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今年過年時,去參加三爺?shù)脑岫Y绵疲。在殯儀館哲鸳,叔叔和我描述三爺臨走時的情景,他提到了這本書盔憨。
前幾天也不知什么原因徙菠,我買了這本書。書拿到后郁岩,看封皮婿奔,“藏”味兒很濃!如果是以前问慎,我根本不會看這樣的書萍摊。這次不知是什么原因,竟讓我花了兩天時間如叼,啥也不干冰木,就看這本書,或許是對死亡過程的好奇吧!
生踊沸、死歇终、輪回,是一個整體逼龟。一開篇就先講“生”评凝。這一部分我看的很舒服,和我現(xiàn)有的認知腺律、觀點比較契合奕短。人生最能確定的一件事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死。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一定會死匀钧。既然如此翎碑,生就是在為死而修行,在生時榴捡,修行的好杈女。在死時朱浴,才能更安詳吊圾、不恐懼。
修行重在修“心性”翰蠢。我理解的時项乒,就是我們常說的“向內(nèi)看”,不斷的反省與改變梁沧,擺脫對死亡的恐懼檀何,體悟生命的真諦。修煉心性的方法:把心帶回家廷支、放下频鉴、放松。修煉專注力恋拍,以及修煉專注力時的禪坐方法垛孔。這一點和我一直在練的正念,非常像施敢。當(dāng)然周荐,書中作者也提到了“一行禪師”,這讓我更有興趣看完一行禪師的所有著作僵娃,從而更加了解他的思想概作。也有助于我去了解索甲仁波切的觀點。
然后就是生時的“業(yè)”默怨,“慈悲和愛”可以幫助我們?nèi)コ龢I(yè)障讯榕,雖然“業(yè)障”這個詞平時很少用,但是慈悲與愛也是正念修行者的心念素養(yǎng)匙睹。
書中還讓我很有共鳴的時臨終關(guān)懷瘩扼,這里的觀點和之前看過的阿蘭醫(yī)生寫的《最后的告白》這本書中的觀點一致谆甜。或許阿蘭也看過這本書集绰,受此啟發(fā)规辱?也許這是對人的關(guān)懷,尊重生命的共識吧栽燕!
現(xiàn)代發(fā)達的醫(yī)學(xué)水平罕袋,讓人們總想在瀕臨死亡的時候用醫(yī)學(xué)設(shè)備來對抗死亡。面對正常的壽終正寢碍岔,我們應(yīng)該選擇接納浴讯,并做出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說蔼啦,如果有可能榆纽,就讓人們能提前知道自己即將死亡。那么捏肢,可以和親朋好友好好的告別奈籽,回到自己最熟悉、喜歡的地方鸵赫。親人們不要用眼淚來為其送行衣屏,而是安靜的、慈悲地辩棒、陪伴在身邊狼忱。以便讓人能夠安詳?shù)拿鎸λ劳觥S米顪嘏姆绞揭徽觯x開這一世钻弄,或許是逝者最期望看到樣子。因為親人的哭泣與悲傷會讓逝者從生門走向死門的過程變得無比痛苦和恐懼者吁。
書的后半部分講到的“回陽人”“輪回”“轉(zhuǎn)世”窘俺,以及整個死亡過程,用什么咒語去幫助減少死亡的痛苦砚偶,用什么姿勢去死最好......這些批销,我還不能完全相信,畢竟接受了幾十年的科學(xué)教育染坯,對此還是持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均芽。或許是我的“悟”還不夠单鹿。
不管怎樣掀宋,一本講生死的書,把生的修行講了,至于死及死后的事情劲妙,雖不得而知湃鹊。但是能做一個持續(xù)反應(yīng)與改變,懷有慈悲之心和大愛的人也不枉此行傲头堋币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