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兩天前,我在one中收聽了深夜電臺玩郊,標(biāo)題是:最怕煙火消失之后的時刻肢执。是很棒的一期節(jié)目,分享一下其中的文案译红。
小的時候特別喜歡過春節(jié)预茄,過元宵節(jié),除了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不用上學(xué)之外耻陕,還因為只有在這兩個節(jié)日里才可以放鞭炮拙徽,看煙火,每次除夕前的那次趕大集纏著爸爸去爆竹攤前挑禮花诗宣,因為家人分配在這個上面的錢數(shù)有限膘怕,所以你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比如其威力是不是可以讓我這個小孩來放召庞,他們哪個是看花岛心,哪個是聽響聲的,做完一番激烈的推算之后才慎重的選定哪幾個篮灼。
抱回家之后每天又都回去小屋里查看忘古,生怕丟了一樣,然后小心的把兩串小鞭炮拆成幾十個獨立的小家伙诅诱,每天放幾個都是有計劃的髓堪,直到除夕當(dāng)晚那種期待感,幸福感達(dá)到最高點娘荡,聽著爺爺一聲令下旦袋,可以放炮了就和吃了蜂蜜一樣飛奔出門去點煙火,之后看著在頭頂綻放的煙花它改,總是會不自覺地嘴角帶著笑。
隨著慢慢長大商乎,那份期待感消失了央拖,本來點燃引線那一刻的幸福感在煙花綻放消失的瞬間被更大的失落感覆蓋,我突然發(fā)覺鹉戚,原來和沸點的愉悅相比鲜戒,其后的空虛才是更長久的,而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體驗?zāi)兀?/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