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懷古詩與普通寫景抒情詩在風格上有所不同。雖然寫摻雜寫景旋廷,但觸發(fā)點及落腳點略有差異,差異在于著眼于個人境遇礼搁,借古人古事抒發(fā)自已的感概饶碘。
詠史懷古詩的風格和詩人心理
【心理一】懷人傷己 。
詩人之所以追念古人馒吴,懷人傷己扎运,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古人的身世與際遇和作者有了某種相似性瑟曲,觸發(fā)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豪治。
具體從心理上看洞拨,可分為兩種。
1负拟、對比失落型:有的懷古詠史詩著眼于個人境遇變化烦衣,借古人古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負掩浙,建功立業(yè)花吟,得遂心愿,而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被朝廷(單位厨姚,領導)冷落或不能才盡其用衅澈,從而有了郁郁寡歡乃至消極遁世之心。
當我們讀到這類詩詞或創(chuàng)作時谬墙,主要是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矾麻,找出二者的共通之處,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及掌控作品內在的深刻寓意芭梯。
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险耀,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玖喘。故壘西邊甩牺,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累奈。亂石穿空贬派,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澎媒。江山如畫搞乏,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戒努,小喬初嫁了请敦,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储玫,談笑間侍筛,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撒穷,多情應笑我匣椰,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端礼,一尊還酹江月禽笑。
想到周瑜在“小喬初嫁”時就立下了令“強虜灰飛煙滅”之大功入录,可謂少年得志,風流倜儻佳镜,而蘇軾自己人到中年雙鬢染霜僚稿,枉受烏臺案之苦,發(fā)配黃州邀杏,功業(yè)無成,“早生華發(fā)”唬血,與周瑜相比望蜡,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強烈的對比拷恨,另蘇軾生發(fā)出濃重的“人生如夢”的感慨脖律,今世之無奈卻也只能在清風明月間買醉。
2腕侄、同病相憐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小泉,追思古人更體現(xiàn)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冕杠,關照自我微姊,抒發(fā)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或懷才不遇的感傷。
比如:李商隱《賈生》(懷古傷己)
宣室求賢訪逐臣分预,賈生才調更無倫兢交。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笼痹。
寫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配喳,傾談神鬼不談治國之策,實則借賈誼來寫自己的同樣的遭遇凳干,抒發(fā)并強化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晴裹。
【心理二】懷古傷今
古代詩人的主流是寒士,濟天下拯黎民的念頭使他們更多關注在國家政治救赐、社會生活上涧团。詩人們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達對現(xiàn)實的關切经磅、熱情少欺、不滿、警戒馋贤。懷古盡管觸點在古赞别,但實際上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的強烈關注。現(xiàn)實不合理想模式的時候自然就成了詩人們懷古最有理由的時候配乓。
根據(jù)古跡或古事的現(xiàn)狀也可分為兩類:
1仿滔、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懷古詠史惠毁,現(xiàn)實的不盡人意就難免使詩人觸景生情,抒發(fā)盛衰之感傷崎页,獨抒思古之幽情鞠绰。抒發(fā)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飒焦。這類詩作或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蜈膨,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牺荠;或憂國傷時翁巍,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休雌,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灶壶。
比如,做為六朝古都杈曲、曾經繁華一時的金陵更是成為古代詩人們感情的集射地驰凛,不知觸發(fā)了多少人的懷古之情,金陵懷古幾乎成為詠史詩的一個專題担扑。過去的繁華隨風遠去恰响,只留下一片荒蕪,這讓人頓生物換星移涌献,世事滄桑之感渔隶。
比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洁奈。
吳宮花草埋幽徑间唉,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利术,二水中分白鷺洲呈野。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印叁。
全詩通過古今對照之描寫被冒,觸境生愁,表達了皇帝被奸邪包圍轮蜕,而自己被排擠出長安昨悼,報國無門的沉痛心情≡韭澹“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率触,意寓言外,饒有余味汇竭。此詩天然成韻葱蝗。語言流暢自然穴张,不事雕飾,瀟灑清麗两曼。作為登臨吊古之作皂甘,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悼凑,把歷史的典故偿枕,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户辫,抒發(fā)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渐夸,意旨尤為深遠。
2寸莫、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風景依舊捺萌,只是朱顏已改档冬。物是人非給人帶來幻夢似的感覺膘茎, 不由得讓人做冷靜的思考。
如:劉禹錫的《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酷誓,潮打空城寂寞回披坏。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盐数。
全詩通篇寫景棒拂,群山仍在,潮水依舊玫氢,月光依然帚屉,所變者已是“故國”、“空城”漾峡、“舊時月”攻旦,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凄涼不堪生逸,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 感牢屋,令人不勝傷感。
【心理三】理性反思 前兩類詩歌槽袄,作者都身置其中烙无,抒發(fā)一己之感慨;此一種遍尺,作者跳出來截酷,站在歷史的高度,獨抒機杼乾戏,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合搅,啟迪世人多搀。這些詩作大多是作者在懷古詠史的同時,融進了的自己切實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生活體驗灾部,具有強烈個人意識康铭。
1、借古諷今赌髓,別有寄托:借古諷今从藤,勸誡今人不要一味貪圖享樂/過度奢侈/窮兵黷武, 以免重蹈歷史覆轍(借古諷今)锁蠕。
如:王安石金陵懷古詞《桂枝香》
登臨送目夷野,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荣倾。千里澄江似練悯搔,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舌仍,背西風妒貌、酒旗斜矗。彩舟云淡铸豁,星河鷺起灌曙,畫圖難足。
念往昔节芥、繁華競逐在刺,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头镊。千古憑高對此蚣驼,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相艇,但寒煙芳草凝綠颖杏。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厂捞,后庭遺曲输玷。
上片以“登臨送目”四字領起,層層表現(xiàn)了“故國晚秋”中江山風物的勝概靡馁。下片則以“念往昔欲鹏、繁華競逐”一句轉入懷古,感嘆六朝皆因荒樂而相繼覆亡臭墨,末三句落到“至今”赔嚎,便寓警世傷時之意,實際上是借歷史警誡當朝統(tǒng)治者不要一味貪圖享受而重蹈歷史之覆轍。
2尤误、理性分析侠畔,冷靜剖析歷史: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损晤。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软棺,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尤勋,銅雀春深鎖二喬喘落。
這首詩作變換視角,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最冰。詩的開頭二句瘦棋,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暖哨,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zhàn)赌朋,周瑜火攻,倘無東風篇裁,東吳早滅沛慢,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茴恰。詩的構思極為精巧颠焦,議論新穎獨特斩熊,發(fā)人所未發(fā)往枣,一反眾口一辭的論調而又 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粉渠。
通過以上的分析分冈,我們不難看出和總結出,懷古詩的基本思路與結構 :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霸株。四個環(huán)節(jié)雕沉,也可以說四個組件清晰而貫下。這也是正是我們要臨摹和學習的重點去件。
下節(jié)我們分析詠史懷古詩的常見意象和意境坡椒。
(此文參照部分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