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在朋友圈轉(zhuǎn)發(fā)新聞外莲,因為現(xiàn)在新聞來源的渠道實在太多猪半,你轉(zhuǎn)的,別人早就看到了偷线。
當看到北京時間網(wǎng)站的一條新聞磨确,說的是6月20日,在甘肅慶陽市声邦,一個19歲的女孩準備跳樓乏奥。當時有幾百人觀望,甚至說亥曹,怎么不趕快跳邓了,都等一個多小時了。在這些冷血市民的起哄歡呼和鼓掌聲中媳瞪,這個女孩掙扎了幾個小時后終于跳了下去骗炉,一個年輕的生命也就此消失。
任何一個有人性蛇受、有同情心的人句葵,看了這樣的新聞,不會不憤怒,不會不指責那些圍觀的看客的麻木乍丈、冷漠和不人道熊响。
我把這條新聞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一個現(xiàn)在從事商務工作的大學同學诗赌,立即在這條新聞下留言汗茄,“沒人報警嗎,消防不放氣墊嗎铭若,當?shù)鼐於挤偶倭藛帷焙樘肌K娜齻€連問,能深切感受到叼屠,她對一個年輕生命逝去的痛心瞳腌。我回復道,好像有消防警察在镜雨,可能位置不對,沒有救下來吧挑宠。
在后續(xù)報道中颓影,我們知道了诡挂,當時一個剛剛結(jié)婚不久的消防戰(zhàn)士,腰里拴著繩子奴璃,拼命想拉住這個女孩城豁,最后還是沒有成功。事后這個消防戰(zhàn)士心理崩潰鞭缭,痛哭不止魏颓,現(xiàn)在正接受心理疏導甸饱。
再說我那個大學同學,雖然我們是好友偷遗,能看見彼此的朋友圈驼壶,但因為工作性質(zhì)的不同,她對我發(fā)的內(nèi)容很少留言評論热凹。但這條新聞,她留言了纪铺,而且那么急切碟渺,這是為一個生命而留言。
另一個大學同學苫拍,留言了五個字,“無語浆洗,憤怒中”集峦。并且在她的朋友圈轉(zhuǎn)發(fā)了這條新聞,寫到摘昌,“爭相吃人血饅頭聪黎,下一個就輪到你被吃”备恤。
兩個中學同學是這樣留言的露泊。一個說“這是當前中國社會禮崩樂壞的寫照”,一個表示痛心無語侣姆。
還有一個同事寫了這么一段話捺宗,“我只能無語。希望姑娘一路走好蚜厉,黃泉路上沒有煩惱昼牛,也沒有冷漠”痰哨。
在原來新聞的下面,留言的群眾就更多了匾嘱,紛紛譴責那些圍觀看客的冷漠無情。有人說道霎烙,“我們到底怎么了撬讽?全社會的人心為何會冰冷到如此的地步悬垃?”
如此冰冷游昼,不僅僅是對這個女孩。還有失足落水的兒童尝蠕,被汽車撞到的婦女,暈倒在街頭的老人看彼,都曾經(jīng)被如此冰冷的對待廊佩,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哪怕近在咫尺靖榕,也仿佛沒有看見标锄。
我不知道魯迅先生如果活到今天茁计,看到這樣的事情料皇,會用怎樣犀利的文字抨擊國民的麻木冷血践剂,怎樣抨擊中國人一以貫之的國民性娜膘。但我知道一個叫熊培云的學者男窟,用“這個社會會好嗎”這樣一句話作為他一本書的書名,表達了對現(xiàn)在許多社會問題的憂思贾富。
公民生活在社會中颤枪,都會經(jīng)歷很多場合,看到很多場景畏纲,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場者”扇住。“在場”這個詞來源于德國哲學的“在場主義”盗胀,這里的“在場”艘蹋,就是現(xiàn)場,就是客觀存在票灰。
處在一個現(xiàn)場女阀,面對一個客觀存在,我們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這個“在場”屑迂,是同情還是冷漠浸策,是有人性還是無人性,只有正向的選擇惹盼,你才能成為真正的“在場者”庸汗。否則,你就是一棵立在路邊正在枯死或者已經(jīng)枯死的樹手报。
我們處在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蚯舱,各種價值觀相互對立沖突。社會問題越來越多掩蛤,每個人都會面對一些錯綜復雜晓淀,需要你施以援手的場合,是袖手旁觀盏档,還是積極干預凶掰,是衡量一個合格公民的標準。換句話說蜈亩,做一個這樣的“在場者”懦窘,用正義而人性的態(tài)度面對那個“場”,你才是合格的公民稚配。
2018畅涂、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