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張篇第十九」15-16
【原文】
15子游曰:“吾友張也仅颇,為難能也,然而未仁碘举⊥撸”
16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并為仁矣「ぃ”
【譯文】
15子游說:“我友子張境蜕,其行雖人所難能,卻不能算作仁凌停×荒辏”
16曾子說:“子張行止高峻,難以帶領別人共同為仁罚拟√ㄊ”
【注釋】
“子游”,孔門十哲文學科弟子赐俗,小孔子45歲拉队。任“武城宰”時以禮樂施治,得到了孔子的肯定阻逮。
“張”粱快,即“子張”,孔子晚年弟子叔扼,小孔子四十七歲事哭。為人勇武重德,善交友瓜富。
“曾子”鳍咱,孔子晚年弟子,小孔子46歲食呻,以孝親守信聞名流炕。作《大學》。
“堂堂”仅胞,宏大每辟、壯大、強大之貌干旧。此處指行止高峻渠欺,高不可攀。
【評析】
子貢有一次問孔子:子張和子夏誰更仁德椎眯?孔子說:“師也過挠将,商也不及””嗾“師”是子張的名字舔稀,“商”是子夏的名字。子張?zhí)^理想掌测,子夏太過現實内贮。子貢追問道:那就是子張更仁德了?孔子說:“過猶不及”(11.16)。也就是說夜郁,太過理想和太過現實一樣什燕,都不能算作“仁”。因為太過理想則脫離現實而不可行竞端,太過現實則失去理想而無方向屎即。兩者都無法實現仁道理想,因此都不是真正的“仁”事富。真正的“仁”技俐,應當是理想與現實的有機結合,是現實中對理想的最佳呈現赵颅,此亦稱為“義”虽另。
子張為人過于理想化。他以常人難及的標準行事饺谬,也以同樣的標準要求別人捂刺。比如,子張主張“君子尊賢而容眾募寨,嘉善而矜不能”(19.3)族展。但這是君子的標準,非普通大眾所能及拔鹰。所以孔子才說“師也過”仪缸。常人做不到,在現實中就缺乏可行性列肢。不可行恰画,便無以為仁。是故子游曰:“吾友張也瓷马,為難能也拴还,然而未仁”。
曾子也說:“堂堂乎張也欧聘,難與并為仁矣”片林。認為子張總是以很高的標準行事,別人很難像他那樣為仁怀骤。衛(wèi)國賢大夫蘧伯玉說:“恥獨為君子”费封;孟子曰:“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祝可見作為君子弓摘,最重要的就是要帶動別人一起為善,亦即“與并為仁”痕届∫露埽孔子曾“欲居九夷”(9.14)寺旺,有人說那里“陋”,不開化势决,不適合居住。而孔子卻說:“君子居之蓝撇,何陋之有果复?”是故有德君子,當能以德化“陋”渤昌、“與并為仁”虽抄。若“難與并為仁”,便是“未仁”独柑。
曾子迈窟、子游和子張年紀相仿,三人都是孔子的晚年弟子忌栅,彼此應當比較了解车酣。孔子說“師也過”索绪,曾子說子張“難與并為仁”湖员,子游說子張“然而未仁”,三人的意見可謂基本一致瑞驱,應當是對子張的客觀評價娘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