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韓劇,《恩珠的房間》鹅髓。用推薦人的話來說舞竿,這是一部類似于交換空間的電視劇。
女主恩珠在連續(xù)六天沒覺睡的情況下窿冯,忍無可忍向上司拍板辭職了骗奖,自此便過上了死宅的墮落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串,房間變豬窩执桌,餓了就吃泡面。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作為社畜分子的我反正是挺喜歡的芜赌。
不過這樣的生活過得太過于喪了仰挣,每日重復(fù)的無所事事,臨近三十较鼓,沒男友沒工作椎木,自己的生活還一團(tuán)糟,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都對恩珠嫌棄加擔(dān)憂博烂。
有人說香椎,其實做事不是最累的,不做事情才是最累的禽篱。
對這句話深表認(rèn)同畜伐。休假兩天,兩周躺率,兩個月玛界,可能問題都不大,享受生活這是誰都愿意去做的事情悼吱。但是如果連續(xù)幾個月幾年無所事事慎框,對生活全沒有期待的話,那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真的是會很喪的后添。
在當(dāng)了近半年的死宅后笨枯,生活是從哪里開始改變的呢?也許是讓房間變得明亮起來的燈泡,也許是多了一抹溫暖橘色的墻面馅精,日子隨著這種小小小小微不足道的改變便開始不一樣起來严嗜。
小確幸,就是這樣明明不是多么大的事情洲敢,卻就是讓人覺得幸福的點點滴滴吧漫玄。
隨著房間的一點點改變,原本奔三十而去還一無所有的恩珠也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压彭,找到了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方向睦优,結(jié)局自然是朝著美好的方向奔去。
三公子在前幾天的更文中提到了每個人都有等待完成的人生使命哮塞。類似的話在別處我也看過刨秆。這個人生使命在別處又被稱為“天命”凳谦,是人之所以為人要去完成的事情忆畅,是上天賦予你的潛能要你去完成的事情。
我曾經(jīng)就很羨慕那些人生一開始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尸执。他們有著一個極其明確的人生目標(biāo)家凯,這一生的每一步只要朝著那個方向前進(jìn)就好了。前方就是為他們在黑暗中指路的燈塔如失,無論路途怎么崎嶇绊诲,但是方向總不會錯的。
可是我不一樣褪贵,我自小便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掂之,甚至到了二十多歲的年紀(jì)才開始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至于想要的脆丁,我還在一點一點去嘗試去摸索世舰,試著去找尋屬于自己的人生使命。
前段時間我在自己的五年日記中記錄下槽卫,“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天命跟压,喜歡寫東西時候那種全身心沉浸其中的感覺”。不知道寫作是否就是自己的天命歼培,但是文字的表達(dá)真的是自己很享受的事情震蒋。不管有沒有人看,也不管自己寫的到底怎么樣躲庄,把一切記錄下來就滿足了查剖。
對恩珠來說,改造房間成為了她脫離“喪”的生活方式噪窘,也因為有了自己在社交軟件上分享的改造細(xì)節(jié)笋庄,有人拜托她要她幫忙改造自己的房間。原本只是自己樂在其中的興趣愛好,現(xiàn)在卻也幫助了其他人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无切。
對我來說荡短,記錄文字也是我脫離“喪”的生活方式。不敢說自己每天都在進(jìn)步哆键,對于自己的懶散我還是心中很有數(shù)的掘托。但是每天記錄日常的習(xí)慣還是讓我覺得,自己與墮落拉開了一小段距離籍嘹。每天反思一點什么闪盔,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記錄下來也是審視自己觀念正確與否的過程辱士。
找到讓自己覺得有樂趣的小事泪掀,也許這就是人生告別喪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