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的媽媽把頭伸進門,問:“早上好薄啥,要來吃早飯嗎辕羽?”——“不÷⒕澹”
“你能把這些擦干凈嗎刁愿?”媽媽問西奧——“不〉窖罚”
“西奧铣口!快來滤钱,我們要去上幼兒園了∧蕴猓”——“不菩暗。”
看到上面的對話旭蠕,家里有2歲的孩子的父母一定深有感觸停团,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突然之間成了說“不”大王。給孩子準備好了早餐掏熬,孩子說“不要贩挣,不想吃隘膘,我想吃別的桥爽∩茫”;給孩子拿來了漂亮的衣服疮丛,孩子說“不要幔嫂,要自己選√鼙。”履恩;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孩子說“不想去呢蔫∏行模”
如何才能解決孩子不斷說“不”的問題呢?《西奧和不先生》這本繪本會告訴我們答案片吊。
北大發(fā)展心理學博士绽昏、親子專家趙紅梅推薦,這本書告訴家長孩子說‘不’是孩子告別懦弱和膽小俏脊,學會拒絕全谤,培養(yǎng)勇敢獨立自信的人格氣質(zhì)的過程。
原本聽話乖巧的小男孩西奧一覺醒來以后發(fā)現(xiàn)身邊多了一個陌生人:不先生爷贫。自從不先生出現(xiàn)以后认然,西奧的生活被完全打亂了。不管媽媽說什么沸久,不先生都替西奧回答“不”季眷。面對不先生,西奧覺得很迷茫卷胯,他想要擺脫不先生,害怕不先生會讓媽媽責備自己威酒,讓幼兒園的小朋友討厭自己窑睁。但是在和不先生的相處過程中挺峡,西奧學會了拒絕霸道的同伴、保護小貓担钮、遠離陌生人橱赠。
這是一本用擬人化角色“不先生”來描繪孩子內(nèi)心中自我意識覺醒過程的成長繪本,幫助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箫津,讓膽小的孩子學會說“不”狭姨,做自己內(nèi)心的主人。
01 不先生:不先生的出現(xiàn)苏遥,代表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
西奧一覺醒來饼拍,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多了一個陌生人,這個陌生人叫做“不先生”田炭。不先生其實是作者用擬人化的方式描寫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自我意識师抄。同時,通過不先生的出現(xiàn)教硫、不先生說“不”叨吮、不先生幫助西奧學會說“不”這一系列事件,來表達這一年齡階段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訴求瞬矩。
孩子在說不的過程茶鉴,其實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他們通過不斷地與他人互動和了解景用,從而不斷地發(fā)展和形成自己獨特的自我意識蛤铜。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叫做“點紅實驗”丛肢。在孩子鼻尖上面點一個紅點围肥,然后把孩子放在鏡子前面。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小于1歲半的孩子會去摸鏡子里的紅點蜂怎,而1歲半到2歲的孩子才會去摸自己鼻子上的紅點穆刻。自我意識蘇醒的孩子才能區(qū)分主觀的自我和客觀的自我。
當兒童獲得了包含時間成分的客觀自我杠步,能夠?qū)⑦^去氢伟、現(xiàn)在以及未來的自己看作連續(xù)的整體,才真正獲得了自我意識幽歼。此時兒童會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態(tài)有一定的認識朵锣、體驗和愿望。
在發(fā)展心理學上甸私,將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也稱為“分離-個體化”的過程诚些。所謂“分離-個體化”過程指的是個體脫離原本所依賴的照顧者而形成自己獨立個性心理的過程。
“分離-個體化”的過程一般包括三個階段:
①0-2個月:自閉期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睡覺,孩子和外界是沒有交流了诬烹,與客體也不建立關(guān)系砸烦。此時的孩子基本靠著本能、反射來生活绞吁,比如吸吮反射幢痘。這種本能是無意識的,不受主觀神經(jīng)系統(tǒng)支配的家破。
②2-6月:共生期
此時颜说,孩子覺得自己和母親是共生的,孩子會覺得母親是附屬的自我汰聋。此時最典型的就是微笑反應门粪,這時候的孩子微笑是不分人,當孩子看到母親微笑的時候马僻,甚至陌生人微笑的時候庄拇,自己也會笑。此時的嬰兒與母親共生韭邓,也與世界共生措近。
③6個月-2歲:個體化分離時期
大約到了7、8月女淑,原本誰都能抱的孩子瞭郑,只要離開了媽媽就開始焦慮不安,他們變得十分粘人鸭你,只要爸媽一離開屈张,就會嚎啕大哭,此時的孩子就進入了“分離-個體化”的過程袱巨,從此時開始阁谆,孩子變得更獨立、更個體化愉老,孩子開始區(qū)分自我和母親场绿,開始走向個體獨立化。
在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中嫉入,孩子會在內(nèi)心深處思考我要做什么焰盗,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咒林。當自我意識存在的時候熬拒,孩子很多時候會表現(xiàn)出自私、自利和自我垫竞,即個體的言行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澎粟。
02 西奧:不先生教會西奧學會說“不”,從迷茫、彷徨到勇于表達自我
西奧媽媽不管和西奧說什么捌议,不先生都替西奧回答“不”哼拔,這讓一向乖巧聽話的西奧覺得很害怕引有,他害怕媽媽生氣瓣颅。而在幼兒園中,因為不先生的搗亂譬正,讓西奧的生活一團糟宫补,這時西奧覺得很迷茫,他想要盡快擺脫不先生曾我,害怕幼兒園的小伙伴們討厭自己粉怕。
在自我意識萌芽期的孩子,做出了一些“叛逆”的事情抒巢,其實在孩子這樣做的時候贫贝,他們內(nèi)心也是會有迷茫、彷徨和怕責備的想法蛉谜,甚至想要用逃避的方法來躲避突如其來的變化稚晚。這是孩子第一次頂撞父母、反抗父母型诚,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父母會有一些什么樣的反應客燕。
如果父母反應過于激烈,孩子可能會采用更加激烈的反抗來對抗父母狰贯,也可能會被父母的反應嚇到也搓,再也不敢反抗父母,從此變得十分膽小涵紊、怯弱傍妒。有的父母則表現(xiàn)出完全忽視孩子的“叛逆”,或者過于溺愛孩子摸柄,事事依著孩子的性子颤练,這樣就極有可能培養(yǎng)出無法無天、毫無法則的孩子塘幅。
西奧正坐在一個偏僻的角落吃媽媽破例給他裝的巧克力的時候昔案,被霸道的同學弗里茨要求拿走西奧的巧克力,在西奧不敢說“不”的時候电媳,不先生勇敢說“不”踏揣,趕走了弗里茨。而后匾乓,在不先生的幫助下捞稿,西奧勇敢地保護了小貓,拒絕上陌生人的車,西奧發(fā)現(xiàn)原來說“不”并沒有那么難娱局。于此同時彰亥,不先生也越來越小,并且消失不見衰齐,不先生成為了孩子內(nèi)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任斋,成為了孩子獨特的自我意識。西奧不僅學會了勇敢說“不”耻涛,還學會了在什么時候說“好”废酷,什么時候說“不”。
一味說“不”和不敢說“不”抹缕,都會讓父母頭條不已澈蟆,而自我意識的化身不先生的出現(xiàn),讓西奧能真實地感受到他的存在卓研,在他的幫助下趴俘,讓西奧逐漸明白了適時拒絕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如何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奏赘、表達自我的需求寥闪。
03 西奧媽媽:父母正確的引導,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guān)鍵
當一向乖巧聽話的西奧不停說“不”的時候志珍,西奧媽媽并沒有發(fā)火和生氣橙垢,而是給西奧提供了成長的空間。放學以后伦糯,西奧和媽媽說起自己在幼兒園中勇敢說“不”的表現(xiàn)柜某,西奧媽媽認真地聽西奧說完以后,對西奧說:我好高興呀敛纲,并給西奧了一個吻喂击。
在這個過程中,西奧媽媽更多的是觀察淤翔、靜候和給予孩子鼓勵翰绊。
著名教育學家蒙特梭利說:
孩子出生的時候,它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推動力旁壮,這種推動力推動孩子的成長监嗜,無意識地推進孩子進入環(huán)境,進行有目的的活動抡谐。
孩子的許多心理特點都是和身體一起成長的裁奇,以自我為驅(qū)動的核心,這個內(nèi)在驅(qū)動力推動孩子走向自然成熟的過程麦撵,引導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刽肠。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溃肪,意識到孩子存在這種敏感時期,適時地采用正確的方法促進孩子的成長音五。
①多提封閉性問題惫撰,幫助孩子表達自我情緒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躺涝,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厨钻,但是很多情況下,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诞挨,往往會造成這樣的現(xiàn)象:孩子表達了莉撇,但是父母卻不明白呢蛤。因此惶傻,父母需要幫助孩子表達他們的情緒。
當孩子表達不清楚的時候其障,或者一直說“不”的時候银室,父母可以提出封閉性的問題,讓孩子做出選擇励翼。比如蜈敢,不要問“你到底想干嘛?你到底想要什么汽抚?”抓狭,而是問“是想要小熊玩具還是想要小車子?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造烁》窆”當給孩子選擇題的時候,可以緩解孩子的情緒惭蟋,父母也可以更快了解孩子的想法苗桂。
當孩子心情平復以后,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說:下次你可以直接告訴媽媽你為什么不愿意做告组,你不說煤伟,一直哭,媽媽就不知道你的想法木缝。
心理學家認為便锨,當孩子可以自由地選擇的時候,他們會最大限度地內(nèi)化自己的行為我碟,并且對自己的行為賦予更多的責任放案,行動力會更強。
②表達父母的觀點怎囚,和孩子講道理卿叽,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
當孩子會說“不”的時候桥胞,孩子已經(jīng)學會了拒絕,這個時候父母不應該采用暴力或者對孩子大吼大叫考婴》废海“以暴制暴”的方法雖然能夠立竿見影產(chǎn)生效果,但是卻錯過了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好時機沥阱,會讓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走向極端:要么性格懦弱缎罢,要么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考杉,父母需要給孩子講道理策精,表達出父母的觀點,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或者他哪里做錯了崇棠。父母不能指望孩子一次兩次就能改變咽袜,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父母要用“潤物細無聲”的心態(tài)去適應孩子的敏感時期枕稀。
在講道理的同時询刹,需要給孩子培養(yǎng)出良好的習慣。比如說萎坷,玩完玩具要自己將玩具收拾好凹联,一開始父母和孩子一塊收拾,堅持下去哆档,慢慢的孩子形成了習慣蔽挠,自然而然的就會自己收拾了。而且父母需要堅持不懈瓜浸,把握原則澳淑。如果一直多變,不堅持斟叼,孩子鬧一會就又心軟了偶惠,這樣就很難養(yǎng)成好的習慣了。同時朗涩,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忽孽,用家庭的環(huán)境來熏陶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
③用“容器理論”谢床,化危機為安全兄一,給孩子提供安全感
當孩子說“不”的時候,往往也意味著孩子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识腿。父母可以采用法國心理學家比昂提出的“容器理論”來幫助孩子克服不安全感出革。容器理論指的是當外界的危機對孩子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的時候,父母需要具備良好的“容器”功能渡讼,將外界傳遞信息中焦慮的部分消化骂束,然后以積極正面的形式傳遞給孩子耳璧。
根據(jù)比昂的容器理論,我們可以把孩子面對外界本能的負面情緒和反應比做β元素展箱,而父母的的接納旨枯、引導比做α元素:
β元素:孩子面對危機時害怕、焦慮混驰、憤怒的負面情緒攀隔。
α元素:父母將負面情緒容納、消化栖榨,變成安全可接納的情緒昆汹。
很多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情況,就是要帶孩子去醫(yī)院實在是太困難了婴栽。孩子往往知道要去醫(yī)院就開始鬧別扭满粗,有的剛到醫(yī)院門口就開始大哭大鬧。
我的朋友在帶孩子第一次去打針的時候是這樣做的居夹。在去醫(yī)院之前就告訴孩子:你現(xiàn)在生病了败潦,要去醫(yī)院治病才能繼續(xù)玩玩具。然后還在網(wǎng)上找了很多科普文章和視頻來學習准脂,有的還拿給孩子看,讓孩子了解打針的作用檬洞,鼓勵孩子面對打針狸膏,并鼓勵孩子說自己會陪著孩子一起面對。
我的朋友先接納孩子焦慮的情緒添怔,然后將這些負面的情緒通過語言上的引導湾戳、科普視頻、鼓勵和陪伴等一系列措施广料,讓孩子加強了安全感砾脑,讓孩子負面的β元素轉(zhuǎn)為α元素,容納艾杏、消化和置換孩子焦慮韧衣。
寫在最后
回到家,西奧到處找不先生——餐桌底下购桑、烤箱里面畅铭、浴簾后面,就連所有的抽屜都找了個遍勃蜘∷敦可還是沒有找到不先生。西奧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缭贡。
從不先生突然出現(xiàn)炉擅,到西奧害怕不先生辉懒,到感激不先生的不存在幫助自己解決難題,到最后不先生消失不見了谍失,成為了西奧內(nèi)心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耗帕。學會說“不”是每個孩子都要經(jīng)歷的重要發(fā)展歷程,學會掌控自己的內(nèi)心袱贮,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仿便。
著名教育學家蒙特梭利說:在特殊的敏感期內(nèi),兒童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攒巍,也是他們獲得某種能力的最佳階段嗽仪。
在這樣一個孩子自我尋心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學會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柒莉,敢于拒絕與自己內(nèi)心感受相違背的事情闻坚,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和不先生做朋友,和孩子一同成長兢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