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全面升級了自己的認知味滞,并且有了一連串的由內(nèi)而外的收獲之后樱蛤,年初的時候我信心滿滿得把2018定義為了全方位的技能提升年,并且定調(diào)了大致的時間安排原則剑鞍,具體如下:
- 每天早起昨凡,坐最早的班車,八點前就到公司蚁署,利用早上兩小時左右的黃金時間進行工作相關的技術積累土匀;
- 在工作期間保持高度專注,盡可能在6點之前就完成一天工作形用,保質保量就轧;
- 利用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專注于自己的寫作和思考,然后晚飯田度,坐班車回家妒御;
- 到家之后的時間則用于健身,讀書镇饺,寫作;
- 11點前上床睡覺乎莉。
結果很不辛,這個計劃堅持得極為糟糕奸笤。
問題的根本并不能完全歸結于執(zhí)行力的缺失惋啃,諸如無法堅持早睡早起之類。而是來自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监右。首先边灭,因為工作上的進度和任務量是由一個團隊而非我個人能確定的,因此無法保證每天定時定點完工健盒,忙的時候需要不少額外的時間去完成绒瘦,而不忙的時候則有可以早早手工称簿,因此導致工作結束后的寫作時間和思考時間往往是斷斷續(xù)續(xù)的。其次惰帽,回到家之后的時間也并不完全是屬于自己的憨降,因而很難做到心無旁騖地保持專注。結果在兩三個月之后回頭一看该酗,發(fā)現(xiàn)自己在每天工作之外的積累是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授药。
痛定思痛,我意識到問題的根源來自于過于理想主義的時間安排與客觀條件的沖突呜魄,于是在反省和思考過后決定在現(xiàn)有的時間管理基礎上做出以下三個比較大的調(diào)整悔叽。
I. 早起專注于個人成長
在我的個人成長計劃里,寫作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基礎的組成部分耕赘,希望通過寫作這樣過程的來倒逼自己進行不斷輸入。但寫作也是一個非常需要不被干擾膳殷,全身心投入的過程操骡,而目前一天中能夠做到完全不被干擾的時間就只有早上早起的時間,因此把寫作與個人成長的時間調(diào)整到早上開始工作之前是唯一的選擇赚窃。
而對于當前工作相關的技術積累册招,其實是可以融合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去完成的,并不一定非要利用早起的時間勒极。此外是掰,自己也度過了剛加入公司時的生存模式,可以不再需要把所有醒著的時間都用于工作辱匿,因此這也是騰出早起時間的一個有力保障键痛。
II. 生活和工作沒有必要剝離
第二個大的調(diào)整主要是為了解決工作量和工作時間不可控的問題,因為其不可控性松嘶,如果還是執(zhí)意要提前嚴格區(qū)分開工作和非工作的時間体谒,那無非是自討苦吃坑雅。反倒不如就干脆放棄劃分工作和生活的具體界限,靈活機動丁频。
具體來說,首先是工作上邑贴,根據(jù)需要專注程度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席里,一類是需要長時間高度專注的類型,比如一個思考一個新項目的構架拢驾,一個新的feature實現(xiàn)奖磁,或者是一個比較大的bug的修復;而另一類其實并不怎么需要長時間的專注繁疤,通常是一些繁瑣和碎片化的任務署穗,比如說修一些小的bug寥裂,review一個diff,回復一封不那么緊急的郵件案疲,寫一段面試feedback等等封恰,事實上每天在工作中是有相當長的一部分時間在處理這類事情。而這類事情在時間的安排上完全是可以見縫插針褐啡,不必使用整段的诺舔、不被干擾的黃金時間。
另一方面备畦,除了每天早起的個人成長以及工作之外低飒,其余需要做的無非就是健身,社交懂盐,看書褥赊,娛樂購物等事情,基本上也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去做的莉恼。完全可以在家一邊跑一行命令拌喉,在等待的時間里就順帶著健會兒身去了。
《吉田醫(yī)生哈佛求學記》里也提到過類似的理念俐银,同時順利進行多個想做的事情的秘訣尿背,就是不要把什么都分得很清楚。盡管很多人把工作和個人生活嚴格區(qū)分開來捶惜,白天工作田藐,下班之后屬于個人生活,但如果拘泥于此吱七,往往難以同時進行多個事情汽久。
因此不去可以區(qū)分工作與生活反而獲得了更多的靈活性,去完成更多的事情踊餐。
III. 放棄完美主義回窘,接受不完美
這一點切身體會主要是來自于之前寫作的經(jīng)歷。盡管去年寫了不少的博客文章市袖,但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每一次進行寫作都非常耗時啡直,因為每次在寫字時所帶有的心態(tài)是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都要力求完美和滿意苍碟,結果就導致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需要仔細思考酒觅,結果盡管文章不長,卻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微峰,這也一度讓我苦惱不已舷丹。
直到最近在諾言社區(qū)看到李一諾分享她的寫作經(jīng)歷,才讓我找到了突破的方向蜓肆。其中提到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所謂的寫作三部曲颜凯。
第一步谋币,寫出“糟糕”的初稿。在寫作之前就首先建立“不會太好”的心理預期症概,然后開始動筆只管寫蕾额,別想太多,其實我們在輸出的過程中就是一個不斷地提煉自己的思想的過程彼城。寫完初稿之后不必急著開始修改诅蝶,而是像游戲里放完一個大招之后的cool down,少則一兩個小時募壕,多則可一兩天调炬。
第二步則是由主變客,以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文章舱馅。在過程中可以不斷問自己缰泡,我是不是愿意把它讀完?能不能讀懂代嗤?邏輯關系清不清晰棘钞?對讀者有沒有用等等,帶著這樣的思考去修改文章资溃。
最后一步是所謂的“抹膩子”武翎,即打磨文章烈炭。再次審閱溶锭,看看文章是不是嚴謹,是否需要改進結構符隙,調(diào)整內(nèi)容順序趴捅,或者是否用詞太頻繁,可以考慮用更少的詞語去表達清楚霹疫,亦或感染力夠不夠拱绑,是否需要補充故事和描寫來提升感染力等。
直到完成了這三個步驟丽蝎,才算完成了一篇文章猎拨。
這背后對我啟發(fā)很大的一點就是沒有必要一開始就力求完美屠阻,而是要盡可能快得完成“糟糕的”初稿红省。帶著這樣的心態(tài),在寫文章時反倒少了很多的心里負擔和束縛国觉,大大提高了寫文章初稿的效率痕寓,在寫初稿的過程中呻率,思想也得到了落實和提煉筷凤,可以說是極大地提升了寫作體驗挪丢。
再推而廣之,這樣的心態(tài)也不僅僅適用于寫作卢厂,在其他方面乾蓬,比如學習一個新技能,工作中開啟一個新項目慎恒,其實都是相通任内。剛開始只需要先盡快弄出有一個大致的,不完美的融柬,甚至糟糕的解決方案死嗦,然后才有了在此基礎之上的不斷改進和提升。
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粒氧,需要不斷的反思越除,調(diào)整和迭代,如以上外盯。也需要有不變的堅持摘盆,如自律,極簡主義饱苟。
期待接下來新的變化與成長孩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