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怎樣以知音身份指出蘇軾等十六人的弊病的坏为?
何為知音究驴?一指通曉音律;二指知己匀伏,同志洒忧;三指對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確評價的人够颠。
很顯然李清照是個通曉音律的人熙侍,因為她的《詞論》對蘇軾等豪放詞人的批評正基于“音律不協(xié)”。但是否能說她和這些先輩詞人就是知音呢履磨?從她整篇《詞論》只說“詞別是一家”蛉抓,沒有看出詞牌在北宋時期已經(jīng)開始走向詩化來講,可能是“知音”不“知心”蹬耘。
不過當(dāng)時天下詞牌還是以婉約為主芝雪,看不透未來詩詞合流的走向也怪不得她。正是“不識廬山真面目综苔,只因身在此山中惩系。”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才女如筛,詩大氣縱橫堡牡,詞婉約精奇。
她的人生和詩詞風(fēng)格以趙宋王朝南逃作為分界點杨刨,前半生語言清新自然,歡快美滿,偶有閑愁點綴晤柄;靖康之變后伴隨著生活的顛沛流離,主要書寫蒼涼人生,抒發(fā)對故鄉(xiāng)故國的懷念。
《詞論》作于南渡前妖胀,這一時期芥颈,李清照自身文學(xué)風(fēng)格雖沒有大的感情波動,但是已經(jīng)日趨成熟赚抡,對詞作有了比較完整的爬坑、成熟的看法。由于李清照本身的詞風(fēng)走的晏歐派涂臣,缺乏眼光向外的視野盾计,對蘇軾等人在詞史上的作用不像我們后來人看得清楚,也有一些局限性。所以有人說她:“多有妄評諸公……”
我們來看看李清照是評論了多少位前輩署辉,有沒有她的道理族铆。
李璟、李煜哭尝、馮延巳
《詞論》開篇從李八郎樂府詩講起哥攘,談到晚唐五代時,蜻蜓點水般提到了南唐君臣:
五代干戈刚夺,四海瓜分豆剖献丑,斯文道息。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侠姑,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箩做。語雖甚奇莽红,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
“小樓吹徹玉笙寒”出自李璟的《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邦邦,“吹皺一池春水”則出自馮延巳的《謁金門·風(fēng)乍起》安吁。而“亡國之音哀以思”自然是指李煜了。李清照對這幾位前輩還是很欣賞的燃辖,認為他們“尚文雅”鬼店、“語甚奇”,這和她本身的詞風(fēng)也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黔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