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車音樂是哪一首叠蝇?

【一起讀書03】:楊照《呼吸》

//“音樂始終在這里,選擇你的路龙考,走進來就是了蟆肆。”


這是一本講“音樂”的散文集晦款。再說得細化一些炎功,它主要講的是“古典音樂”。

其實在買這本書之前我有些猶豫缓溅,我不是音樂專業(yè)生蛇损,也沒有認真涉獵過什么樂理知識,甚至有時連簡譜上的“1坛怪、2淤齐、3……”對應的“Do、Re袜匿、Mi……”都分不清更啄。

看起來對音樂“一竅不通”的我,真的能讀得懂居灯、讀得下去這樣一本“古典音樂”書嗎祭务?

但我現(xiàn)在著實慶幸自己當時抱著“讀不下去就送人”的心態(tài)買下了這本書。

我想大家憑著書名大概已經(jīng)對這本書的類型有了先入為主的預判:它是講養(yǎng)生的呢怪嫌?還是講體育的呢义锥?又或者它是講心理平衡?

大家單看書名可能大概率不會猜到它其實是一本講“音樂”的書岩灭。我猜作者也是這樣考慮的拌倍,所以才特地在書名《呼吸》旁又添了個副標題“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體里”。

而至于書名為何會取《呼吸》,作者旋即在“自序”中進行了解釋柱恤。

作者提到在不設指揮的室內(nèi)樂演奏時数初,負責領導小樂團的音樂家會刻意,甚至十分夸張地向觀眾顯現(xiàn)他的呼吸膨更。這是為什么呢妙真?

在不設指揮時,樂團領導者的一吸一吐不只可以引導其他團員樂段的開頭荚守,同時也變相地設定了整段演奏音樂的節(jié)拍速度。由此可見“呼吸”對于音樂的重要意義练般。

然而矗漾,在音樂中,呼吸的感染力還不止于此薄料。

或許在某個恍惚的瞬間敞贡,你會覺得音樂是那樣地有魔力,它不只把我們每個人抓住摄职,而且將每個人改造成了超越自我的感受體——音樂明明提供的是聽覺誊役,你卻能從那特殊的呼吸里看到些許不一樣的光景。作者如此寫道:

“音樂流淌著谷市,一個一個樂句或清晰或隱晦地形成了蛔垢,逐漸地,幾位樂手彼此的呼吸變得一致了迫悠。然后鹏漆,在一個安安靜靜的廳里,在對的聆聽環(huán)境中创泄,透過音樂艺玲,他們的呼吸進而感染了所有的觀眾,在某個最激昂高潮或最低抑鬼魅之處鞠抑,全場的人都以同樣的頻率呼吸饭聚,從存在的最根底上被音樂同化了,仿佛進入了一個非人間的神秘境地里搁拙∶胧幔”

每每讀到這段話,我腦中總會浮現(xiàn)臺劇《想見你》中感混,女主陳韻如在照看唱片店時閉上眼睛端幼、調(diào)大音量,偷聽伍佰“Last Dance”時肆意沉迷弧满、如癡如醉的神態(tài)婆跑。

那是一段完完全全只屬于她的時間。當時全然不知顧客已走進唱片店的她庭呜,怕是也偷偷溜進了那個“非人間”的神秘之地了滑进。

截取自《想見你》

截取自《想見你》

可是犀忱,在現(xiàn)實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真正享受過這種“神秘經(jīng)驗”的洗禮呢?

圍繞著我們的是現(xiàn)實混亂而嘈雜的環(huán)境扶关,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讓自己真正地安靜下來阴汇,哪怕片刻。

是真的太困難了嗎节槐?

其實不然搀庶,只是因為絕大部分時間里我們遺忘了“呼吸”這件事的本質(zhì)是什么,我們忘記了看似每時每刻理所當然的“呼吸”其實本身就有節(jié)奏铜异、就有韻律哥倔,我們每個人天生就帶著來自節(jié)奏與韻律的音樂性。

“每個人身上隨時都帶著可以和外界呼應節(jié)奏揍庄、韻律的呼吸咆蒿;每個人都具備能夠聆聽立體多聲部音樂的兩只耳朵;每個人都可以借分析體察進而內(nèi)化復雜音樂的智力蚂子。

但很可惜沃测,我們很少自覺珍惜、更少動用這些上天給予我們的美好資產(chǎn)食茎。我們?nèi)螒{自己活在野蠻蒂破、粗糙的聲音荒野里,讓呼吸混亂董瞻、耳朵退化寞蚌、智力銹蝕∧坪”

那么挟秤,你準備好學習聆聽復雜的聲音,借由理解聲音內(nèi)部的道理了嗎抄伍?

作者將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以思考聽音樂”艘刚、“以記憶聽音樂”、“以感情聽音樂”截珍、“以人生聽音樂”攀甚。

可以說,第一部分是全書的核心岗喉,另外三部分都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進行的補充和展開秋度。

下面將重點圍繞第一部分中作者意圖引導讀者思考的問題進行些許品讀。

01 “音樂了解我們”

音樂與人類的關系是什么钱床?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荚斯,我們先來思索一下古典音樂,或者說音樂是怎么產(chǎn)生的。

其實對于“音樂”是什么的界定本身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事期,有些人覺得只有作出來的樂曲滥壕、演奏出來的樂章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音樂;有人卻覺得自然中的風雨聲兽泣、鳥叫蟬鳴绎橘,甚至是施工的噪音都可以屬于音樂的范疇。

對于整個人類來說唠倦,音樂無疑是人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称鳞。而所謂文明,就是不斷地讓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事稠鼻,一一轉(zhuǎn)變成享受胡岔。

本來只是“必需”的事情,卻被各種方式轉(zhuǎn)型成了“享受”枷餐。明明吃飯只是為補充能量的“必需”,卻衍生出層出不窮的“美食”苫亦,美食的品嘗成了一種享受毛肋。

然而,文明不止將“必需”變?yōu)椤跋硎堋蔽萁#€會一步步將“享受”變成“必需”润匙。

可以說,許多我們今天視為理所當然唉匾、不可或缺的事物孕讳,從前都是一種享受。

舉個例子巍膘,就拿洗澡來說厂财,好好洗個澡,把自己弄得清清爽爽的峡懈,曾經(jīng)只是少許人才享有的“特權(quán)”璃饱。而文明的發(fā)展一步步擴充了可以享受洗澡的人群,于是終有一天肪康,洗澡變成了人類的“必需”荚恶。

其實不難看出,“必需”與“享受”是循環(huán)辯證的磷支。古典音樂的演變也遵循著這個規(guī)律谒撼。

在“‘必需’與‘享受’的交替激蕩”一文中,作者講到雾狈,古典音樂源起于宗教儀式中反復經(jīng)文詞語的誦念廓潜,這是宗教的“必需”,而后單純的誦念演變出了音高的變化,于是這“必需”向更高層次上“音樂”的享受邁進了茉帅。

那古典音樂于我們就是“享受”的空中樓閣了嗎叨叙?

作者在“音樂了解我們”一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舒伯特曾在日記里記錄過他做的一個夢。由于他怎么說話都害怕惹父親不悅堪澎,不敢說話的他被父親逐出家門擂错。在外漫游的他發(fā)現(xiàn)了一群參加葬禮的人,一圈圈把墓地圍著樱蛤。他突然生出想要進去參加葬禮钮呀、向棺木致敬的沖動∽蚍玻可他沒有理由加入爽醋,人家也沒有理由讓他進去。然而他還是慢慢地靠近過去便脊,奇跡般地蚂四,人群讓出空間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站在了最內(nèi)圈哪痰,棺木就在眼前……

回想一下舒伯特夢中的情節(jié)遂赠,似乎可以被看做對于一般聽者與音樂關系的某種隱喻訴說——

“大部分時候,許多復雜的古典音樂就像是遠方別人參與的葬禮晌杰,不能說與我們無關跷睦,畢竟生命的共同經(jīng)驗很快會將那種哀戚與肅穆的氣氛感染到我們身上,然而我們卻也不能說這與我們有關肋演。我們不認識那死者抑诸,沒有對于死者的記憶、感情爹殊,哀戚與肅穆只有普遍普通的意義蜕乡,一點也不具體”呙穑”

或許我們依然會不知來由异希,憑著強烈的好奇走過去。人群讓路的那個瞬間绒瘦,我們便會明白称簿,那葬禮正是為了讓我們和自己內(nèi)在最深刻情感重逢而進行的。

德國哲學家阿多諾寫過一本聆聽貝多芬的隨手札記惰帽,其中最早的一則如此寫著:

我們不了解音樂——是音樂了解我們憨降。在音樂家與外行人皆然。我們自以為與它最親的時候该酗,它對我們說話授药,帶著傷心的眼神等我們回答士嚎。

“被音樂了解,需要敏感悔叽,更需要勇氣莱衩。”然而娇澎,不走過去笨蚁,那音樂就永遠是別人的。

02 最熟悉的陌生“曲”

很多人會在上班工作趟庄,喝咖啡休息括细,甚至上床到真正入睡前的一小段時光,打開收音機戚啥,讓古典音樂電臺的聲音流瀉出來奋单,當作背景音樂,感覺是何等享受猫十、愜意览濒。

但作者在這里提出了一個問題“要讓古典音樂當背景,那音量要調(diào)在哪里拖云?”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匾七,先聽聽看:為什么那些受過聲樂訓練,唱歌劇江兢、唱藝術歌曲的人,唱起流行歌來那么怪丁频、那么別扭杉允?

不只是他們的發(fā)聲方式,更在于他們處理樂句的習慣席里。古典音樂的樂句遠比流行音樂的夸張叔磷、戲劇化——開端的小聲更小聲,高潮的大聲更大聲奖磁,漸強漸弱過程更頻繁改基,而且更清楚明白。漸強時每一個音都比前面的音強咖为,漸弱時每一個音都比前面的音弱秕狰。

那么在古典音樂當背景時,如果聲音放得太大躁染。一個強音就能波動情緒鸣哀、干擾思緒;那調(diào)小音量呢吞彤?可是我衬,哪一個古典音樂作品沒有弱音叹放、甚弱音乃至極弱音的片段呢?音量調(diào)低挠羔,那些片段不就完全消失了嗎井仰?

這樣想來,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到破加,在古典音樂內(nèi)在的質(zhì)素中俱恶,明明有著強烈抗拒被“背景化”的因素!

“把古典音樂當背景音樂來放拌喉,是這種習慣最清楚的彰顯速那。那樣的聽法,比不聽還糟尿背。那樣的聽法端仰,得不到真的音樂,卻多了平庸的贗品田藐,竊占了原本音樂的位子荔烧,讓真正的音樂、完整的音樂汽久,永遠都進不來鹤竭。”

我們聽到的歌曲該如何分類景醇?

作者在“不靠歌詞聽音樂”一文中講到2007年臀稚,林生祥得了金曲獎,卻拒絕領獎三痰,抗議主辦方用“國語”吁伺、“臺語”周叮、“客語”來做獎項分類诬垂。

金曲獎最佳演唱人獎分類

我們來思考一下他為何會抗議牍戚,拿美國的音樂大賞,像是格萊美或全美音樂獎做個比較获搏。他們的獎最核心的分類邏輯不是語言赖条,而是音樂風格,藍調(diào)常熙、鄉(xiāng)村纬乍、爵士……不同音樂風格構(gòu)成不同的獎項。

而金曲獎那樣的分類裸卫,仿佛是鼓勵大家辨識歌詞蕾额、聽歌詞,還有暗示聽眾劃分的效果彼城。

只認語言诅蝶,卻不認音樂退个。

“音樂與歌詞,在歌曲中形成復雜的二元語匯張力调炬,不能認知语盈、體會這層張力,就很難創(chuàng)作出真正美好缰泡、動人的歌曲刀荒。”

有時候棘钞,先擺脫了歌詞缠借,我們才開始聽到音樂。

作者在這一部分還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垃圾車音樂是哪一首宜猜?”我想泼返,看到這個問題大家都會會心一笑。但它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姨拥。

臺灣的有些地方曾經(jīng)用過《獻給愛麗絲》配垃圾車绅喉。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當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音樂響起叫乌,多少人不自覺地脫口而出:“啊柴罐,垃圾車的曲子!”

《獻給愛麗絲》一曲分五段憨奸,除了一革屠、三、五三段重復出現(xiàn)那段人人熟悉的主題旋律排宰,其實還有第二段與第四段——

“第二段低音動機帶引出一連串的快速節(jié)奏音群屠阻,夾雜著閃現(xiàn)變化的裝飾音,音樂的個性一下子從前面的低回徘徊變成了具強烈方向性的箭矢般運動额各。

第四段更具戲劇性,左手同音不斷反復制造出如遠雷般的隱隱威脅吧恃,右手則要彈出三個樂部的聲音虾啦,而且有大幅音量起伏『墼ⅲ”

這兩個段落可謂是整首曲子的精華傲醉。也正是有這兩個部分的存在,才是貝多芬之所以是貝多芬具體而微的展現(xiàn)呻率。

然而正是因為我們的自以為對《獻給愛麗絲》的熟悉硬毕,反而讓我們聽不到這兩個樂段。

因為“過度熟悉”礼仗,我們會自動將陌生的東西排除在意識之外吐咳。

最終的結(jié)果只是無奈地使這些音樂淪為我們最熟悉的陌生“曲”逻悠。

03“藏在不完美中的個性”

1940年代,磁帶錄音技術被發(fā)明出來韭脊。磁帶錄音技術和從前的蠟盤錄音最大的不同就在童谒,蠟盤錄音要重來就只能真的從頭再錄,磁帶錄音卻可以進行剪接沪羔。

1964年4月10日饥伊,鋼琴家古爾德在美國洛杉磯演奏了他最后一場音樂會,從此之后蔫饰,人們只能從唱片錄音聽到他們的演奏琅豆,他拒絕了所有邀請,無論如何不愿意現(xiàn)場彈奏篓吁。

古爾德相信茫因,錄音錄像技術終究會讓音樂的經(jīng)驗完全內(nèi)在化,坐在自己覺得最舒服的環(huán)境里越除,一個人聽完美的节腐、沒有錯誤的音樂,為什么要進音樂廳摘盆?

不過幾十年后翼雀,他的預言并沒有實現(xiàn),音樂廳仍然存在孩擂,仍然有人會有理由走進音樂廳聽音樂狼渊,甚至進音樂廳聽音樂的一項重要的原因是“可以聽到不那么完美、留著隨機錯誤人性痕跡的音樂”类垦。

同樣可以使用剪接功能的還有電影狈邑。

大導演希區(qū)柯克為了抗拒片場制度——片場老板們對電影的影響、控制成了一種習慣蚤认。他做了再詳細不過的前置準備:劇本不能有任何空隙米苹,除了普通劇本外還有細膩的分鏡劇本,提前設定好每一個鏡頭的鏡位砰琢、框格蘸嘶、長度,再加上精確的場景素描陪汽。有著這一套前制作業(yè)训唱,旁人想插手都難。

不過挚冤,可以想象况增,這樣做的代價是,對于希區(qū)柯克來說训挡,拍電影變成了一件多么無聊澳骤、無趣的事情歧强。所有的畫面順序早已在他心中如實走過了一遍,里面沒有任何與創(chuàng)作有關宴凉,值得興奮和期待的東西誊锭。

再想象一下現(xiàn)場演奏時的指揮家們,他們好像不過是站在那里弥锄,光靠譜子就已經(jīng)在腦中一遍又一遍演奏過了音樂丧靡。多么無聊的現(xiàn)場演奏啊。

但是籽暇,音樂不只是用單一的耳朵這一感官來聽的温治,聽音樂包含了和音樂有關的所有其他元素,混雜在一起戒悠,才組成了音樂的感受熬荆。

物理的聲音或許是客觀的,但我們透過這客觀的聲音聽到什么绸狐,感受到什么卤恳,卻有著很大的主觀成分。

“作曲家不像小說家寒矿,他無法寫一段大家讀來都覺得悲哀的情節(jié)突琳,就算他本意在傳遞悲哀,他的音樂符相,不會剛好是悲哀拆融、只是悲哀“≈眨”

就算那些指揮家個個都是讀譜天才镜豹,卻也無法控制其他影響音樂感受的因素,所以指揮演出蓝牲,與其說是在制趟脂、拷貝那聲音,不如說是在那聲音中加入了許多其他元素例衍。而正是這些不斷增添的諸多元素昔期,讓指揮家們可以一次次登臺演出自己再熟悉不過的音樂。

回到開頭我們提到的鋼琴家古爾德肄渗,放棄舞臺演奏的而后二十年的時間里,他一直在錄音棚中錄制所謂完美無缺的作品咬最。這些曲子當然都是古爾德一個音一個音彈奏出來的翎嫡,但是換個角度,它們真的是古爾德的演奏作品嗎永乌?

錄音技術窮盡了樂譜上極致完美的可能惑申,但卻也是二十世紀古典音樂詛咒和噩夢的開始具伍。

這些剪接出來的完美讓人們對音樂的錯音、錯拍容忍度越來越低圈驼,演奏家們變得謹小慎微人芽,不敢嘗試新的手法,古典音樂界變得保守起來绩脆。音樂家們在“完美”的壓力下萤厅,久久喪失了探索音樂個性的空間……

思及現(xiàn)下,每每有演唱會靴迫,粉絲們亦把歌手的忘詞惕味、唱錯當做撿到寶。現(xiàn)場的激動澎湃玉锌、粉絲的會心調(diào)侃亦是聽專輯時感受不到的名挥。

我很喜歡的美國歌手霉霉(Taylor Swift)還特地將自己在錄音棚中唱錯詞、唱錯調(diào)的片段放入專輯中送給中國粉絲們當彩蛋主守。

這是聽者與歌者的另一種對話禀倔。

幸好,當科技終于能夠讓完美的聲音變得再廉價不過時参淫,人們又開始回頭珍惜那藏在不完美中人的個性救湖。

下次聽見不完美時不必苛責、抱怨黄刚,仔細感受便會明白捎谨,那是現(xiàn)實與個性碰撞之后生出的絢爛。

04 “如何運用巨人的力量”

林克昌先生回憶他剛來到臺灣時有很多人來找他指導小提琴的演奏憔维。他經(jīng)常要求上門的小孩演奏莫扎特涛救,然而陪同前來的家長卻立刻不滿地反應:“他早就拉過莫扎特了!”讓林克昌無法忘懷的是那些陪同的家長認為莫扎特的小提琴曲太簡單业扒、太淺检吆,無法反映小孩的“功力”。

這里的“功力”是什么程储?說白了就是“炫技”蹭沛。

“炫技”是古往今來的音樂家們想要突破自己甚至超越前人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為顯示自己與別人不同的一個例證章鲤,可以看作是創(chuàng)新力的展現(xiàn)摊灭。

可是,越來越多的人卻扭曲了“炫技”的炫耀方式:

一是人們沒有意識到败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帚呼、科技的進步,借由前人發(fā)展出的指法、練習模式煤杀、甚至本來艱難的技巧眷蜈,會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一般沈自。作者回憶道:

“我曾經(jīng)打開古典音樂電臺酌儒,聽到一位臺灣‘大師’級的小提琴家,花了十分鐘反復申說枯途,現(xiàn)代小提琴家(包括他自己吧<稍酢)如何掌握了遠超過帕格尼尼所能達到的技巧,而且講得得意洋洋柔袁。

這有什么好得意的呆躲!這非但沒有證明今天的小提琴家比較厲害,沒有證明帕格尼尼沒那么偉大捶索,反過來說明了帕格尼尼及歷代的大家插掂,如此了不起!”

試想一下腥例,如果沒有前人嘔心瀝血的探索辅甥、發(fā)明和表演,后來的人怎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燎竖,只用模仿學習他們就可在技巧上升級呢璃弄?

真正值得驕傲的,是最先原創(chuàng)的人构回;應該保持謙卑的是跟在后面模仿夏块、抄襲的人!

二是通常人們以為“炫技”的重點在于一個“技”字纤掸,于是便費勁心力要讓技術顯露在外面脐供,招來別人都來看、都來聽的絕技借跪。到最后政己,不料技術炫得喧賓奪主,滿眼滿耳全是技巧掏愁,反倒把音樂給埋沒了歇由。

看過《海上鋼琴師》的人應該很難忘記振奮人心的“斗琴”片段。

一個是“爵士樂鼻祖”Jelly Roll Morton果港,一個是海上鋼琴天才1900沦泌,一架鋼琴,兩人輪番上陣辛掠。

1900最開始一直是沉醉在Jelly Roll Morton的琴聲中的谢谦,甚至聽到淚流滿面,他打心底欣賞Jelly Roll Morton的音樂和琴技,真誠且純粹他宛。

輪到他時,眾人眼中勝券在握的他也只是演奏了兩曲再平常不過的樂章欠气。眾人感到失望厅各、憤怒甚至開始責難他,Jelly Roll Morton繼而也對他表達了鄙夷之情预柒。

然而在最后一輪比賽队塘,對觀眾和Jelly Roll Morton失望的1900憤然演奏了一曲經(jīng)典,弦線生熱點燃了香煙宜鸯,也點燃了全場憔古。

截取自電影《海上鋼琴師》

截取自電影《海上鋼琴師》

所謂真正的“炫技”,根本不是把很困難的樂段演奏得很困難淋袖,而是把很困難的樂段演奏得很輕松鸿市,甚至讓人忽略了那是很困難的樂段。

莎士比亞曾說:

“具備巨人的力量即碗,是件美好的事焰情;然而將那樣的力量,以巨人的方式使用出來剥懒,卻是件多么殘暴的事内舟!”

虛懷若谷,才能讓巨人力量從看似平凡的身軀中源源冒出初橘。

這本書后面三部分還講述了古典音樂詳細的發(fā)展歷史和古典音樂家們的軼事验游,由于篇幅有限,這里不再展開保檐。

這是一本看似簡單易讀耕蝉,卻極富哲思的書。

音樂本就不該被拒之于千里展东,古典音樂也好赔硫,其他音樂也好。失去的音樂的人生該是多么乏味無趣呢盐肃?

何必吝嗇爪膊,音樂始終在這里,選擇你的路砸王,走進來就是了推盛。

楊照《呼吸》

下期預告

【一起讀書04】:

森見登美彥《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谦铃!》

『WeChat: April有盞茶』歡迎來逛逛~

//END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耘成,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瘪菌,老刑警劉巖撒会,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7,277評論 6 50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师妙,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诵肛,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2,689評論 3 39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默穴,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怔檩,“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蓄诽⊙ρ担”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3,624評論 0 35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仑氛,是天一觀的道長乙埃。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锯岖,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膊爪?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356評論 1 293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嚎莉,結(jié)果婚禮上米酬,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趋箩,他們只是感情好赃额,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402評論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叫确,像睡著了一般跳芳。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竹勉,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292評論 1 301
  • 那天飞盆,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次乓。 笑死吓歇,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票腰。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城看,決...
    沈念sama閱讀 40,135評論 3 418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杏慰!你這毒婦竟也來了测柠?”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炼鞠,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8,992評論 0 27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轰胁,沒想到半個月后谒主,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429評論 1 31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赃阀,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636評論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瘩将,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凹耙。...
    茶點故事閱讀 39,785評論 1 348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肠仪,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肖抱,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异旧,帶...
    沈念sama閱讀 35,492評論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意述,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吮蛹,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荤崇。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092評論 3 328
  • 文/蒙蒙 一潮针、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术荤。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每篷、人聲如沸瓣戚。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1,723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子库。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矗晃,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仑嗅,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858評論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张症,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仓技,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7,891評論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俗他,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浑彰,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拯辙,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4,713評論 2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