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月底開始抛寝,歷時80多天,我初步完成了“自我”主題八本書的閱讀狡耻,收獲頗多墩剖。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在某個時刻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我是誰夷狰?”“我想要什么?”“我要怎么得到我想要的郊霎?”“我能改變嗎沼头?”所有這些關于自我的問題,你都能夠在這幾本書里面得到答案。
一土至、認識自我
1.《自我》
《自我》是一本研究生的教材猾昆,它綜合了哲學陶因、社會學、心理學的知識垂蜗。當然楷扬,作為普通讀者,也完全不必因為這本書的對象是研究生就被勸退贴见,每個人的閱讀目標不同烘苹。普通讀者的我只是想在里面找到自己問題的答案,因此很多細節(jié)不必過于糾結片部。布朗夫婦是這本書的作者镣衡,他們在書中回答了很多問題——我到底是誰?如何才能最好地了解自己档悠?如何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以實現(xiàn)期望的目標廊鸥?為什么有人如此悲觀和消沉,也有人面對壓力和失敗能如此樂觀辖所,堅韌不屈黍图?為什么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與別人不同?
《自我》詳細闡述了與自我有關的概念與理論奴烙,如自尊助被,自我調節(jié),自我監(jiān)控切诀,自我中心偏差揩环,認知失調等等。它能幫助我們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我認識幅虑。
2.《自我的本質》
對于“我是誰”這個亙古迷思,布魯斯·胡德有不一樣的思考倒庵,他提出:自我是一種大腦的幻象褒墨,本質上是由周圍人塑造的,它始終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擎宝。如同本書封面所言:我是我以為你以為的我郁妈。我不是我以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為的我绍申。
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噩咪,我們?yōu)槭裁磿憩F(xiàn)出不同的性格顾彰?人們怎樣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他人的看法?哪些因素能夠在不經意間影響決策胃碾?怎么克服群體帶來的壓力涨享?自我被過度損耗后,如何恢復控制力仆百?對于這些問題厕隧,我們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自我的本質》結合神經科學俄周、發(fā)展心理學吁讨、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理論和前沿研究,從兒童成長栈源、他人的影響挡爵、群體的力量、環(huán)境的塑造等多個方面揭示了不同情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和改變甚垦。書中的“自我實驗室”部分十分有趣茶鹃,與生活現(xiàn)象相聯(lián)結,引人入勝艰亮。
3.《當自我來敲門:構建意識大腦》
當我第一次拿起《當自我來敲門:構建意識大腦》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勾起了巨大的好奇心迄埃。這是一位神經科學家寫的心理學著作疗韵,而這本著作居然同時有除心理學家外的大提琴演奏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為其背書侄非,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蕉汪?他們之間相碰撞的那個點在哪里呢?
書中梳理了大量臨床案例和大腦神經解剖結構的線索后者疤,達馬西奧解釋了在他眼中大腦如何構建心智、心智如何構建意識的原理叠赦,并著重強調了自我在構建意識大腦中的重要性驹马。這種基于演化的研究角度,徹底轉變了長久以來人們看待和描述有意識心智的方式除秀。
這對于我而言是一本非常難啃的書糯累,因為我對生物學沒有任何基礎,喜歡生物學的人可能會更加愛上這本書册踩。
二泳姐、自我解放
4.《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非常受歡迎的書棍好,豆瓣三萬多人推薦仗岸。作者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用對話體將阿德勒的思想講述的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允耿。
你是否常常對繁瑣的生活感到乏味借笙?你是否為復雜的人際關系感到疲憊扒怖?你是否認為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難見?我們如何能夠在繁雜的日骋导冢瑣碎和復雜的人際關系中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真正的幸福盗痒?這些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所謂“被討厭的勇氣”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低散,而是俯邓,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驾孔,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骚亿,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里走去齐苛。“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朦蕴,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芡罚”
5.《理性情緒》
《理性情緒》的作者埃利斯是心理學界的泰斗赴恨,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排行榜”上疹娶,埃利斯位居第二,排名在我們熟知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之上伦连。不過雨饺,大家也不必因此對這本《理性情緒》心生畏懼,這本書語言相當樸實通俗惑淳,即便是沒學過心理學的额港,也能讀得下去。這本書為我們清楚地解釋了我們經常被情緒干擾的根本原因汛聚,還給出了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法锹安。
“我必須給新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幸ǎ”“我想要在工作上表現(xiàn)出色叹哭,而且必須做到這一點!”“我非常喜歡這個人痕貌,所以我一定要得到他的支持风罩!”總有些不理性的想法讓我們痛苦,每每思及此處舵稠,我們就會陷入焦慮或者抑郁的情緒之中超升。反過來入宦,你的情緒也會感染到家人、好友室琢,甚至你所能接觸到的所有人乾闰。痛苦不是人類情感的正常現(xiàn)象嗎盈滴?但我們如何理性地對待這一現(xiàn)象涯肩,如何減輕這些情緒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巢钓。
埃利斯博士告訴我們病苗,緩解情緒帶來的痛苦,我們需要做到三點:第一症汹,無條件地自我接納硫朦;第二,無條件地接納他人背镇;第三咬展,無條件地接納生活。并且他在書中給到了我們非常實用的REBT芽世,它能幫助你理解關于生活事件(A)的破壞性情緒(C)挚赊,改變你產生這些情緒的信念(B),它會讓你認真識別你的ABC济瓢,看到ABC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并且重新設定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方式荠割。
三、自我發(fā)展
6.《了不起的我》
如何養(yǎng)成一個新習慣蔑鹦?如何讓心智變得更成熟?如何擁有高質量的關系箕宙?如何走出人生的艱難時刻嚎朽?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什么不同的使命柬帕?這些問題哟忍,陳海賢博士都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發(fā)。
對于我而言陷寝,我曾立過無數(shù)次FLAG锅很,相信也有不少伙伴和我一樣,F(xiàn)LAG立完幾天就被啪啪打臉凤跑,改變就是這么難爆安,而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后,對于改變仔引,對于堅持多了一份信心扔仓,關于如何養(yǎng)成一個新習慣褐奥,非常值得看。書里不打雞血翘簇,不灌雞湯撬码,而是提供一系列改變與發(fā)展的實用工具,直擊人生的種種問題缘揪。幫你創(chuàng)造更滿意的人生耍群,成就了不起的自己义桂。
7.《內在動機》
你是否常常在父母的期望、社會的壓力和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之間猶豫掙扎慷吊?你是否常常被巨大的焦慮感和壓力包圍袖裕,開始懷疑工作的意義?為什么孩子天生對世界感到好奇溉瓶,卻逐漸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急鳄?
對于以上問題,自我決定論創(chuàng)始人堰酿、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L. 德西基于40余年的科學研究疾宏,一步步闡明了人類動機這一深刻而本質的問題,并告訴我們触创,相對于追求外在的金錢坎藐、名聲和社會強加的評價標準,只有滿足內心對自主哼绑、勝任和聯(lián)結的基本心理需要岩馍,人們才能產生內在動機,保持對學習和工作的興趣抖韩,過上真正自主和幸福的生活蛀恩。
8.《自我導向行為》
《自我導向行為》的作者是戴維·L.華生 (David L.Watson) 和羅蘭德·G.夏普 (Roland G.Tharp)茂浮,這本書通過大量的研究資料和案例双谆,來指導讀者掌握特定技能,從而來控制和改變自己的行為席揽,以達到更好地掌握自己生活的目標顽馋。這本書已經絕版,我看的是某寶買的影印版驹尼。
這是我第一次堅持每天閱讀連續(xù)81天趣避,其中第一部分“自我認識”三本大部頭特別難啃,所以不建議從這部分開始新翎。如有想閱讀這個主題的伙伴程帕,建議從“自我解放”這部分開始住练,打開枷鎖,有利于讓自己堅持閱讀愁拭。
關于這幾本書的更多信息歡迎移步主頁更多文章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