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先生在《擁有哲學,擁有生命和智慧资昧,你的人生便會幸赋晖粒》演講中,談到他的女兒在幼兒園階段就問起“天有天花板嗎?”格带、“世界的一輩子有多長撤缴?”這類時間刹枉、空間有限無限的問題。類似的“天外有天嗎?”屈呕、“時間有始終嗎?”等問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曾縈繞在我腦中微宝,時不時為此而暈乎、茫然虎眨,直至到本世紀頭十年蟋软,當我在書海中遇到了康德,才有了一個答案嗽桩,并為此而釋然岳守。
我們所知的世界無非就是主體和客體的世界,主體世界就是人碌冶,人的思維湿痢、情感、行為;客體世界就是物扑庞,物的時間性蒙袍、空間性、物理性嫩挤。雖然人也屬于物的范疇,有物的屬性消恍,但由于人被賦予了世界觀察者的地位岂昭,因而也被賦予了主體性。
人雖然被賦予了世界觀察者的地位狠怨,但人被賦予的觀察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约啊,而客體世界卻是無限的,想要以有限的觀察能力觀察到無限佣赖,那是不可能的恰矩!雖然我們不可能觀察到無限,但我們可以以謙卑的態(tài)度憎蛤,以我們的好奇心和熱情外傅,思維無限,并以我們探索世界奧秘的行為俩檬,發(fā)展我們的觀察能力萎胰,一小步一小步地向無限靠近。
明白了這點棚辽,也就明白了牛頓技竟、愛因斯坦等偉大的科學家為什么對時間、空間屈藐、物質(zhì)的奧秘那么執(zhí)著地探索榔组。也就明白了希臘三哲熙尉、笛卡爾、斯賓諾莎搓扯、萊布尼茨检痰、洛克、貝克萊擅编、休謨攀细、康德等偉大的思想家為什么那么熱衷地研究人的思維和認識能力。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自己不可能達到無限爱态,但他們想要努力接近無限,并為此畢其ー生而踐行谭贪!這就是好奇心的來源,這就是學習熱情保持的動機锦担,這就是探索行為的動力俭识。這也可以解釋他們?yōu)槭裁磿绱藗ゴ?因為他們擁有偉大的抱負和偉大的力量。
好奇心洞渔、熱情套媚、思考力、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