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5 12:56:44)
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結(jié)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毙玻,怎樣的方式是真正促進交流的呢豌蟋?而這里的“交流”恐怕也要分不同的定義了。
昨日興之所起桑滩,在朋友圈梧疲,微信群,QQ群里發(fā)了這樣一段話:
“你們怎么看待运准,大學之前我們一直用QQ,后來QQ逐漸不用了幌氮,轉(zhuǎn)向人人。而現(xiàn)在[研究生階段]又逐漸不用人人胁澳,改用微信了该互。甚至又開始頻繁使用QQ(至少我是這樣的),不知道其他人是否這樣呢韭畸?”
然后宇智,迎來了一大堆點贊的人蔓搞。。随橘。但是不評論N狗帧!
后來机蔗,大家開始進入了狀態(tài)∑哑恚現(xiàn)將二十多位朋友給我的觀點整理粘貼如下:【版權(quán)大家所有,違版找嚴引究】
**我覺得人人只是個社交平臺萝嘁,真正需要溝通交流還是用扣扣微信梆掸;人人有局限性,主要還是學生牙言,工作了就很少用酸钦。
[點贊,因為微信和QQ我跟朋友和家人的交流更多更深入了]
**這說明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封閉了
[其實我不這樣認為嬉挡,我覺得經(jīng)過了一些“喧囂”之后钝鸽,回歸本真的應該是人與人之間更深入的交流。人人上的交流有時候太表面了]
對啊庞钢,所以要實在的交流才好拔恰,可以為了一起喝杯茶坐幾個小時的車,也不愿意在社交網(wǎng)絡扯皮了:)
[點贊基括,雖說有些理想主義颜懊,不過,啃著西門烤翅风皿,喝著啤酒河爹,大家聊聊天,豈不樂乎桐款?]
**疾病傳播模型也許可以解釋這個現(xiàn)象咸这。
這個模型簡而言之就是把傳染病的傳播分為三個過程:一個是感染沒病的人,一個是得病的人痊愈并獲得了免疫力魔眨,一個是得病的人死去媳维。這個模型在解釋社交網(wǎng)站的興起與衰落十分有效。這個問題里可以想象成三種病同時存在遏暴,那么此消彼長的現(xiàn)象就比較好理解了侄刽。具體而言,當一種疾病處于強勢期時朋凉,有大量的人感染州丹,這意味著要么他們獲得了免疫力(對網(wǎng)站失去興趣),要么他們死亡(自然原因退出網(wǎng)站)。因此一般而言社交網(wǎng)站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墓毒,一旦用戶停止進入就很有可能會開始衰落吓揪。
Princeton的一個團隊曾經(jīng)用這個模型預測過Facebook的未來走勢,但是由于缺乏第一手數(shù)據(jù)因而他們的結(jié)論可信性較低蚁鳖。
[已經(jīng)看暈了....不過好佩服理科男的嚴密邏輯思維]
**感覺是隨你周圍人的使用變化而變化吧磺芭,大家都是同步的
大學用微信比較少,因為手機不能上微信醉箕,上人人比較多。當時的微信還沒有轉(zhuǎn)發(fā)網(wǎng)頁鏈接的功能徙垫,現(xiàn)在微信拓展比較寬讥裤,加上朋友圈這個圈子信任度很高,所以大家通過微信互動更多姻报。
我現(xiàn)在幾個sns都在同時使用己英。
[很客觀理性的分析]
**是的,我半年沒上人人了吴旋。
[為啥损肛?]
我現(xiàn)在主要是覺得人人太費流量...
[!荣瑟!good point治拿!]
**用步行街
[什么亂七八糟的。笆焰。劫谅。]
**步行街+1!二院歡迎大家~
[哎嚷掠,男生的世界我不懂捏检。。]
**就像時尚圈流行趨勢一樣不皆,style一直在變贯城,形成風潮~
[嗯哪,風潮最初形成也是由于抓住了人們心理最需要的霹娄,所以蠻佩服這些設計者的能犯。
另外,我覺得大家最需要的是最本質(zhì)的交流项棠,當人們成長到一定階段悲雳,開始覺得譬如微信QQ這種載體才能更加實現(xiàn)交流的目的。]
**從中二到孤獨香追,從孤獨到成熟合瓢。。透典。晴楔。顿苇?
[所以,你覺得人人上的“喧囂”税弃,本質(zhì)是孤獨纪岁?]
不過倒是帶來許多共同話題可以一起開心~
**人人用戶飄過。QQ幾乎不用则果。
**因為剛上大學時人人網(wǎng)正火幔翰,而且都是自己圈內(nèi)人,所以可以隨便發(fā)東西西壮,而且當時聯(lián)系都用飛信遗增,所以QQ沒有市場。后來人人慢慢加的人越來越多款青,好多人都不認識做修,不敢隨便發(fā)東西了。而且不用移動的人越來越多抡草,短信越來越不值錢饰及,所以飛信也被冷落了。康震。燎含。。
[確實啊签杈,人人上900多個好友瘫镇,一大半不認識。微信我只加自己的好朋友和希望交的朋友答姥,私密性更強些]
[你現(xiàn)在用QQ嗎铣除?]
用,而且經(jīng)常用鹦付。尚粘。以前都不用的。
** QQ的體驗沒有微信好敲长,而且QQ大量小學生....
[好吧郎嫁,后半句是重點,噗...]
[不過QQ在電腦端體驗比微信好]
電腦上聊得少了祈噪,要不就打游戲要不就干活
[搬磚的男生是不是都這樣...]
**都在用泽铛,不同的軟件對應了不同時期的朋友。
[所以辑鲤,人人對應大學時期的朋友盔腔,QQ高中初中時期,微信呢?]
差不多弛随。微信感覺像是短信的替代品瓢喉。也許過一段時間以后,微信也會像現(xiàn)在的人人吧舀透。想一下我們大一大二的時候栓票,人人都在renren上面發(fā)布各種東西,各種互動愕够。
[我覺得挺神奇走贪,高中喜歡用QQ,研究生后又開始喜歡用這個惑芭,感覺像是某種程度上的“回歸”]
**大學的時候希望盡可能擴大互動的范圍厉斟,現(xiàn)在倒覺得沒必要了,只要在熟悉的圈子里由歸屬感就好了强衡。
[有理]
**能聯(lián)系上人的工具,那就是極好的码荔。--白巖松
**我覺得這是從眾漩勤,大家都用哪個就跟著用哪個了。因為我問過別的學校的同學缩搅,往往都是一個學校的人都用人人越败,或者微博,或者QQ空間硼瓣。
**我真心覺得手機打字沒有電腦打字爽,而且微信網(wǎng)頁版也不是很友好。不過微信相對于QQ強調(diào)了隱私之類的特點纠脾,私下交流是不錯的老玛,我覺得不就一般短信功能嗎?
**微信的特點在于語音瘟栖。
[我覺得微信語音和文字的功能對我來說是一半一半葵擎,語音功能對我而言沒有那么重要。反倒是一幫朋友因為一個微信群半哟,天涯海角可以時常聯(lián)系酬滤,甚至比以前本科的時候聯(lián)系更多了]
**[你們現(xiàn)在人人用的有以前多嗎]
反正我的人人都是在看別人的狀態(tài),所以也無所謂寓涨。
**[有木有一直沒有習慣用社交網(wǎng)絡的童鞋岸⒋?]
習慣用戒良,但不習慣發(fā)東西体捏,比較喜歡看朋友發(fā)的以及分享的東西。應該說,微信用的少译打,幾乎不用耗拓,其他的用的一般,聯(lián)系朋友主要靠手機和QQ奏司。
其實平時什么都不怎么用乔询。本來這些工具就是用來和朋友建立聯(lián)系的,不聯(lián)系到時候自然不怎么用韵洋。
[贊對社交網(wǎng)絡不沉迷的同學竿刁!]
額,其實我只是把這些時間都用來打游戲和睡覺了搪缨。食拜。
**原來。副编。微博一直沒被你看上過负甸?
[噗...真沒被我“看上過”...實在應付不了這么多社交網(wǎng)絡了]
寫在最后:
搞笑版:我真不是騰訊的托兒...
嚴肅版:一直在思考怎樣的方式才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真正交流。不止是跟自己的朋友痹届,家人呻待,也包括任何萍水相逢的人。任何一種方式都有利有弊队腐,我們能做的也許只是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蚕捉,盡量利用它“好”的地方。當然柴淘,我個人更推崇面對面的交流迫淹。
未完,待大家續(xù)为严。
續(xù):
我覺得用什么不重要敛熬,重要的是你跟一個人想認識到多深。我的社交工具使用史:09年用人人梗脾,10年才申的QQ荸型,11年開始用飛信,12年開始用微博和豆瓣炸茧,13年開始用微信瑞妇,現(xiàn)在所有這些都還在用。梭冠。辕狰。在不同的平臺和工具下有不同的朋友這一點都不稀奇,就像你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進而形成的各種小圈子控漠,這些人可能彼此之間并沒有什么交集蔓倍,就像他們不一定都使用微信悬钳、QQ或者人人什么的。但我會跟一個人固定使用某個工具保持長期聯(lián)系偶翅,這取決于我們通過什么方式認識的默勾,就跟你和某個人因為什么共同愛好保持長期聯(lián)系一個道理。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某些取向上往往是有趨同性的聚谁,大家都用母剥,你不用就很難融入這個群體。當然不排除有些很有個性的人就是排斥某一類工具形导,這另說了环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