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總有這么兩類人疟呐,一類人總是在拋出問題 ,不斷地向別人尋求幫助闲先,人稱trouble maker。還有一類人仿佛什么都會跟伏,團隊中遇到問題都會去找他解決,人稱trouble solver。第一類人的思想依賴越發(fā)嚴重,逐漸發(fā)展成臭名昭著的伸手黨趟卸,變身整個團隊中的價值索取者蹄葱,逐漸被眾人遠離氏义。第二類人在成長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图云,逐漸變成團隊的價值提供者惯悠,變得受人歡迎。
我們大多都希望自己遠離第一類人竣况,接近并學習第二類人克婶,并希望自己變成第二類人。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yǎng)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1. 正確的澄清問題
大多人提出問題的時候情萤,通常都描述不清楚自己的問題鸭蛙,講一大堆東西,大多是現(xiàn)狀筋岛、心理感受娶视。更多的是表達自己的情緒,希望別人了解你睁宰。但自己都不清楚問題在哪里肪获,那么怎么能解決問題呢?
所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柒傻,是要澄清問題孝赫,真正的問題是要從現(xiàn)狀尋找到引起現(xiàn)狀的最小可能原因。比如下面的例子红符。
“我電腦不能用了” ---> "我電腦開不起來機" ---> “我電腦開機黑屏青柄,顯示 no disk”--> "我電腦昨晚換了個硬盤,今早開機的時候顯示no disk"
從現(xiàn)狀不斷的探究预侯,尋找到最小不可觀測疑惑點刹前,然后針對最小疑惑點尋找對策,進而才能解決問題雌桑。而且大多數(shù)問題當你澄清到疑惑點時喇喉,你自己就可以解決了。
我十分贊同一句話校坑,“** 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半拣技,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trouble solver 并不是一開始就知道問題的答案耍目,而是因為他有對問題有探究的意識膏斤,進而可以探究出問題的答案。
這是一個較好的問題澄清模型邪驮,來自好友馬琦博士莫辨,當遇到問題時先按照這個步驟試圖分析一下根源問題,大部分問題都能自己找到答案毅访。
問題澄清模型V2.0@馬琦
【背景】(事情的起源沮榜、做事的意義和目的)
【現(xiàn)狀】(現(xiàn)在的情況介紹、有哪些資源可以使用喻粹、有哪些限制因素等等)
【期待】(期待達到什么效果蟆融?理想的狀態(tài)是什么樣子?)
【嘗試】(做了哪些嘗試守呜、取得什么成效型酥、還有哪些不足)
【問題】(現(xiàn)在還存在哪些問題山憨?你最想解決的問題是哪個?)
這是好友大衛(wèi)發(fā)朋友圈的一個案例弥喉,我覺得挺有意思的郁竟,可以看看。
2.從質(zhì)疑開始
上周由境,聽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說道“央視的新聞聯(lián)播也挺好看的”枪孩,很誠懇。我突然聯(lián)想起之前的另外一位老師說藻肄,他每天都會看央視的新聞聯(lián)播蔑舞。我才突然明白,一直被我們嗤之以鼻的新聞聯(lián)播嘹屯,如果帶著抽絲剝繭的觀察力去解讀它后面的含義攻询,的確有非常高的價值。
質(zhì)疑假的州弟,會讓我們發(fā)現(xiàn)真理钧栖。質(zhì)疑真理,會更讓我們捍衛(wèi)真理婆翔。
所以解決問題拯杠,一定要學會質(zhì)疑,質(zhì)疑外界啃奴,也要質(zhì)疑自己潭陪。
比如在常用軟硬件操作過程中,大多數(shù)人信誓旦旦的說著“我的做法不可能有錯誤最蕾!依溯,但是結果為什么不對呢?”
他們的心理活動是:“我的操作是正確的瘟则!但是結果和預期是不一致的黎炉!肯定是系統(tǒng)錯了,真垃圾醋拧!那我沒招翱妒取!我需要找個人丹壕,一起證明下是系統(tǒng)錯了庆械!因為,畢竟不可能是我錯叭阜选干奢?那只能找人看看唄”
真的自己沒有問題嗎?如果是一個成熟的系統(tǒng)或方法盏袄!我相信大多情況是你錯了忿峻。
有質(zhì)疑的意識,可以幫助你把質(zhì)疑點觀測區(qū)域放大辕羽,進而發(fā)現(xiàn)出真正的質(zhì)疑點逛尚,從而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邏輯
良好的邏輯分析能力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刁愿,我們要養(yǎng)成歸納與推理的習慣绰寞。
確定問題有一個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單因素對照試驗(控制單一可變變量铣口,用實驗組和對照組確定問題)滤钱,這個是不斷的縮小可懷疑對象、直到找到問題的最好方法脑题。
盡量避免單因素決策法(就是認為只需要做好某件事就可以達成目的)件缸!世界是復雜的,解決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很復雜叔遂!比如你要解決成功的問題他炊!只需要靠堅持就行嗎?
** 堅持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已艰!而不是充分條件痊末!放棄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拆掉思維里的墻》)
生活中少用 “只要.....就可以什么...”“這個東西不就是.....”這種句式哩掺,避免使用過度的單因素決策凿叠!也避免把問題簡化。
(《學會提問》)
4.你的問題并不是特例
你的問題并不是那么特別嚼吞,減少使用 “雖然你的方法說的很好幔嫂,但是我的情況是......”的句式。全世界60億人.你的問題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遇到過誊薄,互聯(lián)網(wǎng)上大多有現(xiàn)成的答案履恩。就算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也有類似的答案呢蔫!
而且別人并不是如同你那么了解自己切心,別人的方法自然也不一定能適用自己,要將別人已有的答案結合自己的情況片吊,整理出自己的答案绽昏!
5.勤用搜索
養(yǎng)成遇到問題先使用搜索引擎解決的意識!多用谷歌俏脊、百度全谤、維基百科。
掌握搜索引擎的高級搜索方法(你看到這里第一反應是留言問我高級搜索方法是什么還是自己去搜索一下爷贫?)认然。
我解決問題的方式:
1.思考补憾、鉆研
2.搜索引擎搜索(谷歌、百度)
3.書籍卷员、論文
4.去論壇問盈匾、去根據(jù)關鍵詞搜索QQ群
5.去發(fā)郵件問官方!
6.請教別人(一定是經(jīng)過認真思考過的問題毕骡,而且是給思路削饵、不是給答案)
6.要學習變換思維框架
有時面對問題苦苦求索而不得解時,可能就是局限性的問題了未巫。面對這種情況窿撬,不妨嘗試跳出思維框架,或許有煥然一新的思路叙凡。
思考框架劈伴,就是你思考這個問題假設的基準。
比如在群里討論 技術的未來時狭姨,有人提出 “人類是技術的一個宿主宰啦,等技術繼續(xù)成長之后,人類說不定就滅亡了饼拍,技術會尋找下一個宿主”這種就很值得深思赡模,它跳出來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框架,得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师抄。
昨天參加了一個活動漓柑,在自我介紹的環(huán)節(jié),我看到每個人的自我介紹最開始的話是“大家好叨吮、我是.....”辆布,那么我就在想,我能不能跳出這個定勢思維茶鉴?于是我故意在自我介紹的結尾才說出名字锋玲,事實證明,效果不錯涵叮。
我們要經(jīng)常拆掉思維中那些定勢之墻惭蹂!避免解決問題的思考局限于幾個特定的點!(幽默是個很好的方法8盍浮)
7.用潛意識思考
顯意識能處理較復雜的任務盾碗,邏輯性強,但是單進程舀瓢。潛意識可以同時進行多項任務(比如你在此刻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廷雅,潛意識控制著你的呼吸、心跳、提問航缀、眼睛都再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商架,而且發(fā)散性好。(《思考快與慢》)
用潛意識思考就是把問題放到思緒中谬盐,時不時的去想一想甸私,用無意識的思考去思考诚些。這種思考方式比顯意識思考更具有發(fā)散性飞傀。
我一直堅持午睡,既可以為下午工作提供充沛的精力诬烹。附加收獲就是午睡處于淺睡眠砸烦,可以得到很多靈感。曾經(jīng)在實習的時候绞吁,我很長時間都被一個難題給困擾幢痘,連續(xù)幾個重大進展都是在午睡中獲得靈感從而完成的。
包括本篇文章家破,也是在2016.6.3號的早餐時間突然想到這么一個主題颜说,然后邊吃早餐,腦海中就冒出來好多關鍵詞出來(隨時記錄)汰聋,然后早餐吃完了门粪,本文的框架也就全出來了,剩余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烹困。
所以有意識地用潛意識思考問題玄妈,經(jīng)常會帶給你驚喜。
8.思想獨立
思想獨立是這個世界最難的事情髓梅。信息爆炸拟蜻、人的社會屬性不斷加強、產(chǎn)品過度(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方式)枯饿、思想教化都讓大眾的思考能力逐漸鈍化酝锅。你不用太聰明、不用多厲害奢方,依然餓了可以點外賣搔扁、要出去可以叫車,可以“快樂”地度過一生袱巨。
王東岳先生《物演通論》提出的“遞弱代償”原理指出阁谆, 世間之物,后衍的物種的生存的頑強程度總是呈現(xiàn)遞減態(tài)勢愉老。250萬年之前场绿,非洲的人屬開始演化,他們需要有強壯的肌肉嫉入、頑強的體魄焰盗、敏銳的視覺還要依賴良好的“運氣”璧尸,才能僥幸存活,最終完成繁衍的生物使命熬拒。而250年之后的現(xiàn)在爷光,肥胖、近視席卷了大部分人類澎粟,而我們大多都可以活到60歲以上蛀序。那么在很多年之后,那時的人類是不是連思考的能力都不需要有就能獲得更好的幸福活烙?那時他們還叫人類嗎徐裸?
保持思想的獨立,是努力在這個彼此依賴逐漸嚴重的社會中保持那么一點點自我啸盏!面對問題重贺,有自己的思考方式、看待角度以及解決方式回懦。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重要特征气笙。
9.堅持自學
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知識是扁平的在怯晕,只要你想學潜圃,你可以去自學所有你想學的東西。
多用自學的方式去學習一些東西贫贝,在增強你個人競爭力的同時秉犹,你的個人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不斷加強,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也會逐漸加強稚晚。這是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最好的辦法崇堵。
10.跨情景切換
我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時候,經(jīng)常使用搜索引擎獲取答案客燕。然而鸳劳,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往往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去搜索也搓。比如錯過了微信群里的通知赏廓、資料時,我第一反應是發(fā)問傍妒,看看有沒有群里的人丟出來幔摸,但是實際上呢?我其實只需要用下群搜索就能知道結果安贰既忆?我可是自詡為搜索引擎的重度使用者呢?怎么會忘了呢?
劉未朋先生的《暗時間》里面對以上情況做了如下描述(有刪改):
我們解決問題有兩個思維步驟:一是根據(jù)問題情境線索從記憶系統(tǒng)當中提取以往成功過的方案患雇,如果該方案可以解決問題跃脊,則停止搜尋,在上面的案例中苛吱,留言發(fā)問(在群里說過這個事情酪术,那么肯定有人知道)是我在成為搜索引擎重度使用者之前建立起來的、針對這類情境的特定習慣翠储,而且這個習慣滿足可行原則绘雁,因此,在這樣的思維定式下彰亥,我不假思索地就沿襲了舊習慣咧七,而沒有成功地將在另外一個問題領域建立的更好的方法推廣到這個問題中來衰齐。
這就是知識經(jīng)驗跨情境切換的案例任斋,劉未朋先生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多觀察反省耻涛、多抽象本質(zhì)废酷,從而舉一反三。
11.知識的遷移
知乎大神采銅老師在新書《精進》中提到抹缕,如果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澈蟆,必須有復合型知識結構,善于在所學的知識之間創(chuàng)造關聯(lián)卓研。讓不同的知識進行融合趴俘,洞察知識背后的深層結構。發(fā)現(xiàn)它們潛在的相似性奏赘、互補性寥闪、啟發(fā)性。
比如將“精益創(chuàng)業(yè)”思想融入寫作磨淌? 本文就是分層寫作法(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東西)的應用
1.思緒產(chǎn)生:6.4號的早餐時間疲憋,用潛意識思考出大概框架(隨時記錄下來)
2.第一層次:完成金字塔結構:確定主題、問題梁只、序言(情境缚柳、沖突、問題搪锣、答案)
3.第二層次:填充關鍵句(想說的秋忙、不管通順、語病构舟、文采)
3.第三層次:潤色灰追、修改語病、增加文采。
4.第四層次:格式檢視完善监嗜、錯字檢視完善
將程序員思維融入知識管理谐檀?參見我的另外一個案例
通過知識的抽象和關聯(lián),將知識進行遷移應用裁奇,從而更加多方面的思考問題桐猬,解決問題。
總結
沒有總結刽肠。
寫作輔助信息
思緒
產(chǎn)生時間:2016年6月3日 早餐時間(30min)
第一次:
開始時間:2016年6月3日06:53:49
結束時間:2016年6月3日07:55:57
第二次:
開始時間:2016年6月4日09:35:15
結束時間: 2016年6月4日10:34:35
第三次:
開始時間:2016年6月5日07:16:09
結束時間:2016年6月5日09:36:00
作者簡介:西子學院 AB先生(九屆杭州創(chuàng)業(yè)班)
西子學院:和君九屆發(fā)起溃肪,在堅持每兩周讀一本書的基礎上,堅持學習至上音五、作品聲音惫撰、同儕力量的正能量去中心化社群。
什么是西子學院躺涝? 點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