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幾天看完了張德芬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給人感覺邪乎邪乎的止剖,書中所含的信息量太大落君,讀完總有被震懾到的感覺。 有那么幾個點讓我印象深刻绎速。
哲學上最初的幾個問題,我是誰纹冤,我從哪里來,我又要到哪里去萌京?難倒了多少人,我是誰宏浩,至今我仍然回答不出來。學了多少年的中文比庄,我從來沒有試著去界定過快樂和喜悅的區(qū)別。在這里才了解到印蔗,原來快樂是需要外在條件的,失去了外在條件快樂會消失华嘹,但喜悅不會,喜悅是人由內而外的散發(fā)出來耙厚,從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問問自己薛躬,笑的時候,你是快樂還是喜悅呢型宝?是被各種條件負累,還是整個人狀態(tài)就是放松的趴酣? 生活在社會上,人總是有太多重身份岖寞,太多追求,太多想法,而忘記自己淑履。有太多的因素困擾著你,有太多的情緒影響你秘噪。而在書里了解到一種觀念,或者說法更確切阔涉,生活中所以一切都是能量構成的,而能量是可以流動的瑰排。帶入到人的情緒中,我們總是容易被身邊的人情緒所影響椭住,或積極或悲觀。而正確認識那些悲觀的情緒只是當時的一種狀態(tài)京郑,根據(jù)能量的守恒,這些情緒會來些举,也會消失。我們在面對他人的消極的情緒時户魏,記得提醒自己,不要讓負能量傳遞到自己身上來叼丑,因為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突然想起好久之前了解到的一種概念“心智模式”鸠信,說是研究發(fā)現(xiàn),相信星座的人,會逐漸變成相信的星座所表現(xiàn)的特點吕朵,而不相信的人則不適用與星座的表現(xiàn)。也就是說,我們總是在成長的辕坝,而我們也在逐漸的變成我們相信自己會成為的那個人荐健。 拋開所有的外在酱畅,我也就是我本身,拗口的概念太晦澀纺酸,未知的自己也仍然未知。只是學會換一種方式來看待這些問題餐蔬。負面的情緒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就像黑暗一樣樊诺,接受他,因為光明總是會驅散它的词爬。在書中我還了解到一種很好很簡單的看問題方式的公式:A(客觀事件)+B(情緒、態(tài)度)=C(結果)顿膨。可以套用這個公式去對待生活中的很多事恋沃,不同的情緒對待同樣一個事件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環(huán)境中囊咏,人是感情動物總是難免被身邊的人、事匆笤、物所影響。學會拋開外在條件炮捧,遇事?lián)Q一種心態(tài)看問題,正確認識自己咆课,了解自己在不同的角色里扮演的位置,放松心態(tài)书蚪,讓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讓自己喜悅而不單單是快樂殊校,那么生活應該會輕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