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3:與心靈對話》作者:斯科特·派克
摘抄:
1.疾病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失調,也表現(xiàn)為心理上的拒絕成熟允瞧。這種心理疾病完全可以通過心靈的成長加以調節(jié)简软。
2.你愿意承擔的痛苦越多,感受到的歡樂也就越多述暂。
3.成長不僅要學會承受痛苦,還要學會寬恕建炫。
4.選擇責備畦韭,還是選擇寬容,在一定意義上肛跌,意味著你是選擇心理疾病艺配,還是選擇心理健康。從本質上講衍慎,寬容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转唉,因為它最大的價值就在于能夠治療自己內心的創(chuàng)傷,因此稳捆,寬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寬容者自己赠法,而不是寬容的對象。
5.人生復雜多變乔夯,正確的做法是不斷接受變化砖织,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修正心靈地圖末荐。
6.如果我們選擇獨立思考侧纯,就必須隨時準備承受打擊,接受被認為古怪與憤世嫉俗的可能甲脏。我們也許會被當成體制邊緣的人眶熬,代表著異類與反常妹笆,而要想追求心智成熟,就必須要勇于思考娜氏,勤于思考晾浴。
7.人,生來不同牍白。所以每個人不得不解決的問題之一脊凰,就是他們自己的獨特性,他們自己的與眾不同茂腥,以及學會在與別人相處時在這方面做出妥協(xié)狸涌。
8.誠然,一個人如何面對困境最岗、好運或厄運帕胆,是判斷這個人是否懷有感恩之心的很好的依據(jù)。
感悟:第三本書第一部分說的是人生是一場修行般渡。的確如此懒豹,對于我們任何人都一樣,就連作者本人也不例外驯用,也是在寫書過程中不斷成長和提升自己脸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