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華德福教師手記? 2018-05-15
作者 王適之
2018年初渤涌,我和家人許下新年的愿望:希望能有一個自己的小書房,三五好友在其中談古論今把还。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实蓬,我在樓下遇見了新開的一間咖啡屋——Caribe咖啡。老板老夏也是性情中人吊履,于是兩個人一股弄安皱,第一期讀書會開了。
道可道非常道
教育有法而無法
道可道艇炎,非常道酌伊。通常,言有盡缀踪,言語會局限智慧居砖。
這大概也是當年老子并不想著書立說的原因吧,一旦形成文字辜贵,其實就固化了悯蝉。
以教育為例⊥锌“道”“無”“有”可能都是相生相伴的鼻由,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數(shù)學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學習有法而無法”厚棵。
施泰納先生說蕉世,孩子在9歲的時候會經(jīng)歷一場危機,但是我們班有的孩子到了11歲婆硬,這種不安才來臨狠轻;有人說,早上背單詞最快彬犯,但是我卻只在晚上記得住向楼。
方法都是別人的,好不好用只有試了才知道谐区。
從兒童教育的角度看湖蜕,大部分孩子在小學階段更愿意接受的是圖像化的呈現(xiàn),他們記憶圖像更快更久宋列,但是我遇見的孩子中就有對圖像毫無興趣昭抒,對抽象知識充滿渴望。
幾個學友一起交流的時候,大家發(fā)現(xiàn)自己和孩子都在青春期附近開始變得內(nèi)向起來灭返,更多的向內(nèi)盗迟,之后又開始開朗起來。但是熙含,每個人的具體呈現(xiàn)卻很不相同罚缕,有的人不說話,有的人寫日記怎静,有的人熱愛音樂卻拒絕表演怕磨,有的人在小說中找尋自己……
面對如此雷同的經(jīng)歷,我們似乎可以窺見教育的規(guī)律消约;面對差異這么巨大的孩子,除了關注面前每一個獨特的孩子员帮,怎么可能做真正的教育呢或粮?
美之為美斯惡意
減少計劃欲
一位朋友是媽媽,說孩子從小的時候話多得不得了捞高,老師說她把全家人的話都說了氯材。
于是父母覺得這樣不好,千方百計的讓孩子安靜硝岗,吃飯的時候都不說話氢哮。
幾年之后,孩子長大了型檀,話越來越少冗尤。媽媽著急了,她這樣會不會越來越向內(nèi)了呢胀溺?
我們回憶了自己的青春期裂七,老夏說了自己上高中的兒子也的故事,媽媽豁然開朗仓坞。
臺灣道禾教育有一個樸素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孩子書法背零,不需要做任何事情,關掉電視无埃,支起硯臺徙瓶,自己寫起來。
最具有穿透力的商業(yè)是傳遞思想嫉称。不知道什么時候侦镇,“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家長的焦慮。媽媽從小就開始胎教澎埠,上一大堆課程虽缕,不停的吃胎監(jiān)安胎,反而有問題。媽媽生我的時候氮趋,生之前一個月還在干農(nóng)活伍派,家里的產(chǎn)婦基本都如此,結(jié)果生孩子反而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剩胁。
不要覺得孩子只是你的诉植,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命運——問問自己,你是屬于你父母的嗎昵观?安排孩子的生活晾腔,實際上是在滿足家長的“計劃欲”。不要一直和孩子說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多少啊犬,不斷強調(diào)要孩子知道自己的功勞灼擂,似乎需要孩子長大了回報,反而讓孩子覺得親情變成了一場交易觉至。
我的一個好朋友剔应,深愛吉他、架子鼓语御,但是父母覺得這是不務正業(yè)峻贮,高中的時候在父母的夾縫中讓愛好存活下來,知道今天工作了应闯,父母對于他的這份熱愛依然不冷不熱纤控;而老夏的兒子也愛吉他,老夏夫婦說起來這個的時候碉纺,臉上寫滿了自豪船万。
同樣的愛好,父母的態(tài)度不同惜辑,至于孩子唬涧,這份愛好的意義會很不一樣。我的朋友盛撑,愛的大多是趙雷碎节、宋冬野的歌,唱得好聽的讓人心疼抵卫。
其實狮荔,中國孩子的災難之一是: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做是最好的教育
不樹立標兵介粘,大家就不會去執(zhí)著于追求殖氏,就不會爭奪;不去強調(diào)貴重的東西姻采,大家就不會升起盜竊之心雅采;不給大家看可以得到的東西,那樣老百姓就會不迷亂。
這里也經(jīng)常被人批評婚瓜,認為老子有愚民的想法宝鼓。這是老子的治國之道。老子的“愚”是說降低被別人鼓動出來的欲念巴刻。如買房的想法愚铡,完全是房地產(chǎn)商強加給中國人的,本來可以舒服的生活胡陪,有了房子之后沥寥,生活質(zhì)量反而下降了。現(xiàn)在生活不清凈柠座,很多是廣告刺激給了我們的欲望邑雅,女性尤其如此。
廣廈千間夜眠八尺妈经。
成功學都在宣揚一夜暴富蒂阱,其實是刺激著人的妄念。
有的時候看見父母讓很小的孩子做決定狂塘,大概是希望孩子能有自己的思考吧。但是其實鳄厌,九歲之前的孩子更喜歡的是跟隨荞胡,父母給太多的選擇,反而讓是失去了一種安全感了嚎,因為他其實還不具備選擇的大腦基礎泪漂。而這種選擇會讓孩子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討價還價,反而錯過了很多安靜做事情的機會歪泳。
放心萝勤,等到青春期到來,他們有主見的時候呐伞,你不阻止就可以了敌卓。
學校里剛出生了3只小狗,最初狗媽媽半步不離伶氢,任何人靠近都是很危險的趟径,隨后有人可以靠近了,現(xiàn)在每天小狗和孩子們嬉戲癣防,媽媽只是偶爾瞇著眼睛看一下蜗巧,我猜測最后她會把他們趕出家門的。
在英國夏山學校蕾盯,孩子從小就自己決定事情:學習幕屹、校園事務、公共決策。美好至極望拖,但是不合“道”渺尘。所謂道法自然。教育是一個逐漸放手的過程靠娱,不是一下子放開沧烈,也不是管死了。
就像學校里的小狗像云,人能狗一樣嗎锌雀?天地是按照道的規(guī)則在運行,道是只按照自己的規(guī)律運行迅诬,萬物都如草扎的狗一樣(人并不特殊)腋逆;圣人也如此,按照規(guī)律行事侈贷,把老百姓當做芻狗一樣看待惩歉。
我們同情動物之間的相互廝殺,但是一部人類史就是一部殘酷的俏蛮、血腥的故事撑蚌。縱觀人類得歷史搏屑,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圣人不仁”“天地不仁”争涌,仿佛歷史和天地有巨大的輪子,其規(guī)律不可改變辣恋,可以碾壓一切亮垫。特別推薦大家看《三體》這本書,在一個更高文明更高的視角看來伟骨,不知道人類和螞蟻有什么區(qū)別饮潦?大概是猴子和蟑螂的區(qū)別吧。
孩子小的時候携狭,讓孩子跟隨继蜡,父母老師是孩子的神明;孩子三四年級了逛腿,孩子開始有自己的質(zhì)疑了壹瘟,父母老師是孩子的國王;之后是將軍鳄逾,那是五六年級的事情稻轨;七八年級變成隊長,高中之后變成導師雕凹,大學之后殴俱,朋友是最好的位置了政冻。
這樣的“道”,不要相信线欲,也不要不信明场,驗證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