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中國氣候變遷與王朝興衰


竺可楨:中國5000年來氣候變遷與王朝興衰

青梅 青梅觀察 2023-03-17 22:15 發(fā)表于河北

圖片

竺可楨(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鬼贱,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zhèn)人俱尼,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梧税,中國近代氣象學家部默、地理學家侵蒙、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傅蹂,浙江大學前校長纷闺。

圖片

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在 1972 年發(fā)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份蝴,結合史學犁功、物候、方志和儀器觀測婚夫,將過去 5000 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4 個溫暖期和 4 個寒冷期浸卦。

巧合的是,不同冷暖期所相對應的朝代案糙,也正是王朝興衰更替的關鍵時期限嫌。例如,公元 1000 年到 1200年的南北宋时捌,中國氣溫趨冷怒医,蘇軾誦杏花詩中的「關中幸無梅,賴汝充鼎和」便可為證匣椰。

而宋之前的唐代裆熙,不僅都城長安冬天沒冰沒雪,唐開元 19 年禽笑,揚州甚至出現雙季稻的記載入录,竺可楨據此推測,處於中國第 3 個溫暖期的隋唐佳镜,當時的平均溫度比魏晉南北朝高攝氏 3 度左右僚稿。

竺可楨曾研究了中國近5000年來的氣候變化,發(fā)現有多刺變化蟀伸,溫度較高為溫暖期蚀同,溫度較低為寒冷期缅刽。

圖片

第一個溫暖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蠢络、西周

第一個寒冷期:東周

第二個溫暖期:兩漢

第二個寒冷期:三國魏晉南北朝

第三個溫暖期:唐朝

第三個寒冷期:五代十國兩宋

第四個溫暖期(相對溫暖衰猛,但不及之前溫暖):明朝

第四個寒冷期:(17世紀至19世紀)清朝

中國5000年氣候變動有逐漸變冷變干的趨勢。那氣候究竟和歷史朝代演變有什么關系呢刹孔?

從以上寒冷期與溫暖期的周期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啡省,溫暖期一般建立了強大的中央政權,此時國土面積廣大髓霞。寒冷期則漢人政權實力大打折扣卦睹,邊疆少數民族“興盛”,來自外族的壓力很大方库。

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入侵矛盾结序,主要是來自北方大漠。因為古代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纵潦,東徐鹤、南兩面有海洋,基本上是人類探索世界的阻礙酪穿。西面有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廣闊的沙漠凳干,外族受地形和氣候不可能對東部的漢族政權造成千里突襲。所以漢族政權在古代一直蒙受著來自北方的壓力被济,例如匈奴救赐、突厥、契丹只磷、女真经磅、蒙古、滿等钮追。

北方少數民族地區(qū)因為是游牧經濟预厌,完全靠草原來養(yǎng)活自己,當氣候變冷時元媚,草原生長很差轧叽,得不到充分的食物供給。在這時候刊棕,就會向南方的漢族政權發(fā)起進攻炭晒,以獲得食物。而南方此時也變冷甥角,糧食等物資也會大幅減產网严,從而綜合國力有所下降。所以北方外族入侵頻繁的時候嗤无,實際上是在一個氣候變冷的大背景下震束,迫于生存壓力造成的怜庸。所以,在氣候寒冷時期垢村,中原王朝將面臨內憂外患的窘境

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割疾,過去兩千多年的氣候冷暖變遷,與我國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興衰更迭存在對應關系嘉栓,大多數朝代的垮塌都是發(fā)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qū)間杈曲。

這一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技術部等共同資助,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我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學》雜志上胸懈。

據研究負責人、中科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研究員劉禹介紹恰响,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青藏高原上的中國特有樹種“祁連圓柏”現生樹的年輪趣钱,并與唐朝古墓里出土的“祁連圓柏”的年輪相銜接,以樹木年輪寬度作為溫度變化的代用指標胚宦,成功構建了從公元前484年至公元2000年首有,共2485年來可以代表我國中東部地區(qū)的溫度變化曲線。這也是亞洲目前最長的樹輪重建溫度序列枢劝。

通過分析這條樹輪重建的溫度曲線圖井联,科研人員發(fā)現,我國歷史上的朝代垮塌幾乎都與曲線圖上的低溫區(qū)間相對應您旁,秦朝烙常、三國、唐朝鹤盒、宋朝(北宋和南宋)蚕脏、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滅亡年代侦锯,都是處于過去2485年來平均溫度以下或極其寒冷的時期驼鞭。

例如,歷史文獻研究表明尺碰,公元1~6世紀(貫穿我國東漢挣棕、三國、魏和晉朝)亲桥,我國氣候相對較冷洛心。在溫度曲線圖上,這一時期的溫度大部分都處于過去2485年來的平均溫度值(2.07攝氏度以下)两曼。由于氣候寒冷皂甘,晉朝時期的草場、牧地已延伸到黃河以南區(qū)域悼凑,農業(yè)用地也在往南退縮偿枕,整個中國西北部處于干冷氣候中璧瞬。其中公元348年至366年間達到了過去2485年間寒冷的頂點,年平均溫度僅為1.62攝氏度渐夸。

在這條溫度曲線圖上嗤锉,雖然漢朝和東晉的滅亡相對于其之前的低溫區(qū)域有一些滯后,但在朝代滅亡之前戰(zhàn)亂早已經開始墓塌。例如晉朝滅亡于公元420年瘟忱,但戰(zhàn)爭帶來的社會動蕩在公元386年就已經開始,而這一年正接近于溫度曲線中的溫度最低點苫幢。

樹輪重建的溫度曲線圖還顯示访诱,唐朝滅亡的公元907年,相對于其之前和之后的溫暖期來說韩肝,也是一個低溫期触菜。公元1271年至1296年是一段寒冷時期,26年平均氣溫為1.82攝氏度哀峻,這一寒冷區(qū)域正對應著我國宋朝滅亡和元朝建立涡相。公元1599年至1702年也是一段漫長的寒冷區(qū)域,這104年間的平均溫度為1.77攝氏度剩蟀,這一時期正是我國明朝滅亡催蝗、清朝建立。

“雖然在過去兩千多年育特,我國大多數朝代的垮塌與低溫區(qū)間的對應現象并非一種偶然的巧合丙号,但我們不能就此斷言,朝代的興衰完全就是氣候變化造成的缰冤〔郯溃”劉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锋谐,氣候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遍尺。由于封建王朝自身政治上的腐敗,加之低溫導致的糧食歉收涮拗、造成饑餓乾戏,最后可能引發(fā)農民起義和戰(zhàn)爭,導致朝代更迭三热。此外鼓择,在寒冷時期,草原牧場向南遷移也會導致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南遷就漾。

通過研究呐能,科研人員還發(fā)現,目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全球氣候變暖,有可能并不是歷史上最溫暖的時期摆出。在過去2485年間朗徊,有四個歷史時期的溫度高于或接近于1970年至2000年的平均溫度。

其中偎漫,公元401年至413年爷恳,是過去2485年來氣候最溫暖的一段時期。公元348年至413這段時期的溫度還發(fā)生了突變象踊,由極端寒冷迅速攀升到極端溫暖温亲,此后又迅速降溫。由于這段時期正處于我國東晉時期杯矩,因此科研人員將這次溫度突變命名為“東晉事件”栈虚。

目前,我國科研人員正在進一步研究“東晉事件”的發(fā)生機制史隆。這對于了解過去氣候變化狀況节芥,揭示氣候變化規(guī)律,預測未來氣候發(fā)展趨勢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逆害。

自然環(huán)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空間。在漫長的人類社會歷史時期蚣驼,自然環(huán)境始終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魄幕。自然環(huán)境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每次重大變化,都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影響颖杏。反之纯陨,人類的活動,也同樣影響留储、改變著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了解5000年來全球性氣候變化的總趨勢,理解全球性氣候變化同人類活動存在什么關系蟹演?5000年來東亞大陸氣候環(huán)境如何變化愤诱,與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社會文化形態(tài)之間是否有對應的關系丐膝?

圖片

分析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的方法:

1.考古資料時期:距今2500年前(公元前 500 年)量愧,依靠地層沉積相、考古帅矗、孢粉分析

2.物候資料時期:距今2500年至500年前(前500—1400)偎肃,根據物候、文獻與考古實物記載

3.方志資料時期:距今500年以來(1400--)浑此,利用地方志

一.距今5000年前氣候的變化

多年來地理和考古研究已經證實累颂,自更新世晚期(距今2萬年前后)末次冰期以后的全新世時期,曾出現過全球性的氣候回暖凛俱,時間大致在距今7500年至2500年之間紊馏,即中全新世時期料饥。在中國大致相當于中原地區(qū)的仰韶文化時期。距今5000年是一個分界線瘦棋。5000年以前氣候和溫度明顯上升稀火,而5000年開始,氣溫逐漸下降赌朋,干燥度增加凰狞。持續(xù)至現在,其間又有若干次以世紀為期的氣溫回升和復降沛慢。

距今5000年前的溫暖潮濕氣候在不同地區(qū)暖濕氣候的證據及人類活動的遺跡:

中國北方經孢粉研究發(fā)現以櫟樹為代表的闊葉喬木大量增加赡若,發(fā)現目前只能生長于江淮地區(qū)田間沼澤的水蕨孢子,發(fā)現喜暖濕团甲,棲于沼澤地的梅氏糜鹿(“四不像鹿”)逾冬。說明當時華北地區(qū)湖沼叢生,年均溫度較今天高出約2度躺苦。如:北京西郊一帶泥炭堆積達1100萬立方米身腻,是過去林木繁茂造成的沉積相。海平面比今天要高匹厘,即存在全新世海侵問題嘀趟。

西安半坡遺址發(fā)現距今6000年的獐、竹鼠和貉的動物遺骸愈诚,可是現今它們生活在關中以南氣候濕潤的長江流域她按。甘肅省秦安大地灣遺址,屬于仰韶文化晚期的建筑多用立木支撐房屋炕柔,有的主豎墻體竟用150根大小木柱酌泰。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還不能長途運輸匕累,這些木材只能采伐自當地陵刹,證明距今6000年前渭河上游是森林草原類型的景觀,比今天要濕暖欢嘿。河南淅川下王崗仰韶文化遺址發(fā)現喜暖動物遺菏诎浴:孔雀、獼猴际插、大熊貓碘耳、蘇門犀、亞洲象框弛、水鹿辛辨,古文字中河南“豫”的含義是人牽著象。

上海地區(qū)的孢粉分析表明5000年前這里以櫟、栲樹為主的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斗搞。年平均溫度高于今天2—3攝氏度指攒,相當于浙江南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fā)現象僻焚、犀允悦、等生活在熱帶的動物遺骸,年均溫度較今天高出約4度虑啤,推測其氣候相當于今天的廣東省隙弛。

天山北麓在全新世中期云杉分布線比今天為高,說明當時的氣溫較今天暖和狞山。青藏高原的湖泊分布比今天為多全闷,西藏發(fā)現的人類活動遺跡多在這一時期,甚至在今天藏北無人區(qū)也有細石器的發(fā)現萍启。

新石器時期的人類文化遺址多處在丘总珠,崗,臺地上勘纯。

視點

總體來講局服,上述資料說明5000年前的暖濕期的亞熱帶北界從當代的淮河流域霍丘、定遠驳遵、天長一線向北推移到京淫奔、津一帶,幾乎控制了整個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qū)超埋。年均溫度15C、最冷月均溫0攝氏度的北界向北推進了大約5—6個緯度佳鳖。兩個緯度間距為110公里霍殴。也就是說,亞熱帶北界大部分時間徘徊于山東丘陵一帶系吩,比今天這里的年均氣溫偏高2—3度来庭。這種暖濕氣候期大致延續(xù)到公元前2000年的殷商時代。

但是穿挨,這種全球性的暖濕期內也有過氣候的波動月弛,主要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數百年間,歐洲阿爾卑斯冰川擴張科盛,一些喜溫植物突然衰減帽衙。主要是“榆樹”、常春藤贞绵、菩提樹等厉萝,歐洲人稱:榆下降(Ulmus decline)。在中國則出現了松、云杉谴垫、冷杉章母、樺樹明顯增多,反映一種寒冷偏濕的氣候環(huán)境翩剪。

這次低溫事件對早已活動于中國各個地區(qū)的先民有哪些影響乳怎?與中國古史傳說中的大禹王時“洪水橫流,泛濫成災”前弯,禹王治水傳說的分布和傳播有什么聯系蚪缀?值得進一步研究。

圖片

二博杖、5000年以來的氣候變遷:

據有關資料椿胯,從距今1萬年開始,冰川大量融化剃根,氣候顯著轉暖哩盲。3、4千年以來狈醉,中國氣候發(fā)生過數次轉暖廉油、轉寒交替變化的波動,殷商時代是全新世暖濕期的最后一個時段苗傅,自此以后總的氣候趨勢是變冷抒线、變干。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渣慕,當時的黃河兩岸長滿青翠的竹子嘶炭。這是中國文明史載的第一個溫暖期。也是堯舜禹逊桦、夏眨猎、商和西周時期,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奠基期强经。

儒家對夏商周三代贊嘆睡陪、羨慕不已。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繪制的歷史氣溫變遷圖顯示匿情,三代氣溫高于漢兰迫、唐,文明的發(fā)展也高于漢唐炬称。

公元前1000年左右至公元前850年氣溫開始下降汁果。史籍記載,周孝王七年(前903年)玲躯,“厲王生须鼎,冬大雨雹鲸伴,牛馬死,江晋控、漢俱凍”汞窗,農作物受損嚴重,周朝的經濟開始凋敝赡译,國力衰退仲吏。

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中華文明歷史的第二個溫暖期蝌焚。據《左傳》裹唆、《詩經》等古籍記載,那時山東冬季經常無冰只洒,齊魯地區(qū)可一年兩熟许帐,并多見竹子、梅樹一類的亞熱帶植物毕谴。

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100年成畦,從戰(zhàn)國初期一直到西漢,挪威雪線顯示世界氣溫迅速下降涝开,這在竺可楨的氣候變遷圖上有明確記載循帐。

從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氣候又變得寒冷舀武,平均溫度比現代要低l℃左右拄养。這也是中國歷史第二次大分裂期。

王莽天鳳三年(公元16年)银舱,“二月乙酉瘪匿,地震,大雨雪寻馏,關東尤甚棋弥,深者一丈,竹柏或枯操软;王莽天鳳四年八月嘁锯,大寒宪祥,百官人馬有凍死者”聂薪。

在接下來的東漢初期,降溫開始減弱蝗羊,但到了公元180年至公元600年間藏澳,即東漢后期,寒冷再次加重耀找。漢“靈帝光和六年(183年)冬翔悠,大寒业崖,北海、東萊蓄愁、瑯邪井中冰厚尺余”双炕。此次波動為魏晉氣候大降溫的前奏,自此開始了長達約400年的寒冷氣候時期撮抓。

這期間妇斤,張角創(chuàng)立了太平道,公元184年發(fā)動黃巾軍起義丹拯,導致東漢滅亡站超,形成了后來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歷時400多年的全國大分裂乖酬,經濟文化破壞嚴重死相,百姓痛苦不堪。

公元600年至1100年咬像,是中華歷史的第三個溫暖期算撮。唐朝時期的長安,數冬無冰雪施掏,可種梅花與柑桔钮惠,柑桔,果實味道與四川的無異七芭。溫暖的氣候素挽,有利于農業(yè)的發(fā)展,唐朝國力逐漸強盛狸驳。

但公元801年至960年预明,氣候轉寒,豫南地區(qū)在貞元十八年耙箍,“冬十月頻雪”撰糠;元和八年“東都大寒”。直至五代十國辩昆,國家又陷入動亂期阅酪。

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以后,氣候又急遽轉寒汁针,江淮一帶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現术辐。長安,洛陽一帶在唐朝以后可以種植的柑橘等果樹全部凍死施无,而淮河流域辉词、長江下游和太湖皆結冰,可通車馬猾骡。

清朝前葉旱災瑞躺、水災嚴重敷搪,是清初三藩之亂的原因之一。清代末葉幢哨,政局已經由盛轉衰赡勘,捻軍、太平天國捞镰、回民起義等亂象四起狮含,不久后清朝便告滅亡。

圖片

中國歷史上不定期出現的寒冷和干旱曼振,使土地積溫不足几迄,作物生長受損,歉收嚴重冰评。古代中國一直是農業(yè)立國映胁,嚴重饑荒必然引起動亂,進而影響各朝代的政治甲雅、軍事解孙、經濟、社會文化和物質文明的演變抛人。

1.西周氣候寒冷期

從公元前10世紀起的西周早期弛姜,約100—200年間,全球氣候下降妖枚,這是全新世暖濕氣候結束后的第一個寒冷時段廷臼。無論先秦文獻還是考古發(fā)現,都無法證明犀象再度活躍于黃淮海平原绝页。用“象”的形象作為青銅器的紋飾也只流行于商末和西周前期荠商。

2.春秋氣候轉暖期

大約至公元前8~3世紀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氣候又漸漸轉暖续誉。

3.秦漢氣候降溫期

從戰(zhàn)國時代開始至西漢中葉莱没,寒冷氣候開始侵襲中華大地。現在通行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在秦漢之際最后確定的酷鸦,始見于《淮南子》饰躲。其霜降平均日期,在黃淮海地區(qū)相當于公歷10月24日左右臼隔,比今天鄭州嘹裂、西安(10月30日霜降)提前了一周。

長城是農牧業(yè)生產方式變更線的標志躬翁,該時期地球上出現了相應的人類活動:匈奴人南侵與西遷焦蘑,亞歐民族大遷移盯拱。

4.西漢中葉至東漢末的溫暖氣候

西漢中葉盒发,全球氣溫有一個突發(fā)性的回暖例嘱,導致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1)華北平原北部的渤海灣出現大范圍的海侵現象,其范圍波及4米等高線以下地區(qū)宁舰,其現象反映在歷史書籍記載上即“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拼卵。其后果是沿海地區(qū)的當地文化遺存發(fā)生中斷。

2)西漢中葉開始蛮艰,黃河中下游多次出現決溢腋腮、泛濫。漢武帝和王莽時期壤蚜,曾發(fā)生兩次黃河大改道

5.魏晉南北朝氣候寒冷期即寡。

東漢末年,中華大地氣候又表現出向寒冷轉變的跡象袜刷。東海聪富、東萊、瑯琊等郡出現水井凍冰厚尺余的現象著蟹,渤海灣也有冰封記載墩蔓。

這個時期最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是北方游牧民族輪番入侵中原農耕地區(qū),導致中國歷史上的人口南遷浪潮和民族大融合萧豆。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與孝文帝改革奸披。

6.唐代前期氣候轉暖期

公元七、八世紀涮雷,黃河流域氣候一度轉暖阵面,長安地區(qū)盛開只能抗御零下14℃最低溫度的梅花,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柑桔基本無凍寒洪鸭,估計年均溫度高出現今2℃膜钓,有人認為梅、桔皆為皇苑中人工栽培的觀賞植物卿嘲,不能作為確定溫暖的指示颂斜,主要還應根椐史料中的記載:

(1)沒有突發(fā)性極冷事件

(2)無頻繁寒冷天氣

(3)也無明顯氣候突發(fā)性增暖,

從而估計拾枣,當時的氣候較南北朝為暖而與現代相差不大沃疮。

7.唐中葉以后至五代時的氣候寒冷期

有人依據《全唐詩》中關于宮廷梅花詩和詠寒詩篇的時間分布,認為天寶以后至五代的300年間中國東部氣候有向寒冷方向轉變的特點梅肤。沿海冰凍記載增加司蔬。所以認為整個唐代仍應劃入魏晉以來的寒冷期范圍內。

例如:北宋初撤消了唐代在河南博愛地區(qū)設置的司竹監(jiān)姨蝴,此事與五代時氣溫下降俊啼,竹林規(guī)模縮小有關系左医。這個時期相應發(fā)生的歷史事件主要是五代后期契丹人屢屢南下授帕。

8.北宋至元中葉氣候溫暖期

北宋中期氣候又向溫暖方向轉變同木,其主要特點是冬季溫暖現象的記載頻繁出現。北宋資料中較多記載了京城開封一帶的偏暖現象跛十,宋人文集對物候的記載較多彤路。所以,這一時期主要依據物候來推測氣候的變化芥映。

9.元代后期至清代的氣候寒冷期

大約從十四世紀初開始洲尊,整個地球氣候進入了一個寒冷階段,其狀況僅次于一萬年前的最后一次大冰期的程度奈偏,所以人們把這段離現代最近的寒冷氣候稱作小冰期(LITTLE ICE AGE)坞嘀。最顯著的特征是寒冷事件大大增加,這段時期的研究依據主要靠地方志惊来。

小結:

5000年來氣候冷暖交替是和干濕旱澇狀況的變化基本一致的姆吭,距今5000年處于暖濕期。從3000年前開始氣候變干涼唁盏,高原冰川由后退轉為前進内狸,湖澤退縮,湖面下降厘擂。泥碳停止堆積昆淡,開始形成淤泥,被代表干旱環(huán)境的灰黃色粘土覆蓋刽严。人類活動范圍從高處下到低處昂灵。這一時期人類干擾的因素不是很大,但氣候與旱澇的周期波動對人類的活動卻產生著影響舞萄。對近2000年來旱澇記載進行分析眨补,以公元1000年為分界線,前期干旱時間短倒脓,濕潤時間長撑螺,后期則旱災多于水災,以南澇北旱最為常見崎弃。18—19世紀澇災一度多于旱災甘晤,20世紀再次進入干旱期。

閱讀 38

青梅觀察

分享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秦始皇為中國取一個霸氣名字饲做,歷經2000多年從未更改线婚,已沿用至今

閱讀1萬+

飛魚說史

不喜歡

不看的原因

內容質量低不看此公眾號

本是大一統的王朝,為何后世不愿意提起

閱讀2萬+

清風新視野

不喜歡

不看的原因

內容質量低不看此公眾號

中國古代史之總結篇

漁渡像素

不喜歡

不看的原因

內容質量低不看此公眾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盆均,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塞弊,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游沿,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2,816評論 6 492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饰抒,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奏候,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0,729評論 3 38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唇敞,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蔗草,“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疆柔≈渚”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58,300評論 0 348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旷档,是天一觀的道長模叙。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鞋屈,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范咨?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780評論 1 28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厂庇,結果婚禮上渠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权旷,他們只是感情好替蛉,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5,890評論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拄氯,像睡著了一般躲查。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译柏,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0,084評論 1 291
  • 那天镣煮,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鄙麦。 笑死怎静,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黔衡。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蚓聘,決...
    沈念sama閱讀 39,151評論 3 41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盟劫!你這毒婦竟也來了夜牡?”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7,912評論 0 26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塘装,沒想到半個月后急迂,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fā)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4,355評論 1 30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蹦肴,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6,666評論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僚碎,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阴幌。...
    茶點故事閱讀 38,809評論 1 34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勺阐,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矛双,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渊抽,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4,504評論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议忽,位于F島的核電站懒闷,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栈幸。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愤估,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0,150評論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速址。 院中可真熱鬧灵疮,春花似錦、人聲如沸壳繁。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0,882評論 0 21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闹炉。三九已至蒿赢,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渣触,已是汗流浹背羡棵。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121評論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嗅钻,地道東北人皂冰。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6,628評論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养篓,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秃流。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3,724評論 2 351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