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xiāng)下老家到北京的二十余年里礼饱,我從來沒在北京度過一個春節(jié)坏为。每當(dāng)春節(jié)臨近,老家的年味就會早早地翻山越嶺飄過來镊绪,在我的心里彌漫匀伏,催促我急不可待地踏上歸途。
家鄉(xiāng)在太行山上镰吆,是一個群山環(huán)抱的小山村帘撰,據(jù)說還是堯帝的故鄉(xiāng)。我一直想万皿,之所以家鄉(xiāng)過年的傳統(tǒng)保存得好摧找,可能就是由于交通不便核行,受外界影響小的緣故罷。
剛剛進入臘月蹬耘,家鄉(xiāng)過年的氣氛就會明顯地濃郁起來芝雪。村里的男女老少,怎么看都像是換上了一幅過年的樣子综苔。最先有感覺的當(dāng)然是孩子惩系,因為他們早就掰著手指頭數(shù)日子。忙碌是主題如筛,連大家見面的問候語都是“忙完了么堡牡?”、“準備好了沒杨刨?”——當(dāng)然是指隆重的過年準備晤柄,似乎不嚴肅一些,就是對過年的大不敬妖胀。大人們需要為春節(jié)做很多準備芥颈,所以需要早早開始。磨豆腐赚抡,蒸饅頭爬坑,做新衣服、洗衣掃屋涂臣、……每件事規(guī)模之宏大盾计,都是一年僅有一次的。比如饅頭要蒸的足夠多肉康,要能保證斷斷續(xù)續(xù)吃到明年的二月初二闯估,所以往往屋里的地上灼舍、炕上放開來都是吼和。
家鄉(xiāng)的老話講,“忙臘月骑素,閑正月”炫乓。忙完了臘月,就可以開始“享受”正月了献丑。
事實上末捣,從大年三十的一大早開始,整個山村就已進入過年的正規(guī)“儀式”了创橄。上午要貼對聯(lián)箩做,剁餃子餡,下午則開始炸一些油食——這才是孩子們真正盼望的妥畏。老家過年時家家都要炸一種叫小麻糖的食品邦邦,用熟透的軟柿子汁和面安吁,然后做出各種花樣來油炸了吃。做法很特別燃辖,也很好吃鬼店,估計是別的地方見不著的。晚上照例要包餃子黔龟,一家人就邊包邊聊妇智。父親總要喝點酒,興致頗高地強調(diào)家規(guī):“以后你們不管走到天南海北氏身,過年都得回家啊巍棱。”
正月初一的早晨蛋欣,全家都要在天沒亮之前起床拉盾,因為還有很多儀式要做。各家各戶的鞭炮聲早就此起彼伏豁状,但你聽不到人的喧鬧聲捉偏。山谷傳來鞭炮的陣陣回響,在這個靜謐的小山村泻红,顯得格外響亮和深遠夭禽。作為孩子,要牢記家長叮囑了無數(shù)遍的規(guī)矩谊路,例如:必須精精神神的——如果有懶樣讹躯,那說明新年里一定不勤快,而勤快正是來年家庭興旺的保證缠劝;洗臉的時候要小心別把水濺在地上——否則一出門就碰雨天潮梯,那多倒霉;不許高聲說話——否則來年沒規(guī)矩惨恭,不招人喜歡秉馏;不能動剪刀等“勞動”工具——否則你就是受苦的命……等等等等。規(guī)矩越多脱羡,就越是覺得神圣萝究,感覺也就至今難忘。
天仍舊未亮锉罐,輪到自家放鞭炮了帆竹,但要首先在院子里點燃一堆柴火,將早已準備好的柏樹枝架在火上燃燒脓规。仗著微風(fēng)栽连,柏樹枝在火中啪啪作響,很快滿院子就彌漫著一股清香侨舆。全家人圍在柴火旁秒紧,一邊添加柏樹枝舷暮,一邊烤火。大人們都說烤柏枝火能夠除百病噩茄,所以很認真地將身體在火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下面,還不時伸腿從火上跨過,表示追求徹底的健康——我們小孩也就亦步亦趨地照做绩聘。柏枝火是越大越好沥割,火燃燒得越旺,就預(yù)示來年家庭生活會越興旺凿菩。所以作為孩子机杜,年前的一項重要任務(wù)就是到山里砍柏樹枝,然后辛辛苦苦地背回來衅谷,燒成一堆旺火椒拗。夜色中每個小院里都是如此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每到這個時候获黔,靜靜地矗立在肅穆的夜色中蚀苛,映著紅紅的火光,聽著遠遠近近的鞭炮聲玷氏,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新年的沖動堵未。
天放亮了,接下來是拜年盏触。老家的拜年從來不用帶禮物渗蟹,但也不是嘴里說說那么簡單,要真的下跪赞辩、彎腰雌芽、磕頭”嫠裕磕頭要在長輩供奉祖宗的香案前世落,第一個頭磕給長輩的列祖列宗,所以不能說話召庞。之后按次序為長輩磕頭岛心,口里還要喊著“爺爺我給您磕頭了”、“給俺奶奶磕頭”之類的話語篮灼。要是人多了一起磕頭,呼拉拉跪倒一大片徘禁,一起高呼诅诱,場面也頗為壯觀。接受拜年的老人一邊忙不迭地說“快快起來送朱,快快起來”娘荡,一邊心中早就樂開了懷干旁。磕頭拜年只能在上午炮沐,而且只是男人的事争群,婦女則不用,原因不詳大年。
正月十五之前都可以拜年换薄,但拜年的順序不能亂。初一為堂親拜年翔试,從爺爺奶奶開始轻要,按順序為本家的長輩磕頭;初二為表親拜年垦缅,包括舅家和姨家冲泥;初三是留給姑爺為岳父磕頭的日子;初四之后就可以隨便了壁涎,一般可以到遠一點的親戚家里凡恍。其中初三最有意思,村里活躍的年輕人常常守在村口怔球,拿些炮仗捉弄回娘家的新婚小兩口取樂咳焚。由于初三是專門留給新婚女婿為岳父拜年的,所以庞溜,如果在那天有人笑瞇瞇地問你“是不是要去某某家磕頭了革半?”那是取笑你看上某某家的女兒了。自然也就免不了一頓嘻嘻哈哈的撕扯流码。
拜年是正月里的大事又官,初一到初五,街頭隨處可見拜年的人流漫试。常常是一家人六敬,由長輩帶著,挨家挨戶地磕頭驾荣。村里人的團結(jié)意識強外构,認為只要是自己的長輩就都應(yīng)該去。我在家過年播掷,基本上大年初一半天就得磕百十來個审编。磕頭是基本禮節(jié)歧匈,不磕怕人說自己的家長對孩子沒教養(yǎng)垒酬。但磕頭往往會有些小收獲,也無非是一根香煙,一把落花生之類的勘究。記憶里矮湘,偶爾遇到家境殷實的人家,和藹的老爺爺會給個五分一角的作為“磕頭錢”口糕,其結(jié)果就是家門口很快會聚集起一堆孩子缅阳,淘氣的孩子們通過不同的組合多次混進去磕頭,就為了讓老眼昏花的老爺爺多給幾次磕頭錢景描。
正月初五是“破五”十办。“破”法是伏伯,大人們象征性地動一下勞動工具橘洞,表示“可以”或者“準備”勤快地勞動了。
春節(jié)還沒完说搅。在鄉(xiāng)下炸枣,元宵節(jié)更是熱鬧。除了不用拜年之外弄唧,元宵節(jié)的早晨和春節(jié)一樣既紅火又嚴肅适肠。其實過了正月初十,各類自發(fā)組織的文藝演出就開始了候引,有踩高蹺侯养、說快板的,有唱流行歌曲澄干、舞龍耍獅的逛揩,形式多種多樣。演出隊伍常常會跑到你家里來像模像樣地比劃一番麸俘,然后張開那個大大的口袋辩稽,向你要“犒勞”。一瓶酒或幾盒煙都行从媚,大家圖的就是個樂逞泄。
元宵節(jié)的晚上更好,彎彎曲曲的大街兩旁早早掛滿了燈籠拜效。燈籠是自己做得喷众,免不了簡陋,但遠遠地成串望去紧憾,也別有一番韻味到千。最妙的是大街兩旁每隔一段距離就砌有一個大火爐,火爐有一人多高稻励,造型各異父阻,火舌沖天愈涩。街上人群川流不息望抽,男女老少徜徉在其中加矛,一路欣賞著各式各樣的燈籠,時不時地停下來烤烤火煤篙,聊聊來年光景斟览。偶爾一聲呼嘯,漆黑的夜空中飛過一支焰火……
年味要一直到正月的下旬才會漸漸地淡去辑奈。孩子們已經(jīng)上學(xué)了苛茂,田野里逐漸出現(xiàn)了忙碌的身影。老墻角下的最后一簇雪融濕了酥酥的泥土鸠窗。和煦的陽光下妓羊,母親常常伸個懶腰,帶著意猶未盡稍计,笑瞇瞇地說:“該等二月二龍?zhí)ь^了躁绸。”
其實臣嚣,長大了我也知道净刮,家鄉(xiāng)過年的很多規(guī)矩是沒有由來的,最多也就表達了一種對生活的憧憬硅则。這些規(guī)矩淹父,現(xiàn)在的城里人恐怕是既不相信,也敢于和勇于打破了怎虫,——但傳統(tǒng)的“年味”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淡去暑认。不記得哪位大師曾經(jīng)說過:“人得有所畏懼”。我想大审,人們?nèi)绻軌蛟俣嘁恍Υ笞匀徽杭省鹘y(tǒng)文化的敬畏之情,我們就能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心靈慰籍饥努。如我捡鱼,看著窗外大大小小的人兒帶著希望和虔誠的神態(tài)認認真真地過著年,心中的年味就總是濃得化不開來……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活動傳送門:http://www.reibang.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