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經(jīng)常有這樣的情況烂完,幼兒玩耸愿恚或走路時,不小心磕碰到什么東西抠蚣,碰疼了祝旷,哇哇地哭。家長為了安慰孩子嘶窄,就會一邊哄孩子怀跛,一邊故意舉手打那個“肇事者”,“責怪”它為什么碰疼了孩子柄冲,做出給孩子“報仇”的樣子吻谋。然后安慰孩子說:“咱們打它了现横,它再不敢碰你了漓拾。”孩子可能在這時候會有些安慰骇两,破涕為笑,家長也會感到很滿意低千。
? ? 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配阵,是一種“復(fù)仇行為”。它教給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責怪別人栋操,教給他不寬容和報復(fù)饱亮,不利于兒童的心理健康矾芙。
大人可能會想:桌子碰了孩子近上,我不過是打打桌子剔宪,桌子又不懂得疼,這有什么壹无,我沒教孩子打人啊葱绒。其實,在孩子看來斗锭,萬物同物,對一棵草說話與對一個人說話一樣帮毁,對一張桌子的態(tài)度與對一個人的態(tài)度一樣。
有時候烈疚,一個小女孩對心愛的布娃娃的感情絕不遜色于她對同胞姐姐的感情聪轿。單純?nèi)缫粡埌准埖暮⒆右危魏问虑橛谒麃碚f都是全新的陆错,任何經(jīng)歷在他這里都是體驗和學習。
在孩子幼小時音瓷,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都可能成為蘊含重大教育意義的事件,兒童教育中無小事外莲,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兔朦,都可以發(fā)展為孩子的一個好習慣或壞毛病磨确。
孩子小時候,輕微的磕傷碰疼的事會常常發(fā)生乏奥,我們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這些事情發(fā)生時恨诱,也不過分大驚小怪骗炉。盡量以輕松快樂的心情相對照宝,讓她覺得這是平常的句葵、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
如果大人動不動就一臉驚慌失措乍丈,不但不能給孩子安慰,還會嚇著孩子忆矛,除了皮肉疼,心理上也會產(chǎn)生恐懼催训。
作者的做法:
假如小板凳碰疼她了叼屠,我們絕不會去打小板凳。而是趕快輕輕地親親她的疼處(據(jù)說媽媽的吻止痛效果很好)镜雨,安慰她“馬上就不疼了,寶寶不哭了”荚坞。等她狀況稍好一些時,再像對待她一樣各淀,帶著她給小板凳揉揉疼,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碎浇。
這樣做,不但沒有讓小板凳站到她的對立面奴璃,成為“加害”她的壞蛋,反而使其成為分擔痛苦的朋友抄课,并讓她意識到“碰撞”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跟磨。
如果平時孩子不小心磕碰了攒盈,家長能很友好地采用“給小板凳揉疼”的做法處理;可是哪天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你心愛的花瓶沦童,你卻忍不住對孩子大發(fā)雷霆;平時總對孩子講我們要理解別人偷遗,可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樣驼壶,就責怪孩子“不聽話”,強行要求孩子聽話热凹,而不去細致地體會孩子的感覺——那么你的教育行為就不統(tǒng)一了,你其實就變成了一個不體諒纪铺、不豁達碟渺、愛物勝過愛孩子、價值觀不統(tǒng)一的家長了苫拍。這一瞬間你的情緒表現(xiàn)得那樣真實,會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绒极,孩子的價值觀也被你搞亂了,“風格”也不會完整統(tǒng)一榔袋。
很幸運在上學期間就讀過尹老師的書籍周拐,這一點其實早早地在我心中留下印象凰兑,所以當我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就特別注意這些罕容,我經(jīng)常告訴果果稿饰,有些疼痛是相互的锦秒,你疼了他也疼喉镰。
她有一段時間會摔東西,我經(jīng)常會模仿被摔的東西的哭聲生真,我說:你看它哭了捺宗,它好痛啊柱蟀,果果快來安慰安慰它吧蚜厉,抱抱它。說著她趕緊抱起來摸一摸昼牛,表情上很心疼的樣子。不過科學育兒說小孩子摔東西是孩子的一個正常的發(fā)育過程胞四,大人要及時的正向引導(dǎo)伶椿,過了這個時間段就不會摔東西了。
記得有一次悬垃,帶著果果在小區(qū)里玩耍,一個小女孩不小心被健身器材碰著頭了尝蠕,大聲哇哇哭了起來,她的媽媽就邊打著健身器材邊說:叫你碰疼我們寶寶廊佩。說著小女孩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去打。
我在邊上看到了說:小妹妹标锄,你打了健身器材,她也會痛的料皇,你知道嗎?小女孩媽媽很吃驚的看著我鬼譬。然后我說:這樣吧,我們給她揉一揉优质,摸一摸军洼,她就不痛了。
其實在生活中真的能看到很多類似這樣的情景事情發(fā)生匕争。作為家長好好學習,科學育兒淑际,不要當孩子前行的擋路者,誤導(dǎo)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