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西游系列之三:
論悟空與唐僧相認后的關(guān)系轉(zhuǎn)變
原創(chuàng)/潯陽苑苑
西游記第14回中主要講述了唐僧與孫悟空第一次見面并相認的場景纵隔,對于二人關(guān)系的認定,頗值得再三琢磨吨瞎。唐僧第一次見悟空時娜庇,并不是“見”,而是“聽”溅固,
“只聽得山腳下叫喊如雷道:‘我?guī)煾竵硪玻∥規(guī)煾竵硪怖颊洌 ?/p>
自上方大唐而來的文明唐僧何曾見過如此野蠻率真的出場侍郭,立馬被嚇得“癡呆”。在劉伯欽的伴隨之下掠河,才戰(zhàn)戰(zhàn)兢兢牽馬下山亮元,細看端詳——悟空正式和被指定的師父相見,他急不可耐:
“露著頭唠摹,伸著手爆捞,亂招手道:‘師父,你怎么此時才來勾拉?來得好煮甥!來得好!救我出來藕赞,我保你上西天去也’成肘!”
因為五百年的壓抑,悟空急于脫身自由斧蜕,有些沉不住氣双霍,單刀直入,迅速暴露了自己談判的條件和底線——你揭掉如來的金字壓帖,我便保你西去取經(jīng)洒闸。唐僧再三確認過后染坯,終于成功取下封條,救出了悟空丘逸。
但是悟空畢竟是天生地養(yǎng)酒请,山野村氓,有些妖精氣鸣个,在與唐僧師徒相認后羞反,由于潛在的彼此的利益沖突,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經(jīng)歷了三次轉(zhuǎn)變:
1囤萤、初獲救時:二人相敬如賓昼窗。悟空感恩唐僧恢復(fù)自由身,歡天喜地涛舍,對唐僧感謝之情溢于言表澄惊,言談舉止甚是恭敬:
“只見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馬前,赤淋淋跪下富雅,道聲‘師父掸驱,我出來也!’對三藏拜了四拜……”
此處“四拜”可見出悟空的感佩之意没佑,古代的尋常禮節(jié)毕贼,只不過一拜或再拜,即使是臣子對君主蛤奢,也只須再拜即可鬼癣。如《孟子·萬章下》中云:“以君命將之,再拜稽首而受啤贩〈海”顧炎武《日知錄》中也說“古人無四拜之禮”“自唐以下即有四拜”砸伲”西游記的故事發(fā)生在唐朝章郁,其時唐朝還未盛行四拜之禮,四拜作為正式的大禮主要流行于明朝時期志衍,一般是在正規(guī)場合和對待長輩都是四拜暖庄。而作者吳承恩身在明代,故而使用了四拜之禮足画,借此傳達悟空重獲自由之身由衷感謝唐僧之意雄驹。
而唐僧也親眼得見悟空的神通佃牛,感嘆悟空本領(lǐng)高強淹辞,自慰西行路上有了依仗,多次喜不自勝:
“三藏聞言暗喜”“三藏聞得此言,愈發(fā)放懷無慮象缀,策馬前行蔬将。”
師徒二人言談間彼此看顧央星,一團和氣:
“三藏道:‘徒弟霞怀,你不嫌殘舊,那件直裰兒莉给,你就穿了罷毙石。’悟空唱了個喏道:‘承賜颓遏,承賜徐矩!’”“師徒兩個走著路,說著話叁幢,不覺得太陽星墜滤灯。”
2曼玩、打死攔路搶劫的六個匪徒后:二人心生嫌隙鳞骤。唐僧怨悟空心狠手辣,悟空嫌唐僧絮絮叨叨黍判。尤其在唐僧怪罪悟空殺生豫尽、惹禍,言談間頗有些埋怨悟空惹禍殃及自身的意思顷帖。唐僧指責(zé)悟空的邏輯順序值得深思拂募,他的指責(zé)邏輯依次是:無故殺生是不對的——山野中行兇也就罷了,大城市里你也亂打人嗎窟她?——我是無辜的陈症,被牽連了怎么辦?——你要被人告了震糖,你爸爸是李剛也沒用——你欠管教录肯,難修正果。哩哩啰啰一大堆吊说,先是以“你十分撞禍”起頭论咏,最后的結(jié)論就是“忒惡,忒惡”“去不得西天颁井,做不得和尚”厅贪,一竿子就把悟空的前程給否定了。此外雅宾,“山野中行兇也就罷了养涮,大城市里你也亂打人嗎?——我是無辜的,被牽連了怎么辦贯吓?”懈凹,這兩個指責(zé)點也很有問題。第一個點“山野中行兇也就罷了”悄谐,這言下之意就是荒山野嶺的打死人姑且可以算了介评,那這與之前的殺生論無疑是沖突的,打了自己的嘴巴爬舰;第二個點“我被牽連了咋辦们陆?”這話著實很傷人心,出了事急著撇清責(zé)任情屹,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態(tài)度棒掠。雖然唐僧是抱著“取經(jīng)至上”原則上的路,作為取經(jīng)隊伍的核心人物而言屁商,此話也勉強算情有可原烟很;但是作為師父而言,難免顯著不仗義不擔(dān)當蜡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唐僧雖是佛門中人雾袱,但對于士族官階的意識還是認識明確的,
“此事若告到官官还,就是你老子做官芹橡,也說不過去⊥祝”
相似的言論在人參果一劫中也出現(xiàn)過:
“唐僧埋怨行者道:‘你這個猴頭林说,番番撞禍!……若論這般情由屯伞,告起狀來腿箩,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通劣摇≈橐疲’”。
兩次責(zé)難都強調(diào)了一點末融,說是你爸爸是李剛你也沒轍钧惧,也許和與唐僧生父陳光蕊是大學(xué)士的出身有關(guān)系,也和他大唐御弟的身份有關(guān)系勾习。
孫悟空豈是善茬浓瞪,聽完連番指責(zé)后,心頭火起:
“這猴子一生受不得氣”巧婶,
一縱身躍上云頭乾颁,撂挑子不干了涂乌,跑東海喝茶去了。不過此處悟空對于唐僧還是心底感恩的钮孵,對于修成正果還是心有期待的,所以只是言語反駁了幾句眼滤,最后索性不耐煩使性子跑路了——這也只是緩和之策巴席,所以悟空并沒有一個筋斗云趕回花果山,而是去了東海找龍王吐槽诅需。在龍王一番引經(jīng)據(jù)典的好言相勸下漾唉,悟空回心轉(zhuǎn)意,恰又路上碰到了觀音堰塌,連忙說明原委赵刑,趕回唐僧身邊。
3场刑、觀音贈緊箍咒后:二人各有心思般此,各有忌憚,不得已相互妥協(xié)牵现。唐僧懼怕悟空铐懊,認為悟空“性潑兇頑”“不受教”。在觀音的指點下瞎疼,他步步下套科乎,引誘悟空:
“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經(jīng)贼急,就會念經(jīng)茅茂;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太抓,就會行禮空闲。”
在悟空成功入了套后走敌,便迫不及待檢驗成效进副,
“不吃干糧,卻默默地念那緊箍兒咒一遍悔常∮鞍撸”
念了數(shù)遍之后,悟空頭疼難忍机打,唐僧于是趁機威脅:
“你今番可聽我教誨了矫户?”
悟空只得俯首示弱。之前引以為倚靠的悟空的廣大神通残邀,也已經(jīng)成為唐僧顧忌的點皆辽。心中深恐他不服手無縛雞之力的自己柑蛇,反遭禍害,于是乎心生畏忌驱闷,生了防備心耻台。這種忌憚之心一直存在在唐僧心目中,在之后收伏了豬八戒后空另,唐僧之所以每每護八戒的短盆耽,實際上是一種掣肘悟空能力的策略。
而悟空為了前程扼菠,為了修成正果摄杂,氣消后自行返回。被唐僧哄騙帶上緊箍后循榆,身服心不服析恢。
“他口里雖然答應(yīng),心上還懷不善秧饮,把那針兒幌一幌映挂,碗來粗細,望唐僧就欲下手盗尸,慌得長老口中又念了兩三遍袖肥,這猴子跌倒在地,丟了鐵棒振劳,不能舉手椎组,只教:‘師父,我曉得了历恐!再莫念寸癌,再莫念’∪踉簦”
神通再廣蒸苇,奈何不了頭痛之癥,在唐僧的恩威并施下吮旅,悟空只得暫時認栽溪烤,不得已“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
‘師父……我也不去惹他庇勃,你也莫當常言檬嘀,只管念誦。我愿保你责嚷,再無退悔之意了鸳兽。’”“那行者才死心塌地罕拂,抖擻精神……奔西而進揍异∪桑”
整個14回結(jié)束后,看得出師徒二人處于同行異夢的狀態(tài)衷掷,與初相識時的溫馨和諧不可同日而語辱姨,尤其是悟空,心猿意馬戚嗅,野性難除雨涛,還未真心歸順。緊接著的第15回中就可看出渡处,悟空對于哭哭啼啼的唐僧很不耐煩镜悉,稱呼唐僧為“那老和尚”“凡僧”祟辟,認為唐僧膽小怕事医瘫,惜命如金,心下甚是瞧不起他旧困。至于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醇份,悟空對于唐僧的感情日漸敬重,便是后話了吼具。
(所用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僚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