、政治、教育等制度不滿情緒的憤怒青年甫窟,簡稱憤青密浑。憤青最主要的共同點就是態(tài)度偏激,通常是15-30歲左右的人粗井,年輕人居多尔破。
這是百度百科對憤青的定義。社會上多的是這類的憤青浇衬,往往游手好閑懒构,自己沒什么本事,卻對社會一大堆的不滿耘擂。
隨著出家年歲的增加胆剧,接觸的佛門人士增多,我發(fā)現(xiàn):佛門里面也有不少這類的“憤青”醉冤。尤其是初接觸佛教的人士赞赖。
這個寺廟不好滚朵,那個寺院不行,這位師父不如法前域,那位師父不修行······
好了辕近,既然他能發(fā)現(xiàn)這么多佛門中的缺點,那他肯定很行吧匿垄。問他:三寶是什么移宅?不知道!皈依是什么椿疗?不知道漏峰!修什么法門?不知道届榄!一問十不知浅乔。
那么這位十不知先生,怎么就知道那么多佛門的“不如法”呢铝条?原來是他看到了寺院里面有功德箱靖苇,佛事還有收入,就奇怪寺院怎么還要錢班缰?還有一次看到男眾師父跟女居士在齋堂里說話贤壁,就納悶和尚跟女的怎么還能說話?
我跟他解釋了:寺院要生存埠忘,要運轉(zhuǎn)脾拆,那么多人吃飯,日常用度莹妒,每天的支出肯定會很多名船,除了一些佛事收入,放幾個功德箱便于信眾的捐獻供養(yǎng)旨怠,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渠驼?男眾師父跟女居士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又有什么可以懷疑的呢运吓?你怎么就知道人家說的是不如法的事呢?
還有一次疯趟,一位所謂的學佛者跟我抱怨:學佛人自己在家學就好了拘哨,根本就不需要寺院,建那些寺院干嘛呢信峻?
我說:佛法的住持跟傳承需要依賴出家?guī)煾妇肭啵略菏浅黾規(guī)煾缸〕指鷤鞒蟹鸱ǖ闹匾d體。沒有寺院盹舞,出家人住哪里呢产镐?沒有了寺院的藏經(jīng)樓隘庄,三藏十二部之多的大量經(jīng)典放在哪里呢?信眾朝拜佛像癣亚,舉行一些佛事活動丑掺,在哪里舉行呢?一個在家人的家庭里述雾,再怎么寬敞街州,他也不可能純吃素,光住出家人玻孟,藏有佛教經(jīng)典唆缴,供有佛像。即使有黍翎,信眾也不可能去你家朝拜面徽,在你家舉行佛事活動。即使可以去匣掸,也不會是大量的趟紊。即使有大量的信眾,你不煩旺聚,你兒子媳婦家人都煩织阳。所以寺院還是要的,而且是必需的砰粹。
那位大哥聽后唧躲,連連稱是。他說沒想那么多碱璃,沒想那么多弄痹,就不要太武斷,要多學習嘛嵌器。
像這樣剛?cè)敕痖T就挑刺的人還很多肛真,自己不去尋求名師,學習佛法爽航,精進用功修行蚓让,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到處去看不是,挑不對讥珍,哪個垃圾堆有垃圾都會被他說個不是历极。我想說:這類佛門中的憤青,他是得不到佛法的利益的衷佃。
不僅初接觸佛教的會有這類憤青趟卸,一些久在佛門的人中,也會有一些憤青。不是看你修得不好锄列,就是看他修得不行图云,而且這些修得不好不行的人還受人尊敬,得人器重邻邮,擔當了佛教弘法的一些重任竣况。唯獨這位“憤青”,雖然對佛法一竅不通饶囚,但他是無刺可挑的“完美者”帕翻。擁有對一切人一切事批判的權(quán)利,卻無法履行一位學佛者應(yīng)盡的一些最基本的義務(wù)萝风。
作者:釋悟一(筆名:當一念)
行愿文化傳承中心
行愿文化傳承中心公益?zhèn)鞑シ鸾虃鹘y(tǒng)文化嘀掸,是把正信師兄和對佛學有價值認同有興趣的朋友組織起來,提供很多清凈的佛學圖文规惰、視頻資料及互動學習參與的平臺睬塌。內(nèi)容包括佛教活動直播、大德講經(jīng)直播歇万、佛教影視點播揩晴、佛學知識、佛教藝術(shù)贪磺、互動論壇硫兰、禪修、線下活動等寒锚。同時也希望大德不吝賜教劫映、法施,共同建設(shè)維護這個平臺刹前。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泳赋!南無聖慈氏菩薩摩訶薩!頂禮玄奘三藏法師喇喉!願我等與眾生祖今,皆共成佛道!
歡迎關(guān)注(行愿文化傳承中心)官方公眾號ID:XYWHCC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