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過年都有不同的習俗填大。
有些戒洼,很有趣;有些允华,還真的是頗有幾分奇葩呢圈浇。
感謝自己還在堅持碼字;感謝大家靴寂,還在堅持抽空閱讀磷蜀。
提前祝大家過年開心~~~~
——觀觀之語
01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第一次去北方的公婆家過年百炬,才真正意識到我大天朝地大物博褐隆、文化習俗差異更是天差地別。
年三十那天剖踊,哥哥姐姐家的孩子們好不容易放寒假聚到了一塊庶弃,玩起來也是酣暢淋漓、直到傍晚了仍是意猶未盡德澈,那時我還“年輕”虫埂,也跟著外甥、侄兒們一塊玩圃验。
后來出現(xiàn)的一幕掉伏,我完全不明就里:正玩得起勁的外甥被姐姐強行帶回家去了。
當時心里怪納悶的:姐姐家離公婆家不遠澳窑,走路也不到十分鐘斧散,為什么不干脆讓孩子在外婆家過年得了,人多更熱鬧摊聋!我小時候經(jīng)常一到寒暑假就“寄居”在外婆家鸡捐,也喜歡在外婆家過年——外婆家表姐表妹多,年味濃麻裁,比在自己家過年好玩N倍箍镜!
后來源祈,把心里的疑問對老公說了,他的回答真是讓我吃了一驚:“我們這邊的習俗就是這樣: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家吃團圓飯的色迂,外孫(女)也是香缺。”
回想起來歇僧,我才終于理解图张,為什么有一次和婆婆通電話,她得知我正在外婆家過年诈悍,表示十二分的震驚祸轮。估計,她當時內(nèi)心的沖擊和我此時一樣吧侥钳。
后來适袜,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在山西舷夺、陜西痪蝇、河北、山東冕房、河南及京津冀地區(qū)”有不少地方至今仍有這個習俗——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躏啰。
Word天,這個習俗竟然是真實存在耙册,而且不是個別地方才有给僵。據(jù)說,如果女兒出嫁后回娘家過年详拙,會給娘家的兄弟帶來不好的運氣铺韧。呵呵诲侮。
有人肯定要說:“這是什么陋習啊翩肌,當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嗎迂苛?”、“這明顯是重男輕女的迷信思想捌俊脯爪!”
可是,那些古來就有矿微、流傳了幾百痕慢、幾千年的習俗,哪有什么道理可言涌矢?每到本命年掖举,我們不也是既無奈又不能推辭地接過老媽為我們買的紅襪子、紅衣服娜庇、紅褲子嗎塔次?
02
有些習俗方篮,比如本命年這種,其實也還好励负,無傷大雅藕溅,信或不信的,買一些紅腰帶熄守、紅衣服之類的蜈垮,穿穿倒也無妨耗跛。就算審美上有時讓人看不過去裕照,但至少不會真的妨礙到誰。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這個習俗真是很坑人调塌。以前看過這樣一則新聞:某女士離異后帶著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晋南,大年三十卻因為這個陋習而被迫流落在外,年后才能回家(有些地方必須等到年初二)羔砾。
她父母那邊的光景也是很凄涼负间。老夫妻就這么一個女兒,把女兒外孫“趕出去”后姜凄,吃團圓飯時政溃,別人家熱熱鬧鬧、喜氣騰騰态秧、子孫繞膝董虱,老兩口就只能大眼瞪小眼了。
好好的一個年申鱼,非要過成如此模樣愤诱,還真是讓人無語,能把這樣一個習俗貫徹捐友、執(zhí)行到這種地步淫半,寧可讓自己以及自己最親近的幾個人心塞至此,叫人不得不“服”匣砖!
春節(jié)(又稱新年科吭、大年、過年等)猴鲫,對中國人來說砌溺,再沒有哪個節(jié)日比這個更隆重、更在意的了变隔。本意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规伐,歡聚一堂,辭舊迎新匣缘。老年人翹首以盼猖闪、終于把長年忙碌在外的子孫們盼回來了鲜棠;年輕人盤點一年的收獲,整裝待發(fā)再戰(zhàn)來年培慌;孩子們也終于可以肆意玩耍豁陆、和家族里其他小伙伴一起盡情嬉鬧、放煙花響大炮……
過年吵护,在我印象中不就是這樣的嗎?可以暫時不用忙工作盒音、不用操心這操心那,只管回到父母的懷抱馅而,偷幾天懶祥诽,撒幾天嬌,一大家子人聚到一起吃吃喝喝瓮恭、親戚朋友們輪流約起來繼續(xù)吃吃聊聊……一年的疲憊和煩惱雄坪,也都隨之煙消云散。
03
身居大城市的人們常抱怨:年味淡了屯蹦。我也希望那些美好的民俗(懷念幼時的耍龍燈和舞獅子)不要丟维哈,希望自己的孩子們?nèi)匀粫裎覀冃r候那樣,覺得過年是件特別隆重登澜、有意思的事情阔挠,也會早早地就開始數(shù)著指頭“盼”過年……
然而,反觀“不讓已婚的女兒回家過年”這一習俗脑蠕,指向的卻不是“聚”购撼,更不是“喜慶”;而是“分”空郊,是“割裂”份招。
對于婚姻幸福的女人來說,倒也還好狞甚,至少有老公及公婆家可以團聚锁摔。對于離異或者另一半不能回家過年的家庭來說,過年真的不是喜慶哼审,而是大寫的凄涼谐腰。
在這里要感謝二胎政策,不然那些只有一個獨生女的家庭涩盾,在閨女長大結(jié)婚后十气,每到過年老兩口就只能大眼瞪小眼地過了,年復一年如是春霍。
真的想問問那些堅守這一習俗的人們:心里不苦嗎砸西?
今天刷出一個帖子,一同樣有此困擾的80后單身媽媽,雖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芹枷,縱橫于職場衅疙、網(wǎng)絡很多年,看似非吃Т龋“現(xiàn)代人”了饱溢,然而,她和她的孩子走芋,大年三十那天也被同城的父母阻擋在了門外……這滋味绩郎,怎一個“傷心”了得!
在心塞的同時翁逞,竟然也有網(wǎng)友看到了“積極”的一面肋杖。有網(wǎng)友留言:“以后找老婆就要找這幾個地方的,以后就再也不用為過年去娘家和婆家而爭執(zhí)不下熄攘、鬧到雞飛狗跳了兽愤!”
剛才彼念,一朋友在千里迢迢自駕回到父母家后挪圾,發(fā)了條動態(tài):“家,是一種信仰逐沙,讓我回到你的身旁……”
家哲思,這么有魔力的地方,多少游子內(nèi)心深處的港灣吩案。當自己女兒提出一起過年的要求時棚赔,又怎能忍心說“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