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桃犬,燕子雙飛去刹悴。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攒暇。(雙飛去 一作:雙來去 離恨苦 一作:離別苦)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土匀,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扯饶。欲寄彩箋兼尺素恒削,山長水闊知何處?
譯文
清晨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尾序,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躯砰,一雙燕子飛去每币。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琢歇。
昨天夜里西風(fēng)慘烈兰怠,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李茫,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揭保。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魄宏,碧水無盡秸侣,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注釋
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宠互。唐教坊曲味榛,后用為詞牌∮璧《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小石調(diào)”搏色,《清真集》入“商調(diào)”。趙令畤有《商調(diào)蝶戀花》券册,聯(lián)章作《鼓子詞》频轿,詠《會真記》事垂涯。雙調(diào),六十字航邢,上下片各四仄韻耕赘。
檻(jiàn):古建筑常于軒齋四面房基之上圍以木欄,上承屋角翠忠,下臨階砌鞠苟,謂之檻。至于樓臺水榭秽之,亦多是檻欄修建之所当娱。
羅幕:絲羅的帷幕,富貴人家所用考榨。
不諳(ān):不了解跨细,沒有經(jīng)驗。諳:熟悉河质,精通冀惭。離恨:一作“離別”。
朱戶:猶言朱門掀鹅,指大戶人家散休。
凋:衰落。碧樹:綠樹乐尊。
彩箋:彩色的信箋戚丸。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扔嵌,通常長約一尺限府,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痢缎,遺我雙鯉魚胁勺。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独旷。兼:一作“無”署穗。
鑒賞
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势告。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蛇捌,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咱台,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络拌。
起句“檻菊愁煙蘭泣露”,寫秋曉庭圃中的景物回溺。菊花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春贸,看上去似乎脈脈含愁混萝;蘭花上沾有露珠,看起來又像默默飲泣萍恕。蘭和菊本就含有某種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潔)逸嘀,這里用“愁煙”“泣露”將它們?nèi)烁窕瑢⒅饔^感情移于客觀景物允粤,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崭倘〉胍“愁”“泣”二字蹦浦,刻畫痕跡較顯梢什,與大晏詞珠圓玉潤的語言風(fēng)格有所不同代虾,但借外物抒寫心情、渲染氣氛忆植、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泣港。
次句“羅幕輕寒骑歹,燕子雙飛去”售躁,寫新秋清晨坞淮,羅幕之間蕩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陪捷。
這兩種現(xiàn)象之間本不一定存聯(lián)系回窘,但充滿哀愁、對節(jié)候特別敏感的主人公眼中市袖,那燕子似乎是因為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毫玖。這里,與其說是寫燕子的感覺凌盯,不如說是寫簾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輕寒烹玉,而且心理上也蕩漾著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驰怎。燕的雙飛,更反托出人的孤獨二打。這兩句純寫客觀物象县忌,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來兩句“明月不諳離恨苦继效,斜光到曉穿朱戶”症杏,從今晨回溯昨夜,明點“離恨”瑞信,情感也從隱微轉(zhuǎn)為強烈厉颤。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離恨之苦凡简,而只顧光照朱戶逼友,原很自然精肃;既如此,似乎不應(yīng)怨恨它帜乞,但卻偏要怨司抱。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悵觸黎烈。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习柠,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照棋∽世#”過片承上“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必怜∪馔兀“獨上”應(yīng)上“離恨”,反照“雙飛”梳庆,而“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暖途,脈理細密「嘀矗“西風(fēng)凋碧樹”驻售,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fēng)落葉的回憶更米。碧樹因一夜西風(fēng)而盡凋欺栗,足見西風(fēng)之勁厲肅殺,“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顯著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征峦。景既蕭索迟几,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栏笆,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xiàn)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类腮,望盡天涯路◎燃樱”這里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蚜枢,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针饥、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厂抽,使其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zhuǎn)向?qū)V遠境界的騁望,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丁眼。這三句盡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筷凤,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户盯;語言也洗凈鉛華嵌施,純用白描饲化。這三句是此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
高樓騁望吗伤,不見所思吃靠,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足淆!”彩箋巢块,這里指題詩的詩箋;尺素巧号,指書信族奢。兩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愿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xiàn)實對照起來寫丹鸿,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越走,詞也就這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jié)束】炕叮“山長水闊”和“望盡天涯”相應(yīng)廊敌,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處”的慨嘆則更增加搖曳不盡的情致门怪。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代:晏殊
紅箋小字骡澈。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掷空。惆悵此情難寄肋殴。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坦弟。人面不知何處护锤,綠波依舊東流。
譯文
精美的紅格信箋寫滿密密小字酿傍,說的都是我平生對你的愛慕之情蔽豺。鴻雁飛翔云端且魚兒游戲水里,這番滿腹惆悵的情意難以傳寄拧粪。在斜陽里我獨自一人倚著西樓,遙遠的群山恰好正對窗上簾鉤沧侥。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處去了可霎,唯有碧波綠水依舊向東方流去。
注釋
①紅箋(從竹,戔( jiān)聲):紅色的質(zhì)地很好紙片或者條宴杀。供題詩癣朗、寫信等用的(質(zhì)量較高的)小幅紙張。如:箋管(紙和筆);箋幅(箋紙,信箋);箋詠(在箋紙上題詠詩詞)古時用以題詠或?qū)憰拧?/p>
②平生意:這里是寫的平生相慕相愛之意
③鴻雁:在古代旺罢,傳說中的一種鴨科鳥(鴻雁)可以傳遞書信旷余。也作書信的代稱绢记。“鴻雁傳書”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傳說正卧,因為鴻雁屬定期遷徙的候鳥蠢熄,信守時間,成群聚集炉旷,組織性強签孔。古人當(dāng)時的通信手段較落后,渴望能夠通過這種“仁義禮智信”俱備的候鳥傳遞書信窘行,溝通信息饥追。
④斜陽:傍晚西斜的太陽。 唐 趙嘏 《東望》詩:“斜陽映閣山當(dāng)寺罐盔,微綠含風(fēng)月滿川但绕。” 元·彭芳遠 《滿江紅》詞:“牛背斜陽添別恨惶看,鸞膠秋月續(xù)琴心捏顺。” 清·黃遵憲 《養(yǎng)疴雜詩》:“竹外斜陽半滅明碳竟,卷簾欹枕看新晴草丧。” 艾蕪 《人生哲學(xué)的一課》:“ 昆明 這都市莹桅,罩著淡黃的斜陽昌执。”
⑤惆悵:失意诈泼,傷感懂拾。惆悵就是因為心中郁悶而不知道該干什么,憂傷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铐达,而惆悵是強調(diào)一種迷茫岖赋,不知所措的感覺。
賞析
此為懷人之作瓮孙。詞中寓情于景唐断,以淡景寫濃愁,言青山長在杭抠,綠水長流脸甘,而自己愛戀著的人卻不知去向;雖有天上的鴻雁和水中的游魚偏灿,它們卻不能為自己傳遞書信丹诀,因而惆悵萬端。
詞的上片抒情。起句“紅箋小字铆遭,說盡平生意”語似平淡硝桩,實包蘊無數(shù)情事,無限情思枚荣。紅箋是一種精美的小幅紅紙碗脊,可用來題詩、寫信棍弄。詞里的主人公便用這種紙望薄,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說盡了平生相慕相愛之意呼畸。顯然痕支,對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傾心相愛的知音蛮原。
三卧须、四兩句抒發(fā)信寫成后無從傳遞的苦悶。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儒陨,前者見于《漢書·蘇武傳》花嘶,后者見于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是詩文中常用的典故蹦漠。作者以“鴻雁在云魚在水”的構(gòu)思椭员,表明無法驅(qū)遣它們?nèi)鲿f簡,因此“惆悵此情難寄”笛园。運典出新隘击,比起“斷鴻難倩”等語又增加了許多風(fēng)致。
過片由抒情過渡到寫景研铆÷裢“斜陽”句點明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棵红,紅日偏西凶赁,斜暉照著正在樓頭眺望的孤獨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逆甜,而遠處的山峰又遮蔽著愁人的視線虱肄,隔斷了離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悵難遣交煞『葡浚“遠山恰對簾鉤”句,從象征意義上看错敢,又有兩情相對而遙相阻隔的意味。倚樓遠眺本是為了抒憂,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稚茅,從抒情手法來看纸淮,又多了一層轉(zhuǎn)折。
結(jié)尾兩句化用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亚享,桃花依舊笑東風(fēng)”之意咽块,略加變化,給人以有余不盡之感欺税。綠水侈沪,或曾映照過如花的人面,如今晚凿,流水依然在眼亭罪,而人面不知何處,唯有相思之情歼秽,跟隨流水应役,悠悠東去而已。
此詞以斜陽燥筷、遙山箩祥、人面、綠水肆氓、紅箋袍祖、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谢揪,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xiàn)得婉曲細膩蕉陋,感人肺腑。全詞語淡情深键耕,閑雅從容寺滚,充分體現(xiàn)了詞人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屈雄,著名詞人村视、詩人、散文家酒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蚁孔,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惋嚎,是當(dāng)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杠氢。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dāng)時北宋詞壇上另伍,被稱為“大晏”和“小晏”鼻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