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群體的精神統(tǒng)一率
二骗随、群體的感情與道德
1.群里的沖動、多變與易怒
2.群體易受暗示赴叹、多變和輕信
3.群體感情的夸大化和簡單化
4.群體的偏狹鸿染、專橫和保守(因此不總是會產生革命)
5.群體的道德:可能犯罪也可能無私
三、群體的觀念乞巧、推理和想象力
1.群體的觀念分為暫時性的和穩(wěn)定的涨椒,觀念的變化需要長期的過程,但一旦變化便勢不可擋
2.群體的推理:最低級的推理,將聯(lián)系極小的兩件事類比推理得出結論
3.群體的想象力:豐富蚕冬,易被某些傳播方式迷惑而胡亂猜想
四免猾、群體的所有信仰都采取宗教形式
第二篇、群體的主張與信念
一囤热、群體的信念與主張的間接因素
1.種族
2.傳統(tǒng)
3.時間
4.政治與社會制度
5.智育與德育:勒龐已經對教育作出了思考猎提,提出職業(yè)教育應被重視的觀點
二、群體主張的直接因素
1.形象旁蔼、詞語和套話
2.幻覺
3.經驗
4.理性(沒有理性)
三锨苏、群體領袖及其說服方式
1.群體的領袖
2.領袖起作用方式:斷言、重復和傳染
3.作用的強化:聲望
四棺聊、群體信念與主張的變化范圍
1.牢固的信念
2.多變的主張:與長期的信念或民族感情相悖的主張很容易消亡
第三篇蚓炬、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
一、群體的分類
1.異質性群體
種族能讓異質性群體涇渭分明躺屁,種族的精神越是強大,群體的次要特征越不明顯经宏。
A. 無名稱(比如街頭人群)
B. 有名稱(陪審團犀暑、議會等):比前者有更強的責任感
2.同質性群體
A. 派別(政治派別、宗教派別等):靠信仰聯(lián)系
B. 身份團體(軍人烁兰、僧侶耐亏、工人等):靠職業(yè)聯(lián)系
C. 階級(資產階級、農民階級等):靠某種利益沪斟、相似的生活教育習慣聯(lián)系
二广辰、所謂犯罪的群體:從心理學來講,不能算為真正的犯罪主之,他們接受群體的暗示而做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择吊。
三、重罪法庭的陪審團:無論文化水平如何槽奕,做出的決定都幾乎一樣几睛,因為它們都有群體的一般特征,都會失去理性粤攒,被感情左右所森。為何不取消陪審團呢?因為司法錯誤大多來源于法官一開始的認定夯接,而陪審團的存在焕济,是目前唯一可以減少法官犯錯的幾率。陪審團會同情那個因為被拋棄而復仇的小女孩盔几,但法官不會晴弃,此時,陪審團的意見將實現(xiàn)真正的公平。
四肝匆、選民群體(是如何被誘惑的)
1.候選人要有聲望
2.候選人要奉承選民
3.候選人書面綱領不能太明確粒蜈,口頭綱領要夸大
五、議會群體(特點)
1.簡單化
2.易受暗示
3.涉及利益的想法難以改變旗国,其他問題就猶豫不決
4.需要一個有聲望的領袖枯怖,在議會中,演講的成功幾乎只取決于演講者所擁有的聲望能曾,而不是他所講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