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作者米蘭·昆德拉菱蔬,1929年出生在捷克的一個藝術家庭。
他自小學習鋼琴和音樂理論魏身。一方面蚪腐,他學習古典音樂不可避免地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占領國德國的影響。另一方面回季,他對捷克,有著濃烈的本土意識颤殴。
一起來看看他的創(chuàng)作軌跡鼻忠,并繼續(xù)著詩人、劇作家帖蔓、短篇小說作家到中長篇小說家的軌跡。
1967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笑話》發(fā)表澈侠,獲得了世界級的聲譽钝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他的第六部長篇奇瘦,寫于1984年劲弦。這是他在冷戰(zhàn)時期的最后一部小說。
1975年以后次坡,昆德拉移民到法國画畅,后來用法語創(chuàng)作。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88歲了轴踱。
02?
小說神似古典音樂中所使用四重奏的形式。有四個主要人物诱篷,他們的生活是獨立和交織在一起的。畫家薩賓娜棕所、醫(yī)生托馬斯、托馬斯的妻子特蕾莎和學者弗蘭茲琳省,分別代表從輕盈到沉重四種生命形式。
面對“布拉格之春”的歷史動蕩和生活中的媚俗击费,他們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選擇坚踩。
托馬斯夫婦在找到生活中的真正幸福后不久就在車禍中喪生。弗朗茨在一次充滿媚俗色彩的鬧劇中死于非命瞬铸,只有薩比娜懷著一顆高傲的心浪跡天涯。
0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后現(xiàn)代文學最重要的代表之一荧缘。它具有中歐文學的思辨?zhèn)鹘y(tǒng)拦宣,在非常歷史時期的禁忌和冒險,對生命本質(zhì)的深刻反思鸵隧,以及作家昆德拉本人的輝煌文學才華豆瘫。
正是由于這些作家和作品,人們才能對歷史有更加立體和復雜的理解外驱,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生活背景。昆德拉創(chuàng)作的風格也得到了很高的認可磅崭,技術發(fā)展的新途徑瓦哎,從那時起對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柔逼。
04
?此書是捷克作家昆德拉在國際上最負盛名的作品
自從它被翻譯成中文以來恩够,這本書很快被人們所熟知,一度為暢銷書蜂桶。
在“小資”流行的時代,昆德拉的作品被一本一本翻譯成中文腰湾,手里拿著一本他的書被視為時尚的象征疆股。
但坦率地說,昆德拉不是那種以講故事而聞名的作家附井。閱讀他的作品非常困難两残。昆德拉就像卡夫卡、博爾赫斯人弓,從未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作家,注定要在20世紀的文學史上留下巨大的榮耀意蛀。
我們看看昆德拉的小說健芭,與他以前的許多作家截然不同。將他的書打開慈迈,即使他沒有閱讀吩翻,也有最簡單的方法來識別它:昆德拉創(chuàng)造了一種卡片式的寫作锥咸。每兩到三頁甚至一頁的樣式都會出現(xiàn)在標記的一小部分。這是由他寫作的一個特點——用思辨驅(qū)動情節(jié)發(fā)展造成的搏予。
05
這部小說的背景是捷克的“布拉格之春”事件,當時捷克的一系列改革激怒了蘇聯(lián)碗殷,并派出部隊占領布拉格。
面對如此激烈的歷史事件锌妻,我們的四個主角被迫做出回應,被迫深思熟慮搁吓,反思自己的生活價值吭历。面對歷史偶然性,人類生活應該放在哪里摩骨?人們應該如何認知自己生活的意義朗若,并定下調(diào)性?并將其置之不理捡偏?重有重的沉痛,輕有輕的漂浮你虹。
06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采用了古典音樂中的四重奏形式
書中講述了四個生命彼此獨立又交織的人物的命運彤避。畫家薩比娜、醫(yī)生托馬斯董饰、托馬斯的妻子特蕾莎以及學者弗朗茨圆米,分別代表了從輕盈到沉重的四種生命形態(tài)。
托馬斯是一個技藝精湛的外科醫(yī)生娄帖,在性關系上比較開放,對他來說诈嘿,愛情和婚姻是沉重的,因為它們意味著日常性的輪回淳梦。但是特蕾莎的出現(xiàn)劇烈地改變了他的觀念昔字,特蕾莎本來是一個小城鎮(zhèn)上的女招待,和托馬斯有過一面之緣李滴,她厭惡自己生長的庸俗環(huán)境,渴望一種有尊嚴的文化生活谆扎。于是她拋下一切來到布拉格找托馬斯芹助。在人生的一切方面,她和托馬斯都是不對等的无蜂,而她的無助和冒險的勇氣引發(fā)了托馬斯心中的憐憫蒙谓,決心與特蕾莎結(jié)為夫婦。
但是托馬斯在婚后難以保持忠誠累驮,這使得特蕾莎非常痛苦谤专。她的痛苦也帶給托馬斯困惑,不知如何在妻子和情人尤其是薩比娜之間保持平衡置侍。正在此時蘇軍占領了布拉格,在一陣短暫的抗議狂歡之后杠输,形勢變得沉重起來秕衙。于是特蕾莎建議離開布拉格去瑞士工作,這樣托馬斯也可以擺脫那些布拉格的舊相好峡钓。
但是薩比娜也早早地去了瑞士若河。在那里,托馬斯依然可以和舊情人相會萧福。同時特蕾莎無法適應瑞士的生活,便獨自返回了占領中的布拉格膏燕。托馬斯被沉重的責任感和內(nèi)疚折磨悟民,也回到布拉格,但是他剛履行完丈夫身份的義務近忙,就感到這沉重的責任壓得他很痛苦智润。總的來說窟绷,托馬斯在生命的輕與重之間,感到迷茫攘残,不知如何取舍饭尝。
畫家薩比娜是整個作品中最為輕盈的人物。她與托馬斯一樣实撒,從不為俗套和成見所苦涉瘾,也從來沒有什么形而上學的苦惱。她到了瑞士以后立叛,有了一個新的情人弗朗茨秘蛇,弗朗茨是作品中最為沉重的人物顶考。弗朗茨是一個學者妖泄,在事業(yè)上很成功,但是他不滿足于在學院里當一個紙上談兵的知識分子渊季,覺得真正的現(xiàn)實在外面的什么地方罚渐。他有強烈的對冒險與浪漫的渴望,他參加了一個請愿團荷并,向柬埔寨邊境進軍。但是在這片東南亞的土地上既穆,一群白人卻因為語言和其他不一致的看法鬧得混亂不堪雀鹃。人們陶醉于自己的勇氣,為自己賦予光環(huán)囊颅,這次游行當然以失敗告終傅瞻。在曼谷,他遭到了強盜的打劫胳挎,在搏斗中失去了性命溺森。我們看到懷著非常有重量的目標的弗朗茨,最終卻死得輕于鴻毛医窿。
最后特蕾莎對布拉格的城市生活徹底失望炊林,和托馬斯到農(nóng)村生活,他們在這里找到了生命的一致。到農(nóng)村意味著斷絕之前的一切社會關系僧叉,進入一種田園牧歌的生活括眠。可是在田園牧歌的敘事里,人生是沒有重量的当船,作者在結(jié)局設置時放進了一個隱喻默辨,讓他們在一次雨天的車禍中因為剎車失靈雙雙喪生。
在這個四重奏組合里缩幸,最終活下來的只有薩比娜表谊。她陷入了無根的漂泊,我們最后一次讀到她的去處爆办,是在美國。這可能是一個東歐知識分子余佃,最有可能的流亡去處吧跨算。
07
就文學性而言,得到如此崇高的評價步势,原因很多挫望,這里只列三條:
A.小說處理的問題極為重要。
昆德拉觸碰到了人生的本質(zhì)命題桑腮,發(fā)掘了生命之輕和生命之沉重之間的辯證關系蛉幸,揭示出在荒謬境地中丛晦,無論選擇何種生命態(tài)度提陶,都將遇到各自的問題隙笆。
生命沒有標準答案,沒有套路可循撑柔。昆德拉發(fā)展了尼采關于生命永恒輪回的學說铅忿,將它往前更推進一步。選擇這樣的題材檀训,無疑需要巨大的思考深度和勇氣峻凫。
B.敘事方式具備先鋒性。
昆德拉放棄了傳統(tǒng)小說對于人物的刻畫手法蔚晨,由于現(xiàn)代的任何讀者絕不需歷經(jīng)什么思考铭腕,亦均能知道小說里面的人物是虛構化的,他無需證實這些人物的確存在累舷。所以他筆下的人物較抽象化與扁平被盈,相當在描繪他們的外貌、衣著與動作只怎,昆德拉越來越在乎的是建構他們的想法身堡。
除他們的愛情與欲望,他們的思辨過程亦促進了小說的情節(jié)轉(zhuǎn)型。所以季稳,這四個人物澈魄,均具備非常鮮明的知識分子屬性痹扇。此外,這部小說亦沒使用傳統(tǒng)小說的結(jié)構鲫构,或者外借了古典音樂的四重奏結(jié)構芬迄,使用四個人物依次來體現(xiàn)生命自輕到重的有所不同層次昂秃。
C.最后一點就是對于媚俗的深刻思考。
媚俗的特征是平庸算途,并且動輒訴諸感情蚀腿。人們的心對于特定的情境,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如同機器反射般被設定好的反應廓脆,這種穩(wěn)固的磁玉、不變的、明確的關系席赂,就是媚俗發(fā)生的機制时迫。
昆德拉譴責媚俗,是思維的懶惰癞揉,而思維的懶惰就會去尋找那些確定無疑的意義,好給自己的人生增加重量烧董。
媚俗的人物不但自我貶低逊移,也不獨立思考,只會去尋求那些確定的意義拐叉,借助這些意義來讓自己獲得崇高的感覺扇商,達到自我感動和催眠的效果。媚俗就像是這個世界戴上的美麗面具蔬芥。
昆德拉繼承了德語圈藝術傳統(tǒng)里對媚俗的思考控汉,并將它發(fā)展為重要的文學母體。如今人們只要提到媚俗這兩個字乎婿,就不得不想到這本小說街佑。
圈重點:
1.昆德拉哀嘆道,西方文明在暴力面前終結(jié)了沐旨。這是一場偉大的告別森逮。但事實上,在整個歐洲的舞臺上希俩,這次軍事行動不像他說的那樣有那么沉重的意味吊宋。相反,它很輕颜武,輕到其他國家都沒有太多的反應璃搜。這種輕與重的辯證法不斷刺激著他,最終令他寫出了這樣一部不朽的作品鳞上。
2.在永恒輪回的世界里这吻,一舉一動都極其重要,都將為自己篙议、他人和世界帶來不可更改的影響怠硼,由此帶來的沉重的責任是任何人都無法承受的。而如果生命一旦消失便從此消逝移怯,根本沒有什么輪回香璃,那么只發(fā)生一次的事情,又談不上有什么意義舟误。
3.薩比娜的人生就是不斷地離開與背叛葡秒,在薩比娜看來,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嵌溢,所有人都喜歡的東西眯牧,不可能是好的。她背叛了親人赖草、配偶学少、愛情和故鄉(xiāng),但是當這些都一個不剩秧骑,她再也沒有什么可以背叛了版确。所以在她身上,她最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生意義的虛空乎折,感受到了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阀坏。
4.這四個人物是一個四重奏組合,也像貝多芬或者海頓的一些四重奏作品一樣笆檀,整本書分成七章,對應四重奏的七個樂章盒至。雖然他們各自的人生故事就像音樂里的聲部酗洒,但作為藝術的音樂卻是聲部的集合。因此枷遂,沒有一個真正的主角樱衷,四個人都是主角。統(tǒng)御這首音樂酒唉,讓它進行下去的矩桂,就像在作曲中常常發(fā)生的那樣,是一個最最基礎的主題動機:媚俗痪伦。
5.媚俗的特征是平庸侄榴,并且動輒訴諸感情。人們的心對于特定的情境网沾,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如同機器反射般被設定好的反應癞蚕,高尚的情感會以廣為人知的方式高尚,卑劣會以廣為人知的方式卑劣辉哥,而風景也會以廣為人知的方式令人愉悅桦山。這種穩(wěn)固的攒射、不變的、明確的關系恒水,就是媚俗發(fā)生的機制会放。
6.昆德拉是那種上帝一般的作者,他的寫作的任務就是昭示和揭露表象之下隱藏的內(nèi)容钉凌,但這種內(nèi)容不是什么確定性的真理咧最,更可能是生而為人的荒謬和社會秩序的結(jié)構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