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jié),超市的收銀員穿起艷紅的唐裝,“靈鼠迎春賀新歲”的喜聯(lián)映入眼簾界斜,貨柜上琳瑯滿目的年貨讓你挑花了眼。從人們喜氣洋洋的臉上合冀,從熙熙攘攘辦年貨的人流中各薇,你會感到“年”味越來越濃了。
記得小時候最盼望的是和老祖母一起上街辦年貨了君躺。平時十分節(jié)儉的老祖母顯得慷慨多了峭判,讓我們買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花”,上邊撒了厚厚的一層紅糖末棕叫,吃進嘴里甜蜜蜜的林螃。或是幾塊香噴噴的炸豆干俺泣,一串炸魚丸什么的疗认,吃完用小手往嘴巴一抹,很滿足地離開了伏钠。
歲月滄桑横漏,如今我也成了白頭翁了。幾十年來熟掂,過了不知多少“年”缎浇,也辦過不知多少次年貨。
上了年紀的人總愛“對比”赴肚,我總覺得素跺,如今辦年貨和小時候已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前幾天誉券,妻對我說:“趁今天放晴天暖指厌,去辦點年貨吧!”我這人不喜歡逛超市横朋,總覺得耗時又受累仑乌,只是“妻”命難違,只好慕敬不如從命了。
來到超市晰甚,喲衙传,人頭涌涌,收銀臺前排著長隊厕九,幸好超市很寬敞蓖捶,堆成小山的年貨讓你任選不擇。
妻挑了一袋小麥松扁远、一瓶麻油俊鱼、一袋香米、一對“賀年童子”和一副“赋┞颍”字聯(lián)并闲。她還提起一袋“狗頭棗”,名字不好聽谷羞,卻是有名的陜北特產(chǎn)帝火。我笑著說:“這也買來送人?”她相視一笑:“留著自己吃湃缎∠睿”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過年時人來客往,講禮尚往來嗓违,我們又從貨架上拿上丹麥藍罐曲奇九巡、元朗蛋卷、咀香園杏仁餅……
還有開心果蹂季、洽洽瓜子冕广、花生、徐福記糖果乏盐,望著堆得滿滿的購物車佳窑,我開玩笑說:“你不會是想把整個超市都搬回家吧制恍?”妻也笑了:“這僅僅是開始呢父能,年貨還未辦完啊【簧瘢”是啊何吝,如今手頭松了,錢包鼓了鹃唯,誰不想把大小包的年貨往家里搬呢爱榕。
其實又何止我家如此。逛超市時遇到熟人坡慌,是對小夫妻黔酥,他倆買的是美國夏威夷果、丹麥曲奇、進口腰果跪者,盡是“高檔貨”棵帽。
回到家里,小外孫女拆開一包開心果渣玲,吃得好開心逗概。望著她稚氣可愛的臉蛋,我不禁聯(lián)想到小時候辦年貨時吃著五分錢一碗的豆腐花的情景忘衍。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進步明顯逾苫,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如今的孩子比我們這一輩幸福多了枚钓,長江后浪推前浪铅搓,他們應該也一定會過上比我們更幸福的日子。
對于普通百姓搀捷,年貨是一桌難得吃上一頓的好飯菜狸吞;年貨是試穿很久終于買到手的新衣服;
年貨是小孩子口袋里紅紅綠綠的水果糖指煎;年貨是老奶奶一直舍不得買的小氈帽蹋偏。
年貨,不僅是這一年豐收與辛勞成果的物質慰藉至壤,更是中華民族對家庭和生活的熱愛彰顯威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