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11.28厕鹃,日更第三天
翻了翻最喜歡的村上春樹的作品河爹,又打開了周國平的《經(jīng)典的理由》变丧。
書被我翻舊了,里面的內容卻是輕松愉快的狡蝶,因為周國平先生對我今天的讀書內容給了滿意的答復宙刘。
作為一個“偽讀書愛好者”,我時常問自己到底喜歡讀書嗎牢酵?買這么多書真的是因為想讀嗎?有時候看著桌子上一圈書很多都沒翻開過衙猪,自覺真是暴殄天物馍乙,內心總是有滿滿的愧疚感。
好在垫释,周國平先生幫我開悟了并給出了他的看法:讀書和做世上許多其他事情一樣丝格,有的人追求愉快,有的人追求有用棵譬,這件事本身并不是以高尚與否來定義的显蝌。
每個人選書的標準各不相同,就像有的人熱衷名利場里的觥籌交錯订咸,他們追求的是利益曼尊,雖然可能會很累卻樂此不疲,而有的人卻追求順其自然脏嚷。
讀書如此骆撇,寫作也是如此。不必為了寫而寫父叙,而是要有收獲神郊。不論是為了某種利益抑或是為了一種愉快的感覺都是可以的,只要不是盲目的瞎寫趾唱,都是可以接受的涌乳。
如此一來,便突然覺得其實自己以前寫文章總是喜歡套用作者的原話甜癞,這樣對自己提高文筆其實沒有什么幫助夕晓,倒不如多學習些作者的寫作方式。
剛剛在簡書讀到一位作者的文章带欢,他提示可以先找到一個喜歡的作者的文章运授,模仿作者的風格烤惊,思考作者的遣詞造句,感覺這個方式很不錯吁朦,于是我告訴自己明天的讀書有任務了柒室,不能為了讀而讀,而是要為了提高文筆去仔細琢磨作者的用筆逗宜。
這種方法其實也可以推廣到其他許多事情的學習上雄右,比如畫畫,自己一味瞎畫肯定是很難長進的纺讲,但是通過對作品的臨摹擂仍,對筆觸的模仿卻是可以在畫畫這件事上厚積薄發(fā)的。
只要用心了熬甚,就會有進步逢渔。進步不在一次有多少,而在于是否持續(xù)乡括。胡適先生曾說“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肃廓,大概也是這個道理。
以上便是今日份的讀書體會诲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